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這個系列,主要是想捋清淮海戰役“60萬打80萬”。因為網上流傳的一些不同於我軍戰史的說法,讓我非常好奇。
具體來說,一個是“百萬對百萬”的均勢說,還有一個是我軍打蔣軍四五十萬人的優勢說。
如果是因淮海戰場的開放性而對戰鬥序列產生不同認識,或者是對兵力估算因所看的資料不同而持有異議,這都是很正常的。但上述兩種說法過於無厘頭,至於它們怎麼不靠譜,咱們留在後面說。
本系列上一篇文章談到了蔣軍戰鬥序列及兵力,有人認為南線蔣軍兵力計算是由80萬倒推出來的。那我就先說一說蔣軍兵力的計算依據。
在我最初看到的關於蔣軍兵力資料中,除我軍戰史上的80萬資料外,還有蔣軍被俘將領矛盾的資料。
例如,杜聿明時任徐州“剿總”副總司令,李以劻時任總統府戰地視察官,也就是所謂的“監軍”。按說以他們當時所處位置,應該對總兵力是比較清楚的,但事實恰恰相反。
杜聿明在《淮海戰役始末》中,提到了在濟南戰役後,他制訂的“對山東共軍攻擊計劃”,列出了當時的戰鬥序列及兵力:
上述兵力均為淮海戰役的參戰部隊,只是建制上有所變化。
與我軍戰史上的蔣軍戰鬥序列相比,未計入的部隊包括:
1、由遼瀋戰役東進兵團轉隸李延年兵團的第39軍、54軍,共5個師;
2、後來增援的第66軍、20軍、28軍,共6個師;
3、一綏區3個軍6個師。
由杜聿明列出的七十餘萬的總兵力,加上以上8個軍17個師,兵力肯定高於80萬。
那麼李以劻回憶文章的資料呢?
他列出的戰鬥序列,除不含一綏區3個軍6個師外,其餘與我軍戰史相同,並且包括了徐州“剿總”直屬及非正規軍序列番號。
他對於總兵力是這樣描述的:“第一階段已向徐州集結50萬人,二階段增加10萬人,三階段增加10萬人,全戰役共70萬人,其中正規戰列在60萬人以上。”
杜李二人的描述差異巨大,而我軍戰史上的蔣軍兵力資料又被有人認為是編制數,蔣軍腐敗吃空餉,肯定沒這麼多。於是,我便確定了以殲敵數為主線計算蔣軍兵力的思路。
一、蔣軍兵力的計算依據
關於蔣軍被殲五個兵團及其它北線軍隊,有戰果統計,有戰報,捋清楚並不難,而且有足夠的說服力。具體參見本系列的前兩篇。
南線蚌埠、一綏區部隊,沒有具體統計資料,只能靠類比推斷。但類比推斷也有一個原則,就是要有合理的參考標準。
例如,劉汝明兵團下轄兩個軍五個師,另外一個米文和181師在張公店地區被殲,約5000餘人。
我們就以一個師5000人計,兵團部、軍部及直屬均摺合為一個師,那麼一個兵團部、兩個軍部、五個師共約4萬人。
不過,劉汝明部是西北軍系,不太適合做中央軍嫡系、半嫡系部隊的參照標準。雜牌軍和中央軍最大的區別,一是編制兵員能否得到及時補充,二是中央軍裝備優良,也就是技術兵種編制人數更多。
選參照標準,也不能選極端的例子。如由粵軍演化為中央軍嫡系的63軍,被全殲人數只有1.3萬人。如果以此推斷黃百韜兵團,五個軍十個師(不計宿縣的148師),加上兵團部及直屬,只有7萬多人,與戰報相差甚大。
戰史中涉及軍、師一級兵力數的資料不多。最終以川軍系王澤浚第44軍為底部標準,而起義部隊廖運周110師為主要參考標準。
據王澤浚回憶,該軍162師486團在揚州未歸建,該軍其餘參戰人員共約15000餘人。如加上該團兵力,全軍約1.7萬人。
廖運周110師屬中央軍嫡系85軍,在12兵團屬較弱的部隊。起義部隊包括一個師部兩個團共5500餘人,如以師部摺合一個團,每團兵力約1800餘人,那麼加上未起義的一個團,該師實際兵力約7300人。
把這個資料取整,按中央軍嫡系、半嫡系部隊每師7000人計,兵團部、軍部均摺合一個師。以李延年兵團為例,下轄四個軍九個師,均為中央軍嫡系。其中,有兩個軍五個師為陳誠土木系基本部隊。計算下來兵力約10萬人。
這個結果,可以透過蚌西北阻擊戰來驗證。10萬人的一個兵團,除去各級指揮機關及直屬,一線的戰鬥兵約5萬人左右。此戰蔣軍傷亡1.3萬人,佔比不足30%。
蚌西北阻擊戰易家圩戰鬥中被打壞的蔣軍坦克
一般來說,一線戰鬥兵傷亡率若超過30%以上,戰鬥力勢必會大打折扣。從阻擊戰即將結束的12月14、15日戰況看,蔣軍仍能保持持續攻勢,說明這一估算結果能夠確立。
蚌埠的第20軍、28軍、66軍共六個師,以及一綏區的三個軍六個師,均為中央軍嫡系、半嫡系部隊。以此推算,每個軍約2萬人,共計約12萬人。
事實上,每個軍人數多少不一,大致估算也就是每個軍平均兵力水平在合理範圍即可。實際上,具體的實際兵力是多少,連南京國防部都不一定清楚。我軍後來戰史寫的資料,也沒那麼神秘,無非是按殲敵數、編制數及推算得出的。
再次說明,北線及雙堆集殲敵54萬人,是小於其實際兵力的。
由此,蔣軍戰鬥序列總兵力為80萬人。
二、我軍戰鬥序列及兵力
筆者曾寫過《淮海戰役60萬打80萬,我軍兵力咋算的?用考證資料講清真相》一文,在此做簡要概述,詳細內容參見上文。
《淮海戰役史料彙編》列出的我軍戰鬥序列如下:
1、野戰軍:
華野各縱兵力為359985人,加上野司及直屬,共36.9萬人;中野各縱兵力為140933人,加上野司及直屬,共15萬人。兩個野戰軍總兵力約52萬人。
2、軍區部隊
戰鬥序列中,有7個地方旅參戰。其中,豫西軍區獨立旅轄兩個團,與豫皖蘇軍區3個團,在張國華率領下參加了蚌西北阻擊戰。根據劉伯承司令員的電報,五個團共計9000餘人。
魯中南軍區部隊有3個基幹團協助魯中南縱隊,參加了攻打郯城王洪久保安1旅的戰鬥。
蘇北軍區武裝解放海州地區,是在蔣軍棄守後,任務性質和鄭州、開封等新解放區一樣,除奸反特,消滅土頑武裝,不屬於戰鬥序列。
但在戰役期間補充主力的有3個淮海基幹團,資料未說明其歸屬蘇北軍區還是江淮軍區,如屬蘇北軍區,那麼該部就是以這種形式參戰的。補充兵力在後面單獨統計,在此不重複計算。
綜合以上,我軍參戰軍區武裝共7個旅另六個地方團,共計約50000人。
3、軍區部隊補充主力人數
戰役中,除了上面提到的3個淮海基幹團外,還有魯中南、渤海、膠東14個地方基幹團和25000名縣武裝及新兵開赴前線,補充主力。以上共計47000人。筆者寫過有關考證,不再贅述。
4、吳化文起義部隊一萬餘人,充任預備隊。
綜合以上,我軍參戰總兵力約為62.7萬人。
三、為什麼說“均勢說”與“優勢說”不成立?
按《全國解放戰爭史》,到1948年7月不完全統計,華東軍區部隊共計31萬。華野人數該書統計不完全,實際上淮海戰役前已增至36.9萬。共計約68萬。
摘自《全國解放戰爭史》
中原軍區至1948年8、9月間,已發展到21萬人,中野為15萬人(注:含配屬華野的中野11縱),共計36萬人。
華野、中野合計約52萬人,與軍區部隊相加,共計104萬人。
那麼蔣軍方面呢?《全國解放戰爭史》中濟南戰役前的資料如下:南線蔣軍正規軍連同地方軍100萬人。其中,華中“剿總”約35萬人左右,徐州“剿總”共約70萬。
貌似有資料支援,不過,筆者以長期的資料分析工作經驗負責任地說,資料不是這麼簡單用的。其關鍵有兩點:正規軍的概念、統計口徑。
咱們首先捋清什麼是正規軍。
軍迷朋友們都知道,抗戰伊始,我軍主要力量為八路軍下轄的三個師六個旅,新四軍下轄的四個支隊,這都是老紅軍底子的部隊,真正的正規軍。
為了適應游擊戰、開闢敵後根據地的需要,我軍開始將主力部隊分散到地方,並迅速壯大力量,形成了軍區——二級軍區——軍分割槽——縣區建制模式,武裝力量相應地分為軍區直轄師(旅)——基幹團——縣區武裝。
到了解放戰爭時期,為了實現從游擊戰向正規戰的轉變,中央書記處於1945年9月21日釋出《關於擴兵與編組野戰軍的指示》,除東北戰略區較晚外,各戰略區相繼成立了野戰軍。與此同時,我軍統計口徑也發生了變化,不再籠統地統計總兵力和民兵,具體請看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寫的《毛澤東傳》中,在談到解放戰爭時期的敘述:
“蔣介石當時的兵力,包括陸軍的正規軍、非正規軍,海軍、空軍、特種部隊以及後方機關、軍事院校,總數達四百三十萬人;而中國共產黨方面,只有六十一萬人的正規軍(野戰軍)、六十六萬人的地方部隊(軍區、軍分割槽、縣屬武裝)和後方機關人員,總數一百二十七萬人。雙方兵力的對比是三點三七比一。”
軍區武裝算地方部隊而不是正規軍,其實不難理解。軍區武裝概念比較寬泛,其中的獨立師(旅)具有一定的戰鬥力,可以協助野戰軍作戰。但縣區武裝無論戰鬥力還是裝備,差的就太多了。
釐清了正規軍的概念,那麼統計口徑和對比邏輯就清楚了。
南線蔣軍正規軍、地方軍分別有多少兵力,戰史資料沒有確切數字。但從淮海戰役的戰鬥序列及殲敵數統計可以看出,在其100多萬總兵力中,正規軍佔了絕大多數,而我軍的正規軍在總兵力中佔比只有50%。
所以,“百萬對百萬”模糊了以下事實:共產黨方面,民兵、軍區武裝數量對比國民黨方面的土頑、地方軍,佔有絕對優勢,反映的是民心所向;我軍正規軍打敗佔有優勢的蔣軍正規部隊,反映出黨中央和解放軍指戰員高超的戰爭藝術。
這才是資料分析反映出的歷史事實的實質。
至於我軍打蔣軍四五十萬的優勢說,就屬於搞笑了。劉峙在蔣軍內部都被戲稱為“豬”,拿他為失敗尋找藉口的回憶錄當證據,唉,也算是開眼界了。
四、歷史上的今天
12月6日,在73年前的淮海戰場上:
解放軍炮兵
中野在華野一部協同下,於16時30分對黃維兵團發起全線總攻;
當日夜,被華野主力合圍的杜聿明集團中,孫元良兵團單獨向西突圍,被殲滅大部,殘部約萬人縮回,孫元良隻身潛逃;
蚌西北阻擊戰,李延年兵團北犯,遭華野六縱、中野二縱頑強抗擊。
向為解放戰爭勝利而英勇犧牲的解放軍指戰員及所有先烈致敬!
——————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