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援抗美援朝紀實》中有這樣一段話“據不完全統計,抗美援朝期間,全國先後參加志願軍參戰達290多萬人,僅東北地區就動員了近40萬人參軍,70餘萬人組成大車隊、擔架隊,還有汽車司機、鐵路員工、醫務人員等45000人,擔負戰場勤務。”
在如今的遼寧丹東抗美援朝紀念館,就有這樣一件特殊的文物,見證了抗美援朝的支前運動。它長300釐米、寬67釐米,由幾根原木和草繩組成,長方形的木頭骨架之間,部分草繩已經破損斷裂。
抗美援朝時期,用於運送傷員的擔架丨圖源:抗美援朝紀念館
這樣一件簡陋到讓人猜不出用途的文物,就是抗美援朝戰爭中擔架隊用於運送傷員的擔架。它的背後,講述的是抗美援朝戰場上,擔架隊員不怕犧牲從火線上搶救傷員的英雄故事。他們不是軍人,但卻隨著部隊去了戰場;他們不是軍人,卻在槍林彈雨中穿梭;他們不是軍人,卻履行著軍人的職責,其中就包括支前英雄寧儒賢。
報名支前,初入戰場搶救女傷員
寧儒賢生於阜新蒙古族自治縣伊馬圖鄉自然屯村,1947年家鄉解放後,他當了村武裝隊長,1948年入黨,1949年代任村黨支部書記。1950年,黨中央向全國人民發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號召後,寧儒賢在區上開完動員會回到家,把“參加抗美援朝,過江當擔架隊員”的想法與母親說了。她支援兒子:“儒賢,你放心地去吧,你的兩個孩子媽一定給你帶好(當時,寧儒賢妻子已去世)。”
1950年11月末,寧儒賢告別母親,參加擔架隊集訓。集訓結束後,要從1000多人中挑選出170名擔架隊員。部隊首長作戰前動員:“過了江就有隨時犧牲的危險,頭頂上是敵人的飛機,還一個勁地往下扔炸彈;腳底下是敵人埋的地雷,一不小心,就炸飛上天;餓了,只能吃一塊餅乾;渴了,只能抓把雪;困了,就躺在壕溝裡......”寧儒賢堅定地表態:“我報名時就想好了,死也要死在前線!”之後,寧儒賢被編到二野三兵團12軍31師2團3營12連3排12班,擔任班長。
1951年3月底,寧儒賢入朝,經過13個夜晚的急行軍趕到前線。剛到前線,就接收了3名傷員。轉運途中,兩名傷員有不同的反應,一名傷員卻始終一聲不吭。
天亮後,他們把傷員抬到隱蔽處休息,寧儒賢開始一一觀察傷員的傷情,頭副擔架上是名司號員,腳部受傷;第二副擔架上是位戰士,頭部受傷;第三副擔架上的傷員仍一動不動地躺著。寧儒賢把雨布揭開一看,嚇了一跳,原來是位女戰士,左腿已被鮮血染紅,雙眼緊閉,臉色蠟黃。寧儒賢蹲在女傷員跟前說:“同志,趕快洗洗,不然面板和傷口要感染腐爛的。”女戰士還是不吭聲。
他急了:“同志,我們離開祖國到朝鮮,大家可都是親兄弟姐妹呀,你受了這麼重的傷,為什麼還怕羞呢!”女傷員小聲說:“我不是怕羞,同志,我是怕髒了你們吶。”寧儒賢看了一眼女戰士說:“同志呀,你低估我了,我是共產黨員。”
原來,這位女戰士當時只有19歲,是在學校參加志願軍的,隨部隊前進時不幸被地雷炸傷了一條腿。寧儒賢打心眼裡佩服這位女戰士,他和戰友幫她翻身,把身上的血水洗淨、擦乾,又把髒衣服換下來。臨走時,女戰士對寧儒賢說:“我還要回來,咱們戰場上見。”
抗美援朝擔架隊運送傷員的情景丨圖源:抗美援朝紀念館
在戰火中奔跑了七天七夜
擔架隊時常要冒著敵人的炮火,穿梭在硝煙瀰漫的戰場上。有時候天黑路滑,敵人的炮彈不斷地在擔架前後方落下,地上是密密麻麻的彈坑,每繞過一個彈坑,擔架都顛得厲害。最難的是抬著傷員爬山,為了讓擔架平穩,寧儒賢想了個辦法,他走在前面,把擔架帶挎在脖子上,兩手拄地跪著走。很多年後,他的前腿和膝蓋上還留著傷疤……
寧儒賢之子寧春青曾回憶稱:“父親常常告訴我,擔架隊隊員之所以把傷員看得比自己的命還重要,是因為躺在擔架上的是鋼鐵般的戰士。”
寧儒賢在轉運傷員的時候,時間最長的一次是在戰火中奔跑了七天七夜。有一次,部隊在後撤的過程中跑散了,只有寧儒賢所在的擔架班還抬著一名傷員繼續在炮火中奔跑。“寧隊長,咱們咋辦?”“有咱們在就有傷員在。走!”這次他們連續抬了七天七夜,直到看到志願軍反攻部隊,才坐在路邊停了下來。
第五次戰役結束後,寧儒賢被評為支前英雄,榮立一等功,志願軍第三兵團司令員陳賡同志把寫有“積極,勇敢,頑強”的立功獎狀頒發給了他。1951年9月,寧儒賢被選為志願軍歸國觀禮代表團代表,在北京受到了毛澤東、周恩來和朱德的接見。同年12月寧儒賢回到朝鮮。1952年4月,寧儒賢和戰友們完成支前任務回到祖國,時任遼西省省長楊易辰代表遼西省抗美援朝分會為寧儒賢頒發了獎狀:“茲有遼西省阜新縣十三區馬家窩堡村寧儒賢同志,於服勤中在緊急情況下不惜犧牲,克服一切困難完成了轉運傷員任務。特發給一等獎狀用以嘉獎。遼西省抗美援朝分會。一九五二年五月五日。”【資料來源:中國國防報、新華社、中國青年報、抗美援朝紀念館】
編輯:周曉宇
統籌:王海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