冬天來了,天氣也越來越冷,特別是以前習慣早晚出行釣魚的人都改到中午出門了。我們都知道氣溫越低,魚口越差,魚口差主要體現在我們常說的“魚口輕”上面。
魚口輕,究竟是什麼樣的表現了?那就是浮漂訊號給出的反應很微妙,加上冬季我們釣魚都會選擇長杆,魚口輕,我們都抓不到浮漂的訊號。
冬季釣鯽魚選位置最重要
往往這個時候我們再釣不到魚,就開始自我懷疑是不是調漂有問題?是不是餌料不行啊?難道是我線組用的粗了?等等疑問都開始在腦海浮現。
接下來就開始了一系列的調整,折騰了大半天,好像魚口輕的問題還是沒有解決。新釣友可能這個時候就開始自我懷疑了,究竟是哪裡出了問題,其實大家擔心的都沒錯,只是調整思路陷入了誤區而已。
冬季釣鯽魚小鉤細線是根本
釣魚什麼最重要?當然是資源最重要,沒有魚,再高的技術、再好的餌料、再細的線組都沒用。
釣鯽魚都用多大的線組
天氣冷的時候,釣鯽魚一般都採用0.8-0.6的主線搭配0.4-0.3的子線,然後魚鉤選用3-5號的袖鉤即可。其實這樣的線組搭配釣鯽魚是完全沒問題的,如果能夠搭配一根較軟的魚竿當然是最好了。
是否出口是衡量線組用的是否合適的判斷標準
天冷用細線的思路肯定是沒有錯的,其實判斷線組用的是否合適主要還是以是否出口為標準。當然能否出清晰漂相的決定因素有很多,我們不能簡單地把不出口的原因歸結到線組上面。
在冬季,長江以南的地方,早中晚的溫差比較大,水溫變化也比較大,往往這個時候我們更多的要考慮如何去找魚窩,有魚的話,線組放大到1.0-1.2都沒有問題。
用蟲餌的時候,對線組的要求可以適當降低
冬天釣魚大家都喜歡用蟲餌釣鯽魚,因為吃口會比餌料更好。為什麼吃口會更好了?其實主要原因還是在於蚯蚓、紅蟲類的蟲餌比餌料更好入口,沒有餌料霧化帶來的那麼多虛假動作。
蟲餌比粉餌出口更好,對線組粗細大小要求更低
大家在冬天用蟲餌釣鯽魚的時候,有沒有發現我們經常在浮漂沒有動作的時候提竿往往都會有魚,而且都是吃死口的情況。
究竟在什麼情況下才需要換線組
如果我們在一個釣點釣了很久,浮漂就像在水缸裡一樣,一動不動。我們這時候更應該考慮的是釣點是不是有魚,把重心放到如何去找魚窩或者誘魚上面去。
那如果我們的窩點有魚泡,而且浮漂經常出現細微的小動作,比如:浮漂上下移動,但是動作不乾脆,沒有很乾脆的那個下頓的動作,而且往往這個時候抬竿也打不到魚的時候,就應該考慮我們的線組是不是用粗了。
釣鯽魚一定要抓有力的下頓
更換線組我們可以先從更換更細的子線開始嘗試,如果浮漂出現有力的下頓,提竿能夠中魚就代表線組合適,換到很細的子線還是出不來口,我們就從大到小更換主線。
寫到最後
魚線的粗細有時候真的能夠影響到魚口訊號的大小,雖然它不是影響魚口好壞的決定性因素。就像我開頭寫的,釣魚首要考慮的就是要找魚,特別是在冬天,往往是人找魚。只要窩子裡面有魚,其他的因素在資源面前都是浮雲。
釣魚還是漁業資源最重要
當然在同樣漁業資源的情況下,同樣的餌料情況下,在冬天細線肯定是比粗線更合適,而且天氣越冷,溫度越低,效果越明顯。
作者介紹:老談,一個熱愛釣魚的80後中年人,希望把自己對於釣魚的理解和認識與廣大釣友一起分享和交流,希望大家關注收藏點贊,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