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上方藍字“國際迴圈”關注我們,
然後點右上角“…”選單,選擇“”
近日,一項最新發表於JACC的研究表明,在運動後的恢復期間經歷高級別室性早搏(PVCs)的人可能會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二十年來,研究人員隨訪了近5500名接受基線運動跑步機測試的無症狀成年人,發現在恢復期間發生高級別PVCs的人未來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風險高約70%~80%,獨立於標準心血管危險因素和其他與運動相關的措施。相反,在校正臨床/運動因素後,僅在運動期間發生的高級別PVCs與風險增加無關。在長期心血管死亡率的風險預測模型中加入高級別運動誘發的PVCs並未改善風險差異。(如圖1示)
布萊根婦女醫院心臟病專家Samia Mora教授指出:“不要忽視在恢復過程中出現的高級別PVCs,特別是頻繁、多灶性、連續2個或更多,或R-on-T,因為它們可識別出可能從強化治療中獲益的高風險個體預防措施。”
圖1. 運動性室性早搏對無症狀個體的預後價值
“不確定”的臨床意義
運動壓力測試的一些引數,例如運動持續時間或ST段變化,已被證明可預測無症狀和有症狀患者的心血管死亡率和風險,獨立於臨床危險因素。然而,研究人員指出,運動跑步機測試期間PVCs的存在是否具有重要的預後意義仍然存在爭議,尤其是在無症狀患者中。
PVCs與疑似或已知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風險增加有關,尤其是高級別PVCs(定義為頻繁、多灶性或重複性,包括室性心動過速和R-on-T型),但尚不清楚這些PVCs的發生時間,即運動或恢復期間,是否與無症狀個體的臨床預後相關。
Samia Mora教授觀察到:“有很多風險資訊——超出ST變化或運動能力——來自經常被忽視的運動測試”。PVCs經常發生在壓力測試的運動或恢復階段,但這些變化的臨床意義尚不確定。她和她的同事“想知道在基線時無症狀的人群中,高級別PVCs的發生時間是否具有預後意義”。
為探討這一問題,研究人員查看了Lipid Research Clinics Prevalence研究中的無症狀參與者(n =5486,平均基線年齡45.4歲,42%為女性)。參與者包括三個廣泛人群:職業群體、家庭或居住群體以及學生的父母,他們來自北美的10個初級保健中心。
在第一次篩選隨訪後,納入所有脂質水平升高的參與者的樣本和15%的額外隨機樣本(佔研究參與者總數的58%)被邀請返回第二次隨訪。
在第二次隨訪期間,受試者接受了醫學面談、體格檢查、一系列空腹血液檢查和使用布魯斯跑步機運動測試,然後對其進行平均20.2年的隨訪。分別記錄靜息時,在每個練習階段結束時,運動後立即,運動後2、4和6 min的心電圖。
高級別PVCs被定義為頻繁(>10/min)、多灶性、≥2次連續PVCs(包括室性心動過速)或 R-on-T型PVCs。
迷走神經再啟用不足?
在研究隨訪期間,全因死亡840人(15.3%),其中37%是心血管疾病。與沒有高級別PVCs的參與者相比,在運動或恢復期間出現高級別PVCs的參與者往往年齡較大,並且也更容易患糖尿病和高血壓。此外,他們的運動壓力測試顯示缺血的可能性更大。他們的運動持續時間和心率恢復時間顯著較短,並且不太可能達到預定的目標心率。
與男性相比,女性在恢復期間更有可能經歷PVCs。在參與者中,1.8%的人在運動期間發生了高級別PVCs,2.4%的人在恢復期間發生,0.8%的人在這兩者期間發生。
在校正人口統計學和臨床因素(年齡、性別、糖尿病、高血壓、血脂、吸菸、體重指數和早發冠心病家族史)後,恢復期間的高級別PVCs與心血管死亡率顯著相關(HR=1.82;95%CI:1.19~2.79;P=0.006)。
即使研究人員進一步校正了運動持續時間、心率恢復、目標心率和ST段壓低(HR=1.68;95%CI:1.09~2.60;P=0.020),這一發現仍然很重要。相比之下,運動期間發生的高級別PVCs 與風險增加無關。
當研究人員分析按性別、糖尿病、高血壓和高脂血症分類的特定臨床亞組時,他們得到了類似發現。然而,當他們在恢復期間將高級別PVCs新增到包括臨床變數的模型時,發現並未顯著改善死亡風險差異(基於3個指標:Harrell的C指數、綜合差異改善指數和類別-淨重分類指數)。
“在恢復期間而非在運動期間發生高級別PVCs與心血管死亡率的關聯機制仍有待確定,”Samia Mora教授評論道,“一種強烈的可能性或許與運動後迷走神經再啟用不足有關,因為眾所周知,副交感神經系統在停止運動後立即啟動,以抵消自主神經系統的交感神經系統。”
因此,她指出未來的研究“應該探討運動後室性異位症的其他機制”。
“一個有意義的發現”
Samia Mora教授指出,醫療保健知識的提高和可穿戴心律監測器的更廣泛應用導致了更多來自無症狀個體的自我轉診,他們可能會在其裝置上檢測到運動誘發的PVCs,這反過來可能會導致更多的運動壓力測試轉診或轉診給心臟病專家進行評估。
她說,這些發現有助於心臟病專家透過在恢復期間尋找運動誘發的PVCs來潛在識別具有較高心血管事件風險的患者,然後進行更詳細的心血管風險評估。並且,根據這些PVCs與運動相關的頻率和時間,提醒臨床醫生對可能預示更高心血管風險的未確診疾病行進一步風險評估,即使是無症狀的個體。
參考文獻
1.Post-Exercise PVCs Tied to Higher CVMortality Risk - Medscape - Dec 02, 2021.
2.Marwan M. Refaat,Charbel Gharios,Samia Mora,etal.Exercise-Induced Ventricular Ectopy and Cardiovascular Mortality in Asymptomatic Individuals.J Am Coll Cardiol.2021 Dec,78(23) 2267–2277.
(來源:《國際迴圈》編輯部)
版
權
聲
明
凡原創文章版權屬《國際迴圈》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其他任何媒體、網站如需轉載或引用本網版權所有之內容須在醒目位置處註明“轉自《國際迴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