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是電磁光譜中某一部分的電磁輻射。這個詞通常指可見光,它是人眼可見的可見光譜,負責視覺。可見光通常被定義為波長在400-700奈米,介於紅外線(波長較長)和紫外線(波長較短)之間。這個波長意味著大約430-750太赫茲的頻率範圍。 地球上的主要光源是太陽。陽光提供了綠色植物用來製造糖類的能量,糖類主要以澱粉的形式存在,澱粉將能量釋放到生物體內,生物將其消化。這一光合作用過程幾乎提供了生物使用的所有能量。歷史上,人類另一個重要的光源是火,從古代的營火到現代的煤油燈。隨著電燈和電力系統的發展,電燈已經有效地取代了火光。一些種類的動物產生自己的光,這一過程稱為生物發光。例如,螢火蟲用光來尋找配偶,吸血烏賊用光來躲避獵物。 可見光的主要特性是強度、傳播方向、頻率或波長光譜以及偏振,而其在真空中的速度(299792458米/秒)是自然界的基本常數之一。實驗發現,與所有型別的電磁輻射一樣,可見光在真空中總是以這種速度運動。 在物理學中,光這個術語有時指任何波長的電磁輻射,無論是否可見。從這個意義上說,伽馬射線、X射線、微波和無線電波也是光。像所有型別的電磁輻射一樣,可見光以波的形式傳播。然而,波傳遞的能量在單個位置被吸收,就像粒子被吸收一樣。電磁波吸收的能量稱為光子,代表光量子。當光波被轉換並吸收為光子時,光波的能量會立即坍縮到一個位置,而這個位置就是光子“到達”的位置。這就是所謂的波函式坍縮。光的這種類似波和粒子的雙重性質被稱為波-粒子二象性。光學是現代物理學的一個重要研究領域
sponsored links
光的小知識
分類: 文化
時間: 2021-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