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根主要由三類基礎性組織形成,外面的表皮層,中間的基本組織以及內部的中柱細胞和維管組織;中間層又可以分為內皮層和皮層。根的皮層在不同的植物中其細胞層數量變化很大(如擬南芥只有一層細胞),同時也決定了物種間根的形態變異。然而,組織形態是如何影響根的形態發生,調控物種間根形態差異的遺傳網路又是什麼?
2021年12月2日,Science線上發表了美國紐約大學Kenneth D. Birnbaum團隊題為“Ground tissue circuitry regulates organ complexity in maize and Setaria”的研究論文。該研究透過玉米根部組織的單細胞測序,發現轉錄因子SHR在皮層組織中具有超移動性,可至少移動8個細胞層,揭示了SHR通路調控皮層組織複雜性的分子機制。
DOI: 10.1126/science.abj2327
玉米皮層由8到9層細胞組成,可減輕乾旱和洪澇脅迫帶來的影響,並承載著根系益生菌的菌根定植,可改善植物的營養吸收。為了研究玉米根系複雜的形態發生,該研究首先利用根細胞型別的特異性染色(dye penetrance labeling, DPL)及細胞分類後的轉錄組分析,解決了根相應細胞型別的鑑定問題,並定位了可用於不同根組織的170多個基因標記。進一步利用高通量的單細胞測序技術scRNAseq,UMAP(uniform manifold approximation and projection)資料降維方法介導的特定細胞型別中基因的表達,以及K-均值聚類演算法介導的基因在根發育過程中表達(包括了早分生組織區、轉變區和轉變後區3個階段),研究人員建立了玉米根細胞的基因時空表達圖譜(Figure 1)。另外,該研究顯示,玉米皮層至少存在4個不同的細胞亞型,表明了玉米皮層的複雜性。
Figure 1. 玉米根的單細胞水平基因時空表達圖譜
那麼,決定玉米複雜皮層組織的訊號機制是什麼呢?在擬南芥中,SHR(SHORT-ROOT)轉錄因子在中柱細胞中表達,可移動到相鄰的內皮層,並與SCR(SCARECROW)一起調控內皮層和皮層細胞的起始。與擬南芥不同,該研究發現玉米的SHR在內皮層細胞中表達。透過比較SHR的轉錄本和蛋白,研究人員進一步發現,SHR蛋白可以在皮層細胞中移動(Figure 2),表明SHR可能參與了皮層細胞的向外擴張。
Figure 2. 玉米SHR蛋白在皮層細胞中的移動
玉米共編碼有3個SHR基因;利用CRISPR-Cas9技術,該研究發現Zmshr2或Zmshr2-h單突變體並沒有明顯表型變化;但Zmshr2/2-h雙突變體的皮層細胞顯著降低了。進一步透過狗尾草(S. viridis)的Svshr突變體,該研究證實了SHR調控了單子葉植物皮層細胞的向外擴張(Figure 3)。SHR介導的額外皮層細胞分裂,可以透過與SCR互作介導的內皮層細胞分裂,或SHR超移動直接誘導的皮層細胞分裂,來實現。目前,該研究仍無法區分這兩種模型。
Figure 3. 單子葉野生型和shr 突變體皮層細胞層分析
總而言之,該研究利用高通量scRNAseq及相關資料分析方法,建立了玉米根系在單細胞水平上的基因時空表達圖譜,並揭示了SHR在玉米皮層細胞中具有超移動性,SHR參與調控了單子葉植物皮層細胞的向外擴張。另外,該研究建立的玉米根細胞基因圖譜,可作為參照物為玉米和其他植物的相關研究提供幫助。
植物科學最前沿,專注於植物科學前沿進展、資訊、招聘資訊的釋出及方法軟體共享等。投稿及招聘請後臺回覆“投稿”,均為無償;商務合作請聯絡微信ID:zwkxq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