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逐漸轉涼,很多人都會手腳冰涼,即使喝熱水、多穿衣服,也依然暖不起來。這在女性、老人和體弱者中更為常見。尤其是手、足等末梢部位。每到了天氣轉涼的時候,總有那麼一群朋友手腳過度冰涼。感覺手腳怎麼也捂不熱,怕冷怕風。有人說手腳冰涼是沒人疼,有人說手腳冰涼是體寒,有人說手腳冰涼是患了病!
中醫教你改善“怕冷”的體質
中醫認為,手腳冰冷主要和陽氣不足或肝氣不舒有關。手腳冰涼同時還伴有全身怕冷,同一溫度下穿得總比別人多,這類人需要“溫陽”;手腳只是摸上去涼,但自己並不覺得冷,甚至臉上還紅撲撲的,疏肝解鬱。
陽氣不足導致“手冷腳冷”
有這麼一群人,就算是年紀輕輕也特別怕冷,只要氣溫一降下來,無論捂得多嚴實,手和腳都難以暖起來。從中醫觀點來看,冬天手腳冰涼的根本原因在於人體內陽氣不足,也就是“陽氣不達於四肢”。一方面,人體是陰血和陽氣平衡的整體,在陰陽平衡的情況下 是健康的。可是如果陽氣不足,溫煦功能減弱,從而造成人體熱量不足,難以溫暖全身而出現寒象。因此怕冷其實是“陽虛生內寒”的結果。
另外,冬季是陽氣內伏的季節,而手腳是人體血氣迴圈的末端,血氣不足,抵禦力就不足,寒氣容易藉機入侵從而導致生病。冬天手腳冰涼,晚上入睡困難,也會影響睡眠質量。
有時候手腳冰涼預示著一些疾病。
如果在溫度適宜的時候依然有手腳冰涼的症狀,就可能是四肢本身的血液迴圈存在障礙。中醫上講這是一種“陽虛”的說法,簡單地說就是“陽氣不足,氣血執行不暢”。中醫認為人體的正常機能主要是靠氣血將養分運送到全身來完成的,一旦陽氣不足或氣血執行受阻導致陽氣瘀滯,那麼處於四肢末端的手和腳就會出現冰冷的情況。
飲食
多吃辛味食物
適當多吃些牛肉、羊肉、雞肉,烹調時加入辛溫的蔥、胡椒等調味品,可以促進血液迴圈;水果可吃桃、葡萄,少吃西瓜、梨等;少吃冷飲。
運動
微微出汗為宜
動則生陽,平時依據個人愛好、體力強弱選擇運動方式,以有氧運動為佳,如瑜伽、散步、太極拳、八段錦等,微微出汗即可,不要大汗淋漓。
曬太陽
多曬後背
中醫講“背為陽”,人體的督脈、足太陽膀胱經均分佈於後背,所以要多曬背部,藉助自然界陽氣溫通經脈。
泡腳
睡前泡20分鐘
每晚睡覺前泡腳,在較深的盆中加入40度左右的熱水,讓水漫過腳踝。浸泡20分鐘左右,就會感覺到全身發熱。如果在泡腳的同時再揉搓雙腳 ,效果會更好。每週泡一到兩次澡,可促進血液迴圈,讓身體暖和起來。
手腳冰涼的人有救了!中醫:2食2穴2動作,從根上調理!
1、茴香
小茴香補命門之火 茴香辛甘溫,茴香有溫熱作用,主要入腎經,直接溫補腎的陽氣。陽虛的人,也就是體質虛寒,平時比較怕冷的人,最適合多吃茴香,可以補腎助陽。
2、南瓜
南瓜被清代名醫陳修園讚譽為“補血之妙品”,富含植物性蛋白質,胡蘿蔔素,維生素,必需氨基酸,鈣,鋅,鐵,鈷,磷等等,其中,鈷是構成維生素B12的的重要成分之一,可以幫助血液中的紅血球正常運作;鋅則會直接影響成熟紅血球的功能;鐵質則是製造血紅蛋白的基本微量元素食之,全都是補血的優良營養素。
3、命門穴
命門穴為元氣之根本、生命之門戶,故名命門。命門之火衰微,則寒邪易侵襲人體,出現畏寒、關節疼痛等症狀,因此,命門穴為壯陽補腎散寒的常用穴位。命門穴位於人體的腰部,當後正中線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處。用手掌按命門穴擦法治療,以透熱為度,每日1-2次。
4、湧泉穴
湧泉穴乃腎經的起點穴位,刺激湧泉穴,有益於補腎壯陽、強筋壯骨,堅持按此穴會促使手腳冰涼症狀減輕。還可治療失眠、高血壓等症狀。它位於腳心。用手掌快速揉搓它,直到有熱感為佳。每天早晚揉搓湧泉穴100下,接著揉搓各腳趾100下。
5、搓手
雙手快速搓動,堅持15-20秒,就會明顯就感覺手心開始發熱了。這是因為透過摩擦生熱,五指的肌肉也在工作,血液迴圈會加快,不僅手熱了,全身都會熱。此外,手上還有很多穴位,經常搓手,養生好處多多。
6、踮腳跟
踮腳是最簡單、最有效的保健方法。腳跟與人體的腎經關係密切,而踮腳跟實際上是刺激了腎經穴位。足少陰腎經起於足小趾下,行於足心湧泉穴,沿足跟部上行,最終屬腎絡膀胱。踮腳跟就可以補助腎氣,以促進腎氣的通陽氣化作用。在寒冷的冬天裡,經常踮踮腳跟,就是非常好的扶陽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