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拍攝包頭市昆都侖區卜爾漢圖石刻未果後,心有不甘的我還想趁著最近天氣還好且不算寒冷的情況下,在空閒之餘繼續探尋幾處路途相對來說較近的古遺址。此後在前往沙爾沁廟溝石刻的路上我並沒有想太多,結果在到達目的地後(沙爾沁蓮花山景區)才瞭解到因受到疫情影響,景區暫時關閉,這就導致無法登山探路,也就沒有辦法找到石刻,途中我也問了不少當地村民,但給出的答覆是不知道這處石刻,有些大爺們即便聽說過,但指出石刻是在廟溝(應該是東廟溝),也得從沙爾沁山進去....沒有別的去路。此刻心情複雜、茫然無措的我不知該如何是好,畢竟我不可能做到逢人就問的病態程度,而靠自己去探索這處石刻遺蹟,我還真沒那戶外功夫和實力,正所謂“欲速則不達”,過於著急冒進往往就會在欠缺思考下導致無功白跑,迷失方向。在短暫休息調整心情後,正琢磨著趁著時間還早再另尋一處古址時,突然在腦海中閃現出一個地方,同樣是一處充滿著神秘色彩的石刻遺址,好!那就趕緊出發,直奔大後山(固陽)方向去探尋拍攝這處古石刻遺址——固陽銀號石刻。
在來的路上並沒有遇到什麼困阻礙,只是在後半程山谷中走了一段不算短的土石路,路況談不上覆雜,但顛簸起伏的路面比較考驗胎況,在這樣的路況下緩慢行駛了較長時間,因為是第一次來,除了得注意躲避路上碎石(磕碰車底盤、扎胎),還要四周觀察這處古址在哪。隨著不斷深入山谷中,但依然沒有看到這處石刻,心中也是越來越沒底,焦慮感越來越強,但還是硬著頭皮繼續前行,堅持並不一定會成功,但一定會有收穫。果不其然,在繼續行駛了一段路程後,拐過一側山後,在山的陽面看到了幾處廟宇建築,而這裡就是銀號鏨字石刻的所在地。
銀號石刻(內蒙古自治區級)文物保護碑文記述,石刻位於銀號鎮畢氣溝內小窯子村東南2.5千米處的崖壁上、俗稱“鏨(zàn)字石”,為清代石刻。鏨(zàn)字石山陽崖壁陡峭,其上以陽刻手法鐫刻藏傳佛教圖案,內容有蒙、藏、梵文三種文字,“六字真言”和花草圖案等,畫面分為20組150餘幅,面積約200平方米。山上原建有廟宇,失修而為文化遺蹟;相傳,廟宇乃為廣覺寺(五當召)派出單位,為便於徵稅、納租及組織佛事活動而建築。2005年在原址上修建新廟,發現原廟柱礎石和兩塊石刻佛像。
銀號石刻(包頭市級)文物保護碑文記述,石刻位於固陽縣銀號鎮畢氣溝內小窯子村東南2.5千米處,面積約200平方米,為清代、民國時期刻制。石刻分佈在大小不同的50餘塊石壁上,畫面分為20組150餘幅,石刻為花、草和蒙、藏、梵文三種文字“六字真言”等內容。山上建有廟宇,現以消失。相傳,廟宇是廣覺寺(五當召)派出單位,為徵稅、納租及組織佛事活動而設定。2007年在原址上修建新廟,發現原廟柱礎石和兩塊石刻佛像。
這座石刻雕刻的是手持金剛劍的文殊師利菩薩像,個人認為這座精美的石刻是這裡的最為經典之作
根據有關銀號石刻文字資料所記載,銀號鏨字石位於固陽縣城東的銀號鄉境內,從銀號鄉政府所在地往東,沿畢齊夠到石家碾房,折向偏南經福義魁村腦包溝前行,在距離岔沁口子(一山口,此處僅居住一杜姓農民)一千五百米左右北山陽坡腳下有一處刻字遺址,這裡河谷兩岸青山夾峙,綠水長流。河谷北岸整個山體底陽面,山石成林,或坐或臥,如臥牛,如睡象,如天梯,如堵牆。廟址牆基有一佈滿文字和蓮花石刻的大臥石。大臥石以東40米以及其西200米的範圍內,無論是立石、懸崖,還是平臥的山石,只要能刻字的都是石刻陽文文字,大者有30*60平方釐米,小則3釐米見方。不少字從山溝裡仰望即可看清,明晰可辨。陽山山腳下有一處古廟遺址,半堵石砌廟牆現仍留存,牆面平整,砌石間拉縫合理,放埽(sào)恰到好處(砌體的砌面和水平面的夾角大於九十度為放埽,即牆體下寬上窄),這可看出當年砌石工藝的高超。
透過行走觀察會發現山底處但凡是向陽、且平整光滑的石頭表面均有刻跡
編修於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的《綏遠省志》載:“東境畢氣(齊)溝山中福義魁至楊家店之間,有石刻文字甚多,士人名曰鏨字石山,其字跡明鮮,文長數千言。”楊家店位於福義魁村東南,兩村之間距六公里之餘,可見原來鏨字石山範圍較廣。由於年長日久,人們沒有對此古蹟引起重視並予以保護,加之開山採石,而今僅留存區區百米見方的一處石刻文字群。
據離鏨字石山七里地的楊家店村民述說,祖上早有傳說:村民們夜間路徑此山(尤其在廟宇跟前一帶)時,常常聽到山上有斧鑿之聲響,只是不見人影,天亮後人們就看到山崖上新增了陽文(石刻)文字。這種情景在經歷年底歲首見的更多,這當然是傳說故事。
還有一種說法是:鏨字石山的廟宇是廣覺寺(五當召)的派出性單位,也是廣覺寺組織佛事、佛會、化收佈施,併為徵稅納租的廟點之一。這裡曾建過規模較大的廟宇,也有不少的信徒,每逢年農曆五月前後,遠近村民與香客趕來,商賈遊人也相聚於此,熱鬧非凡。鏨字石廟宇是否是廣絕寺派出性寺廟,廣覺寺在前還是鏨子石廟在前,這些歷史度遺問還值得商榷。但是廟宇也有不少的僧侶倒是真的,因為山上漫漫遍野的石刻文字,非三月五月所能為之,也非十人八人之力所為,它一定是在一個很長的歷史時刻,由眾多的僧人持續不斷地刻成的。
中央民族學院藏學研究所李秉銓先生指出,“山石上刻大文字有三種,第一是藏文,第二種是滿文,第三種是梵文。它是內容是“觀音菩薩”的“嗡嘛呢叭咪吽”六字真言。它市西藏信仰佛教者經常唸的真言,念多了即可成佛。”李先生還說“包頭鏨字石山上刻著多種少數民族文字事實,說明了歷史上我國多民族關係的密切,來往的頻繁。蒙古地區包頭,在歷史上有過許多西藏大喇嘛到此進行宗教政治活動,影響極大,以至使喇嘛教在蒙古地區擴大了信仰者。現在鑽石山留下的這些石刻,正是這一歷史過程的見證”。
2006年,當地人張富、張瑞兄弟倆出資,開發地方民間文化產業。在鏨字石陽山山腳下,由建起了廟宇。至2008年,已建成禪房四間,廟宇正廳一間。
透過這次較為短暫的探尋之旅,我算是如願以償的看到了這處遺存至今的珍貴石刻群,大開眼界的同時,也領略了佛學文化在包頭本土歷史文化長河中的廣泛傳播和深厚造詣,由於我對佛學文化的瞭解很少,所以在此更不敢更不敢妄加評論造次,畢竟,我的初心和目的是業餘探尋家鄉境內的古遺址(被列入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範疇),同時也想用自己所拍攝照片和不成熟的文字語言轉化為圖文方式,讓更多的人們去了解知道這些古遺存,文化,也希望這些珍貴的歷史遺存得到更多的重視與保護。
臨近年末,回望自己在這一年當中,透過自己努力和他人幫助下(指點一些方位和答疑)探尋拍攝到的包頭境內的古址古蹟,有心酸不易,有汗水傷痛、更有意外不測的發生,但這些並沒有阻礙我繼續前行,因為在探尋拍攝的過程中,永遠是苦與樂並存的,苦大於或小於樂,只有自己才能體會得到。在此過程中我透過所見所聞所感,也讓自己在對待家鄉歷史文化的認知上收穫不少,談不上有多麼細緻深入,也沒有什麼獨到見解,好在找到了,看到了,做到知足者常樂,不需要去比較,因為毫無意義可言,我覺得暫時就夠了。路漫漫其修遠兮,想要做好一件事,且有獨到深厚的見解造詣,我還差的不是一點半點,這點自知之明還是有的,還需要不斷努力。當然有個愛好是件好事,但也要回歸理智,合理安排行程,根據自己條件和能力適當的放緩腳步、調整心態後再去認真探尋。最後,希望在新的一年中,小肖在條件能力允許的情況下,繼續探尋拍攝家鄉境內更多的古遺址,圪臭敖包、城圐圙、金界壕、北魏長城、丹山、蘇木圖、白生、庫倫、東黑沙兔、白寺、哈日達嘎、很沙、德力格爾、博格達、石龍、朱日海、扎拉、明水、塔日洪、畢其格圖好來、安答堡子、木胡索爾......我相信會來到的,祝自己好運。
注:
1、銀號名稱後來:乾隆年間,因本村住有銀匠而得名。
2、碾房名稱由來:百年前,有石姓人家在本村開過碾房,故名石家碾房。
3、福義魁名稱由來:清朝末年,以商號得名。
4、大窯名稱由來:道光年間,因人們在此地打窯洞居住,本村較鄰村小窯存大,故得名。
5、小窯名稱由來:道光年間,因人們在此地打窯洞居住,因本村較大窯村小,故得名。
6、岔沁名稱由來:“岔沁”系蒙古語,亦作“查查日”,意為“大天幕,尖頂帳篷”。以地形及相鄰的三個村落之方位得名。
參考資料來源:
1、銀號石刻(內蒙古自治區級、包頭市級)文物保護石碑碑文
2、銀號鏨字石.李福
《內蒙古文物考古.包頭專輯》
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廳.內蒙古考古博物館學會 主辦
3、摩崖石刻—草原“天書”
《固陽民俗》主編:楊惦恩 楊文傑
白永興(執筆) 嶽建軍 著
內蒙古人民出版社
4、《內蒙古自治區地名志.包頭市分冊》
內蒙古自治區地名委員會.1985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