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熊貓貝貝的第799篇原創文章:
2021年只剩下最後一個不到的時間就要正式結束了,現實也是進入倒計時的情況。
這是一個不平靜,不平凡,不簡單的年份,當然,無論接不接受,一言難盡的2021年,也就要即將正式結束了。
這一年,發生了很多事情,產生了很多變化,也帶來了很多顛覆,回顧這一年,帶給很多人最大的感受,或許可以用兩個字來形容,那就是“分化”。
當然,分化這種表現,是經濟環境的常態,任何時間都會存在,但是2021年尤其突出,覆盤一下2021年中國資產領域的表現:
大宗商品、新能源,雙碳概念表現亮眼,而去年的白酒醫療板塊普遍不佳;
房地產,網際網路遭遇政策和規則環境變化,無論是現實業績還是金融市場表現都一落千丈;
課外教培,各種形式的高利貸,各類黑灰產業遭遇空前打擊;
實體經濟,製造行業,實業領域,在疫情防控、經濟增長方式調整、原材料價格上漲、貨幣增速下降等因素影響下,也有一些行業在收縮,其營業收入、營業利潤還沒有恢復到疫情之前。
總體來說,憂多喜少,形勢比人強,中國2021年的經濟環境整體處在有著濃厚的不確定性迷霧中。
宏觀的東西距離普通民眾,基礎群體是有距離感的,所以這篇文章,將從關於趨勢和發展的底層邏輯入手,先談認知層面,再談方向研判。
內容可能會比較燒腦,也需要一定的耐心和時間去結合思考,任何事件都講究一個回報價值,而我的內容,一直以來都是秉承尋找和挖掘這個價值而存在和輸出的。
以微見著,洞察先機,把握趨勢,指導決策。
PS:
- 文章略長,內容的閱讀需要一定的時間和耐心,並且需要進行思考。
- 內容不求討好所有讀者,寫作分享也是一個閱讀群體和寫作群體互相選擇的過程。
- 每個人的認知層次不同,不做強求,這篇文章的內容不是什麼大路貨,也不是什麼看完能夠帶來輕鬆愉悅精神滿足的爽文,請結合自身需要和認知需求理性看待。
- 頭條獨家文章,抄襲搬運必究!
選擇大於努力,思維決定層次,是任何時代任何環境下的重要規則。
1
關於財富邏輯的兩個扎心認知誤區:
任何事情要弄得通透,活得明白,都講究一個認知先行。
對於財商和經濟思維快速成長,日益成熟的中國人來說,有兩個比較扎心,同樣也是非常有共鳴的疑問,長期存在:
1、為什麼絕大多數跟風的人,別說吃肉,大機率到最後連洗碗水都喝不到?(當然,這只是形象的比喻,意思大家都懂)
2、為什麼好像懂了很多知識,也能看清楚一些宏觀的趨勢,但就是無法透過現實中的行動,真正地改變自己的財富和人生狀態?
其實,這就是中國經濟環境和時代背景下,關於財富邏輯最大的兩個扎心認知誤區,文章開篇,很有必要在這個邏輯和認知的層面,進行一個梳理分析。
首先來說第一個疑問,人是社會動物,必然具有跟風的特性,對於能夠產生價值的經濟交換行為,更是令無數的人,趨之若鶩,前仆後繼,比如買房,比如炒股,當然還有很多和錢有關係的經濟活動。
交換產生利潤,利潤實現財富,財富改變狀態。
其實如果純粹從賺錢,獲得財富的角度來說,天下萬物皆可炒!無論是股票,房子,還是什麼限量版球鞋,盲盒……任何時代都不會缺少這樣的炒作物件,以前炒文玩,炒郵票,炒蘭花,炒藏獒……本質從來沒有改變過,只是載體對應時代而已。
再說一次,交換,流通,交易,才有價值,哪怕就是黃金萬兩,找個沒有人知道的地方埋著藏著,這個黃金是沒有任何價值的。
事實上,絕大多數人,直至今天,在投資,主動賺錢這件事上面,都是被動跟隨,而完全沒有屬於自己的一套價值分析邏輯。
買房子,房子為什麼會漲?誰知道呢?大家都在搶,一定會漲,這是什麼邏輯?
買股票,股票為什麼會漲?這個股票背後的公司是做什麼的,發展得怎麼樣,誰在乎呢?只看漲跌不看香嗎!
當然,還有什麼去創業,去折騰各種生意等等,都是一個邏輯:只看行情,而沒有內在的價值分析邏輯和認知,有錢賺一擁而上,行情不好就做鳥獸散,是不是很真實?
而任何能夠獲得超額收益,落袋為安,並且時間拉長來看,都能穩定獲利的群體,都有自己對投資行動的完整邏輯和認知。
然後再看第二個疑問,懂得很多,就是不賺錢,難賺錢,怎麼破?
直擊要害,不繞不忽悠地給出原因,這不是個別情況,而是普遍存在的疑惑,核心的關鍵,就在於絕大多數人,對於自己所掌握的知識,有價值誤解。
扎心一點地說,其實絕大多數人認為自己懂的,或者說自己瞭解的東西,對於賺錢和獲得財富這件事來說,沒有任何生產力和輔助價值。
請注意這個關鍵詞:生產力。
做股票投資的人,懂各種專業技能,和股票市場有什麼關係?
想買房投資的人,在自己的行業裡面就算是人中龍鳳,箇中翹楚,就能保證買到有潛力的好房子?
現實生活裡面,永遠不乏那種高談闊論,誇誇其談,頭頭是道的人,放眼一摸底,都混得不咋的,不是說這樣的群體在知識和理論上的不懂或者是浮誇,是他們所掌握的認知,和真正意義上的賺錢以及獲得財富,完全沒有關聯。
這就是紙上談兵和真刀實槍的區別,簡單說一個,真正在投資領域能賺到錢的人,絕對不可能把他能夠賺到錢的門道和辦法拿出來分享和交流,這樣一看,凡是在公開領域大肆宣揚什麼投資理財秘籍方法,鼓吹什麼財富機遇的,到底是賺誰的錢?
當然,大路朝天,話只能說到這個份上。
真正具有價值生產力的知識和觀點,才是真正的稀缺無形資產,才能創造真正的財富和賺到錢。
開題明義,先從認知上脫貧,並且形成一定的共識,那麼後面的一系列預判,分析,研究,才有意義,是不是這個理兒?
2
趨勢的第一個判斷:2022年,房地產經濟關聯的上下游行業,難逃衰退宿命
2021年,中國房地產經濟的整個環境,邏輯,規則,都發生了史無前例的變化,甚至可以說得上是顛覆。
隨著頭部龍頭,萬億規模的恆大債務危機的走向逐漸清晰,最終的結果逐漸浮出水面,其實對於房地產這個行業,特別是民營為主要組成部分的現狀而言,2022年,這樣的慣性必然會得到延續。
這裡有一個很重要的經濟邏輯關係存在:房地產開發商,是房地產行業撬動中國經濟的關鍵角色,承上啟下,中游支柱,聯通和決定上下游產業行業的興衰。
房產,是中國貨幣環境中撬動貨幣發行和社會流通貨幣的槓桿支點。
2022年,是中國民營房企海外債務償還的高峰年份,也是延續2021年“房住不炒,住有所居”主線的一年,很現實的依據2021年的實際情況來看,中國房企在2022年,依然是在一個充滿壓力的出清環境中生存。當然,既然是出清(去槓桿,去泡沫,去風險),那麼就不是發展和做規模,甚至行業內部競爭的問題了,而是生死存亡的問題了。
而且,基於2021年對於恆大的處理方式方法和態度來看,政策定力和高層態度,包括金融環境,很難會出現大轉彎的可能,基本不可能。
所以,2022年,房地產中游的民營開發商日子沒有什麼好訊息,對於行業上下游的經濟關聯和影響,同樣沒有樂觀的理由。
伴隨著出清,降槓桿,去風險,擠泡沫的主線趨勢,房地產關聯的上下游行業,難逃下行週期和衰退的命運。
3
趨勢的第二個判斷:中美經濟脫鉤的必然性,特斯拉離開中國,中概股迴歸港股
當前中國企業在美國股市的情況大家都知道了吧?
中美兩國經濟博弈,大國競爭,已經持續了好幾年了,終於在2021年年底的時候,第一次形成了重大戰略性的“共識”。
其實說共識不太合適,準確地來說,應該是在“中概股的去向留存問題上面”,兩個國家做出了方向一致的合力動作。
那就是:在中國經濟環境裡面紮根賺錢的中國企業,不能繼續在美國的資本市場裡面融資發展了。
更進一步,那就是中美兩國的經濟,從金融層面開始脫鉤。
實體經濟脫鉤不現實,也很困難,但是金融層面就容易得多了。
這可能是2021年年底最重要的經濟訊號,因為這樣的趨勢和格局一旦形成,那麼很多原本的投資邏輯,方式途徑,都被徹底顛覆和改變了。
按照這個邏輯,特斯拉,高盛,黑石……等等的美國資本代表和企業,離開中國經濟環境就成為了必然,而高估值的中概股也不能直接進入中國的國內的金融市場(直接稀釋衝擊,按照當前中國大A的體量來說很容易造成衝擊崩盤,所以需要進入港股市場緩衝。)。
簡單來看,美國資本,美元資產,美股價值,可能會迎來非常劇烈的價值調整和迴歸。
而中概股迴歸港股,對於市場來說是衝擊,但是對於股民來說是機會。
大變局,緩緩啟幕。
圖片來源:網路
4
趨勢的第三個判斷:與雙碳背離的火力發電行業,包括能源開採行業,前景堪憂
2021年,中國鄭重向世界承諾了雙碳目標。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產國和消費國,自中國明確提出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以來,其實一場關於中國國內產業和行業的長遠變革,已經全面拉開序幕。
言出必行,舉國體制,意志堅定,長期以來都是中國國家治理的特色,沒有之一。
所以,和“碳達峰,碳中和”相沖突的行業,在接下來的2022年,包括未來更長的時間週期裡面,前景必然堪憂。
尤其是風口浪尖的三高產業:
就具體行業而言,主要有化工行業;鋼鐵行業;有色金屬行業;水泥行業等;
就能源情況來說,主要就是傳統火力發電,能源開採(煤礦)
這種前景的憂慮,不僅僅侷限於對行業本身的生存,發展,盈利造成影響,就連關聯的金融市場表現,都值得高度警惕。
5
趨勢的第四個判斷:文化影視,旅遊,餐飲,酒店……還要看疫情的臉色
2022年中國的消費是否能夠實現恢復,重新承擔起拉動中國整體經濟的三駕馬車之一,恐怕最大的懸疑和不確定性,還是疫情的走勢。
從2020年新冠全球爆發以來,先出現了德爾塔病毒變株,在2021年即將結束的時候,又來了一個奧密克戎全新變株……
病毒叫什麼不重要,其實對於人類社會和經濟活動而言,什麼時候能夠告一段落,實現常態化,才是關鍵。
特別是中國國家主導行動,進行高強度,全民動員,動態清零的抗疫政策環境中和背景之下,這對於中國的實體經濟,特別是和出行關聯,人氣依賴的實體商業領域來說,恐怕不確定性帶來的恐懼和影響,還會持續和貫穿2022年全年。
同樣的,疫情對中國的實體商業格局和執行邏輯,事實上已經在過去2年時間裡面產生了很多深遠,本質維度的徹底改變。
以購物中心和商場為例,原本那套和主力店,人氣品牌聯手做局,收割中小商家的玩法,就徹底失靈了,畫再好看大餅,也架不住疫情反覆,沒有人氣的支援,連海底撈這樣的頭部玩家都撐不下去,更何況抗風險能力和盈利能力更差的中小商戶群體?
短期,特別是2022年及未來的2-3年週期裡面,中國經濟環境中的實體商業是否能夠得到恢復,必然要看疫情的臉色。
但是長遠來看,恢復常態,迴歸正常是必然的趨勢,實體消費領域永遠不會消失。
6
趨勢的第五個判斷:課外教培,前途無亮
根據《中國教育服務產業發展報告2020》,中國教育服務行業總體規模約3萬億元。
其中早教市場3000億元,民辦幼兒園2600億元,基礎教育校外培訓5200億元。
疫情對教培行業有顯著影響,但卻不是最重要的影響。
“雙減”等一系列政策的出臺,直接影響了基礎教育校外培訓、民辦幼兒園、早教、以及民辦義務教育。這四項加總至少有1.1萬億的市場。
伴隨“雙減”政策,對所有教育公司的監管都在不斷加強,資本紛紛躲避這個賽道。
這些因素導致了教培行業營收、營業利潤的收縮。但其實,最重要的一點,很多人忽略了,那就是教育行業的“非盈利”性質:四十號檔案最核心的就是把教培變為非營利性的。
什麼是非盈利機構的定義?不是說免費,不是說不能賺錢,但是這個營業收入,全部都要留在這個機構裡面,而且還要定期接受國家的審查,收入沉澱怎麼用,自己說了也不算,而是由國家相關部門指定用途。
比如醫院,公辦學校,都是這種性質的,不是不賺錢,只是機構賺來的錢,不能往經營者口袋裡面去裝,這是原則的定性,大可以說聯想高管掏空公司,恆大老闆掏空公司,但是嚴格意義上,從法律層面來說,就算不合理,但是沒有觸碰不合法的紅線。
但是非盈利機構裡面的錢,要是往自己口袋裡面弄,那就性質完全不一樣了。
作為經營者,沒有收益,沒有收入支配權力,有什麼動力?
所以,說教培行業前途無亮,並不是揶揄,而是必然趨勢。
要麼轉型其他行業,要麼徹底退出,按照政策環境和國家意志來看,沒有第三個選擇。
而原本的資本驅動,販賣焦慮,規模膨脹的教培賽道,已經到頭了。(買了教培ETF,持有教培概念股票,從事傳統教培行業……的朋友們,建議乘早止損……)
7
趨勢的第六個判斷:平臺型網際網路巨頭迎來退潮和下行週期,洗牌時間即將到來
網際網路行業拐點已現:增長疲軟,線上流量見頂
誰都沒想到,今年三季度會是網際網路賽道的“最慘財報季”。
其實並不值得奇怪,經歷了近十年的高速發展,中國的網際網路行業也來到了一個“人口,流量,購買力”見頂的關鍵節點。
再大的樹也長不到天上去,萬物有周期,行業有規律。
這個不是瓶頸,而是天花板,阿里巴巴雙十一資料造假,是為了在資本市場上講故事,保障股票估值和成長,但是實際上,早已是外強中乾,這也不是什麼秘密了。
天花板,不是透過什麼技術升級,結構管理可以突破的,簡單來說,就是傳統的中國網際網路平臺經濟的賽道,已經紅利到頭,隨著市場的穩定,總量的限制,利潤迴歸是必然趨勢。
人口,特別是網際網路使用者,不是今天說明天就能增加的,基本上覆蓋完成,就這麼多了。
流量,對應人口,一個道理。
購買力的問題,更是難搞,這個涉及到社會經濟財富分配的複雜層面才能影響和改變。
而螞蟻金服網際網路高利貸,敲骨榨髓,極致壓榨的意圖迎來國家的迎頭痛擊,這對於沒有核心技術,沒有核心競爭力,沒有真正意義上科技領域優勢的網際網路平臺行業,巨頭們來說,肯定是一種紅線的展示和明確的警告。
躺在時代和行業紅利上享受了這麼久的網際網路平臺企業,巨頭公司,基於以上的邏輯和現實,在即將到來的2022年,恐怕不得不面對現實,接受退潮和下行週期,接受洗牌的殘酷紅海競爭環境。
還有一點不得不說,那就是美國和中國在金融,經濟維度的博弈競爭加劇,後續中國網際網路出海的空間和想象力,也存在諸多的不確定性和風險。
對應的,行業選擇,賽道選擇,以及相關公司的金融市場表現,同樣值得警惕。
8
趨勢的第七個判斷:國內金融市場走出獨立行情,價值趨勢和表現關鍵塑造階段
中國國內的金融市場,在2022年,基於中國企業在金融層面和國際金融市場的當前尷尬局面,大機率是中概股迴歸港股,而國內的更多企業,會規範經營,按照規定約束,爭取在國內,或者港股的金融市場中去尋求融資。
所以,2022年,中國的金融市場,大A,非常有可能走出區別於美國股市的獨立行情。
當然,獨立行情不一定就是好行情,美股上漲,中國股市也有可能下跌,美股下跌,中國股市也有可能上漲,獨立的意思並沒有褒貶色彩和漲跌意味,而是對行情走勢的描述。
但意義非常重要,因為這樣的獨立行情,意味著中國金融完全迴歸中國經濟基本面,完全迴歸到國家政策和高層意志的管控之下,很多維度的確定性,和曾經長期飽受“軟骨頭,騎牆派”資本玩家群體,用情緒主導行情,利用資訊差收割市場,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最理想的狀態,是中國的金融市場,能夠走出穩健,持續向上的趨勢來, 不一定追求什麼大漲大跌,效率驚人,但求穩妥和可持續性。
關於中國金融市場的分析,建議大家有空看看我的原創文章(四個維度解析: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將如何改變財富邏輯?)中對於股市的分析和研究。
只有培養和塑造出來這樣的價值趨勢,才能實現吸引和承接社會資金,渠道資源,源源不斷的進入中國金融市場,形成良性迴圈。
疊加對樓市供需和房價行情的管控,股市成為中國未來重要的存款搬家的方向,必須要在國傢俱備全面的掌控力之下,才可能實現。
寫在最後:
契合認知,提升思維,與時俱進,方是正途
基於以上對2022年中國經濟環境中行業,趨勢,財富邏輯的七點研判,文章最後,分享幾點個人的獨家觀點和思考結論:
1、房地產行業前景堪憂,不代表房產的價值不行,行業走勢和商品終端價值沒有什麼直接的因果關係,但是行業的情況會影響市場的供需。
2022年,新房市場的供應量必然會因為2021年的政策調控,金融管制,監管升級三管齊下對房地產行業的制約,而產生滯後的供給下行情況,其實從2021年越來越冷的土拍市場就能看出來這樣的趨勢。
按照這樣的趨勢來看,改善,投資離場,投機解套,最好的時機,應該會在2022年的樓市旺季出現。
2、中國國內的金融市場有沒有機會?肯定有,但絕對不是現在。
低估值,強監管,中國金融市場的問題,和資本主義國家的金融市場,是完全不同的目的述求下的產物,當前,生成發展的過程中,核心的問題和風險,卻是一樣的。
所以,對於長期投資群體,普通民眾而言,要給國家一些時間,一些過程,一些經驗積累。
一方面,是對中國金融市場的資本玩家,搞收割玩手段的那個群體和對應資本,進行清退;
一方面,是需要立規矩,營造金融市場融資發展,業績回報,實體關聯的氛圍;
一方面,是要給中國金融市場一個表現的機會,一個能夠讓普通群體信服,信賴,信任的行情表現,至關重要。
當然,一些軟骨頭,屁股不正,手段不乾淨的參與者,留給你們的時間,不多了。
2022年,或許可以成為中國金融市場真正走向國家需要的樣子,最重要的起點之年。
值得期待。
3、中國消費的崛起,必然是建立在國貨的崛起,科技的突破,國家的發達基礎之上的,這對中國的國貨品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遠離對立雙碳,共同富裕,還有關聯外圍資本的生意,行業,產業,對於非常明顯“兔子的尾巴長不了,秋後的螞蚱蹦躂不了幾下”趨勢的事情,敬而遠之,及早脫離,不要迷戀於過去的輝煌和紅利。
時代不一樣了。
總的來說,即將到來的2022年,是風險與機遇並存的一年,無論是國家還是個人,面對的挑戰和壓力,還有不確定性的衝擊影響,都是必然的,但是隻要能夠做到提升思維,與時俱進,那就必然無所畏懼。
邏輯升級,理解國家,很重要。
因為只有在中國這個國家,才會有國家為了人民真正的幸福和發展而負重前行,這樣的祖國,值得每一個在中國經濟環境中的個體的全力支援。
或許2022年會有困難,但是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一件事,能夠比陪著自己國家,見證自己的祖國崛起,共同進步,實現突破,更有意義和價值吧?
天佑中華!吾輩當自強不息!
謹以此文,和所有讀者朋友,所有中國同胞,共勉!
最後圖片中的祝福,也是給祖國的祝福。
(根據國家有關部門的最新規定,本文內容和意見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關於置業,投資等行為的明確建議,入市風險自擔。)
以上正文,來自@熊貓貝貝小可愛
原創寫作分享不易,如果覺得文章不錯,歡迎轉發點贊。關注本人
實力原創,頭條獨家,如有抄襲搬運侵權行為,必究!
有問題歡迎留言,再不行就私信也行,文明交流,有問必答,謝謝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