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年輕人運用網際網路新思維將農業帶入了消費升級的全新賽道,把訂單農業玩出了前所未有的時尚感——他們就是北京食享未來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小剛和他的創業夥伴們。如今,他們正不斷致力於讓優質農產品賣上好價錢,開創出嶄新的農業發展新模式。
食享未來共享農場是基於網際網路+生態農業商業模式,融合生態發展理念“土地共享、互動種養、家庭宅配”的運營切入點,涵蓋農場、牧場、果園三大業態,打造一個線上線下緊密聯動,為都市人提供農場休閒種養體驗服務的網際網路互動種養體驗平臺,致力於打造有影響力的O2O2F互動生態種養平臺。
共享農場分為兩個部分:線上與線下。線上透過農場採摘的真實遊戲、新媒體運營實現大流量和高曝光,線下匯聚嚮往田園生活的都市人,收穫喜悅的同時獲得一定的成就感。
10月,北京秋高氣爽,我們來到位於北京通州張家灣鎮的中興萬佳生態農場,這裡距離剛剛開業的北京環球影城只有不到3公里的距離。得益於這樣的“地利”,農場不僅讓人得到身心放鬆,而且頃刻間就能撫慰久居城市所產生的疲憊和焦躁。
走進農場,一眼望過去,一條寬敞乾淨的硬化路貫穿過去,路旁種植著山楂、紅果、海棠等,密密麻麻掛在枝頭的紅色果實,顯露著紅紅火火的喜慶氣氛。沿著道路兩側是整齊排列著的塑膠大棚,一排接著一排,一眼望不到頭。大棚裡種滿了葡萄,如今大豐收已過,卻還有二茬葡萄不甘寂寞地掛在枝頭。不光是葡萄,葡萄藤下竟滿滿地種植著各類蔬菜,西紅柿、蘿蔔、白菜、黃瓜、辣椒……應有盡有。再往裡走,還有垂柳荷塘,盡顯詩意。多走走還能聽到雞鳴鵝叫,走近一看,農場裡竟還養著不少的雞鴨鵝和山羊、綿羊,乖巧的動物對來客都十分友好。還有爬滿葡萄藤的觀景小道,夏季必然是一處乘涼玩耍的好地方;秋冬季也不要緊,旁邊就有灑滿陽光的小屋子,裡面有共享廚房、餐廳、小會議室,節假日少不了有來度假燒烤的客人……
在北京食享未來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小剛的帶領下,我們參觀了整個農場。規劃有序、環境優美、一處絕佳的休閒度假、體驗農耕之地,這就是農場給人留下的最深刻印象。張小剛告訴我們,整個農場佔地有600多畝,我們所看到的還只是南邊的一片區域,在北邊110多畝農場主要是種植區,種植桃、葡萄等用於平臺銷售的農產品。
令人好奇的是,“80後”張小剛為何會選擇在遠離鬧市,在京郊開闢出自己的一方天地呢?
大學專業學習營銷的張小剛原本是在網際網路平臺公司工作,從事了好多年農產品的線上銷售工作,對網際網路營銷之道深諳於心。然而,這麼多年的工作經驗卻讓他發現,我國農業始終面臨著一個問題:好的農產品為何總是賣不上好價錢?
“所以我就想能不能做些事兒,能夠讓那些良心的種養人能夠得到應有的良心回報呢?”張小剛總這樣想。
雖是內蒙古赤峰農村出身,張小剛卻並沒有什麼從事農業的經驗。那應該從哪裡著手?張小剛決定從自己在行的渠道入手,“先解決掉銷售問題再做種養,做成訂單農業的模式。”
一邊依託過去的銷售渠道經驗獲得訂單,一邊張小剛與種養基地合作。“我首先想到的就是我家鄉內蒙古,那裡的牧民們養著非常優質羊。我們要把牧民養的雞養的羊,還有農戶們種植的優質的水果蔬菜都搬到線上,讓他們線上養羊。這樣一方面我能讓使用者吃到原產地的地道農產品,另一方面讓原產地的優質農產品賣上好價格,然後讓農戶們都能收到更好的回報。”
於是,經過細緻的考驗,食享未來選擇了內蒙古錫林郭勒盟的特產烏珠穆沁羊,這種羊不僅外形漂亮,而且肉質鮮美、肥而不膩。“我們把羊搬到線上去,由客戶認養小羔羊。1個月大的小羔羊就可以認養,然後我們在內蒙古的大草原上請牧民散養著這些羊,讓它們自由自在的生長。等羔羊到了9月中秋過以後就可以統一屠宰,按照不同部位做好分割,再統一配送到家。認養一隻羊1980元,我們提供24斤羊肉,做好冷凍排酸再配送到家。”張小剛介紹。
透過網際網路做農產品的預售,越過庫存環節,是食享未來這一模式的前提。“把農產品產銷的所有過程都搬到線上去,透過線上攝像頭看見遠端的基地提前做預售,比如我們今年就把1萬隻烏珠穆沁羊全都銷售掉了。如果銷售情況好,我們就能從一年一期銷售增加到一年兩三期。”
同樣,在中興萬佳生態農場,綠色生態的農產品也以網際網路平臺為依託,實現客戶先下單基地後供貨。目前,農場主要產品是葡萄和黃桃,葡萄大概年產量能夠達到20萬斤,黃桃能達到15萬斤。
張小剛說,農場裡的葡萄品種多達30多種,不僅有從外地引進的優良品種,還有本地農科院試驗的新品種,市面上都沒有。依託通州張家灣鎮優越的地理條件,黃桃和葡萄口感十分甜美。於是食享科技努力打造“張家灣”葡萄和金爍黃桃的品牌,走品牌化道路。
最關鍵的是,利用農場背靠北京大都市的優勢,食享科技把在京的各類大型企業和機關單位作為重點客戶,形成穩定的銷售渠道。
除了農產品銷售,生態農場還有著農旅結合的優勢。於是從認養羊發端,在京郊,食享未來又創意了承包大棚的模式——使用者可以以一年8萬元的價格包下一個500平方米的大棚,由使用者自行決定大棚內種植什麼。平時由農場工人精心打理大棚內的作物。使用者可以利用節假日來到農場,一邊打理自己的菜園,體驗農耕樂趣,一邊還能到郊外放鬆身心,悠閒度假。整個大棚種植出來的所有農產品都歸使用者所有。每年蔬菜水果收穫完了之後,還能在大棚內放養十隻雞、十隻鵝。雞鵝在大棚裡撿食爛熟的果子、菜葉、小蟲等,雞鵝的糞便就能直接充當大棚裡的肥料,形成了種養結合的迴圈農業。
張小剛說,如今農場72個大棚,有近一半的大棚都透過這種方式被使用者認領了。“未來,我們還會給大棚裝上攝像頭,讓使用者在家裡就能看到大棚裡的蔬菜和水果長勢如何,欣賞自己的勞動成果。我們還會提供個性化的服務,由使用者自己來DIY自己的大棚,不必千篇一律,把大棚也做出個性化來。”
更好的是,透過承包大棚的方式,農場就有了穩定的客流,無論是聚會、團建,還是體驗農家樂,農場就能實現農旅良性結合。
一手是幫扶農牧民實現美好生活,透過網際網路平臺工具,走入源產地,精選優質供應商,將道地美食直接供應到家庭使用者,一手為客戶提供定製化的企業福利一站式配套服務解決方案,食享未來服務了各類企業和機關單位200家,使用者規模已經突破100萬。
“我是從農村出來的,我知道要做農業就必須有情懷,如今真正幹了農業,在這片土地一站,我就會感覺特別舒服,能讓自己很快的平靜下來。”張小剛說,“能有這樣一塊地能讓自己靜下來,深度地去思考,很不容易。做了幾年銷售渠道,我發現農業一定要回到供應鏈。但回到供應鏈不是說我一定要做供應鏈,而是一定要體驗供應鏈是怎麼做的,然後用供應鏈的思維考量農業,最後才能讓農業更有效益也更有生命力。”
如今,張小剛這樣一位曾經的網際網路弄潮兒已深深地紮根土地,用越來越新潮的思維對農業進行著重新的定義。
作者:楊雪
END
優質農產品雜誌:《優質農產品》雜誌官方賬號,聚焦品牌農業建設和優質農產品開發
歡迎關注
轉載請註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