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表現為左下腹部疼痛不適,排便功能出現紊亂,經常腹瀉或便秘,或腹瀉與便秘交替出現,常見腹瀉或排氣後腹痛多緩解,多伴有腹脹、納呆、呃逆、心煩、失眠等消化不良和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的症狀。
目前腸易激綜合徵臨床常用的診斷標準為:
1.病程半年以上且近3個月來持續出現腹部不適或腹痛,並伴有下列特點中至少兩項:1症狀在排便後改善;2症狀發生伴隨排便次數改變;3症狀發生伴隨糞便性狀改變。
2.以下症狀不是診斷所必備,但屬常見症狀,這些症狀越多越支援腸易激綜合徵的診斷:1排便頻率異常(每天排便>3次或每週<3次);3糞便性狀異常(塊狀/硬便或稀水樣便);3糞便排出過程異常(費力、急迫感、排便不盡感);4黏液便;5胃腸脹氣或腹部膨脹感。
中醫學沒有腸易激綜合徵的病名,根據臨床證候,中醫常把該病歸屬於“洩瀉、腹痛、滯下、休息痢、鬱證”等病證範疇[1l。中醫認為腸易激綜合徵主要病因病機有飲食不節、外感時邪、情志失調加之素體陰虛或陽虛,致使臟腑氣血失調,而出現氣滯、血瘀、寒凝、溼阻、鬱熱等內生的一系列病理過程。腸易激綜合徵是中醫治療的優勢病種,多項研究顯示中醫對本病有良好的臨床療效,但大多停留在疏肝健脾等傳統治法上,更加缺乏多中心、前瞻性、隨機雙盲平行對照研究。國際上同樣只有少數中醫藥治療本病隨機雙盲對照研究的總結報告。辯證分型治療仍舊是中醫藥治療腸易激綜合徵的主流[2]。筆者經過多年臨床診療經驗,結合病患常伴有腹疼的疾病特點,將該病按以下六型辨證論治,常能獲得滿意療效。
1.氣機鬱滯型:脘腹疼痛,脹滿不舒,痛引兩脅,時聚時散,攻竄不定,得噯氣、矢氣則舒,遇憂思惱怒則劇,苔薄白,脈弦。治法:疏肝解鬱,理氣止痛。方用柴胡疏肝散合金鈴子散加。藥用柴胡、枳殼、香附、陳皮、芍藥、甘草、川芎、炒延胡索、炒川楝子等。
2.瘀血阻滯型:腹痛如錐如刺,痛勢較劇,腹內或有結塊,痛處固定而拒按,經久不愈,舌質紫暗或有瘀斑,脈細澀。治法:活血化瘀,理氣止痛。方用少腹逐瘀湯和芍藥甘草湯化裁。藥用當歸、川芎、白芍、蒲黃、五靈脂、沒藥、延胡索、小茴香、肉桂、乾薑、炙甘草等。
3.中髒虛寒型:腹痛綿綿,時作時止,痛溫喜按,喜熱惡冷,得溫則舒,飢餓勞累後加重,得食或休息後減輕,神疲乏力,氣短懶言,形寒肢冷,胃納不佳,大便溏薄,面色不華,舌質淡,苔薄白,脈沉細[3]。治法:溫中補虛,緩急止痛。方用小建中湯加減。藥用桂枝、飴糖、生薑、大棗、芍藥、甘草、炙黃芪、茯苓、人參、白朮、吳茱萸、乾薑、川椒、烏藥等。
4.寒邪內阻型:腹痛急起,劇烈拘急,得溫痛減,遇寒尤甚,惡寒身樓,手足不溫,口淡不渴,小便清長,大便自可,苔薄白,脈沉緊。治法:溫裡散寒,理氣止痛。方用良附丸合理中湯化裁。藥用高良薑、烏藥、香附、陳皮、黨參、乾薑、炒白朮、炙甘草等。
5.溼熱下注型:腹部脹痛,得熱痛增,遇冷則減,便溏不爽,小便短赤,苔黃燥或黃膩,脈滑數。治法:通利二便,清熱除溼。方用葛根芩連湯和導赤散增損。藥用葛根、黃芩、黃連、甘草、竹葉、木通、生地、白芍等。
6.寒熱錯雜型:腹中作痛或腸鳴腹瀉,便下黏膩不暢,或夾泡沫,或腹瀉與便秘交替出現,煩悶不欲食,脘腹喜暖,口乾[4],舌質紅或淡紅,苔黃膩或白膩,脈弦滑。治法:平調寒熱,益氣和中。方用烏梅丸加減。藥用烏梅、黃連、細辛、黃柏、炮姜、黨參、白朮、茯苓、當歸、白芍、吳茱萸、木香、陳皮、山楂、甘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