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時節的週末,我們驅車趕往劉墉的故鄉——山東省高密市逄戈莊。
從百度地圖上檢視,膠州到逄戈莊約一個小時的車程,非常適合近郊遊。車行至高密境內,“大禹封國、三賢故里、莫言家鄉”的大牌子隨處可見,在前往該村的途中,我們看到了離我的家鄉只有18公里的李家營火車站,小小的車站,沒有一個人的身影,在薄薄晨霧中顯的那麼孤獨荒涼。在高密注溝以東,碩大的牌坊把我們吸引住了,下車檢視只見大門上寫著“高密文旅、金鈺盛世”八個大字,上網一搜,才得知這是高密市打造的一處漢文化旅遊景點,目前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設中。其中,西側大門的大型石碑坊長度達36米,高17米,重達800餘噸,正申請命名“中華第一牌坊”和吉尼斯世界紀錄。
最早知道劉墉是小時候從我爺爺的瞎話和單口相聲《劉墉鬥和珅》中,我爺爺扒瞎話時常說,有一次,和珅和劉墉在皇帝面前吹牛,都說自己家鄉的蘿蔔大,爭論的不可開交,最後皇帝說:“你們不要在我這裡爭了,各自回老家找個蘿蔔拿回來我看看”。和珅回到遼寧後找了一個最大的蘿蔔運回去了,劉墉回到山東逄戈莊(當時屬於諸城)後,找了一個最小的像衣服釦子大小的裝在口袋裡也回去了。到了約定的時間,皇帝召集兩位說:“你們找到大蘿蔔了?拿上來我看看吧”。兩人異口同聲地說:“找到了”。和珅找的大蘿蔔是兩個人抬上去的,皇帝一看非常高興,看完以後說:“劉墉你找的蘿蔔呢?”劉墉不急不慢地說:“實在慚愧,我們山東的蘿蔔確實不行”。說完,從自己口袋裡拿出來了那個小蘿蔔。從此,皇帝下令,遼寧加稅,山東減稅。
到達逄戈莊後,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清愛文化園。據瞭解,逄戈莊在當地是一個大村,全村共有520戶,1826口人,耕地面積3645畝。近幾年來,該村依託原劉家祀堂開展修繕改造,建設了佔地4000平方米的清愛文化園,年接待遊客1.2萬元。清愛文化園的核心展區分為“家史館”、“家風館”、“官聲館”三個部分,裡邊陳列的文物集中展現了劉氏家族清廉愛民的政德家風文化。
劉氏家族於明代弘治年間由安徽省碭山縣遷入逄戈莊村,起初以種田為生,自四世始陸續有人考為秀才,從此步入詩書繼世、從政為官之道。逄戈莊劉氏歷經清朝14代人,近300年,共走出42位舉人、11位進士、411位朝廷命官、大夫以上高階命官157人,出任縣令官職者54人,良醫數人。特別是到第九代的劉墉父親劉統勳、第十代劉墉和第十一代的劉墉之侄劉繯之三代同在朝廷為官,劉氏一門出了“三公兩宰相”,轟動朝野。劉墉(1719年 — 1804年),字崇如,號石庵。歷任翰林院庶吉士、太原府知府、江寧府知府、內閣學士、體仁閣大學士等職,以奉公守法、清正廉潔聞名於世。劉墉的書法造詣深厚,是清代著名的帖學大家,被世人稱為“濃墨宰相”。
劉氏家族在長期的社會活動實踐中逐漸形成以“清廉”、“愛民”、“忠孝”為核心的文化體系,其家族興旺發達、經久不衰與世代傳承發展的忠孝家風、清廉官德有直接關係。
正因為劉墉家族是名門相府,歷史上逄戈莊的規劃建設、公共設施較好。原逄戈莊四周有圍牆,東西長900米,南北寬600米,四角有炮臺。村莊有四個大門:南有永清門,北有安瀾門,東有永旭門,西有澄波門,另在永清門東側還有一個小南門,兩棵明代古檜松分立兩側,劉墉詩曰:“老檜成雙便作門。”村中有筆直的十字大街,村內及周邊有5個灣,向陽河繞村三面向西北流去,村東北角有後花園,整個村莊佈局整齊,清愛堂、朝陽閣、祠堂、學校等建築坐落其間,顯得氣勢非凡。 當時逄戈莊有“四大景”:東有向陽河,西有棗瓤井,南有朝陽閣,北有印月亭。
近幾年來,高密市為挖掘劉氏家族文化,弘揚清愛思想,傳承政德、家風教育,助推文化名市建設,由注溝現代農業發展區與逄戈莊村共同建設了清愛文化園和劉墉紀念館,許多資料非常珍貴,這裡已經成為高密市的一處文化教育基地。
圖文:午後綠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