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國之利器,國家賴之以強,企業賴之以贏,人民生活賴之以好。位於海淀區的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立足中國科學院、面向全國,為自然科學、邊緣交叉科學和高技術領域的科技自主創新,提供了文獻資訊保障、戰略情報研究服務、公共資訊服務平臺支撐等服務,同時透過國家科技文獻平臺和開展共建共享,為國家創新體系其他領域的科研機構提供資訊服務。
用科學院的技術展示科學院的成果
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是中國科學院重要的科學傳播與文化交流陣地,設有“中國科學院創新成果展”“中國科學院院史展”“威爾遜總統號上的愛國科學家”精神展等科普展覽。“這些主題展覽透過多種傳播方式,系統展示中國科學院為我國科技進步、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作出的重大歷史貢獻、重要創新成果和改革發展成就,也從一個方面體現黨領導新中國科技事業發展取得的輝煌成就。”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科學傳播部副主任劉雅靜介紹。
“中國科學院創新成果展”集中展示、系統反映了中國科學院建院70餘年來在各個學科領域取得的主要創新成果,包括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和麵向人民生命健康等領域,展覽的理念是“用科學院的技術展示科學院的成果”。時空的研究一直是科學探索的終極命題,“中科院創新成果展”最顯著的位置就是中國的標準時間——北京時間的展示。
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科學傳播部業務秘書胡卉說:“北京時間是由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負責產生和播發的,也是我們國家唯一一個從事時間頻率研究和授時服務的科研單位。我國的守時和授時系統,都處於世界前三位的水平,為國民經濟、空間技術和國防安全(試驗)等各個領域,提供了精準的時間服務。北京時間其實並不產生在北京,而是產生於陝西臨潼,正好位於我們中國的大地原點上——幾何中心點,這樣才能更加全面地覆蓋中國領域。”
“中國天眼”凝望蒼穹
空間上,中國科學院是我國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的發起者、組織者之一,是科學目標與應用系統的提出者和實施者,50餘家院屬單位承擔了重要工程任務和多項協作配套任務,突破了大批關鍵核心技術,取得一批具有重大科學和應用價值的創新成果,為工程實施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撐。在載人航天工程中,牽頭負責空間應用系統,共完成70餘項空間科學與應用任務、560項有效載荷研製任務,實現了一系列關鍵核心技術突破。2016年,在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任務中完成三大科學領域的14項科學實驗。在“中國科學院創新成果展”中,不得不提的另一大成果就是“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這是我國自主建設大科學裝置的代表性成果。
胡卉告訴記者:“在天文領域,射電望遠鏡的口徑越大,靈敏度越高,就能看到更闇弱的天體,看到更深遠的宇宙。”但此前我國最大的射電望遠鏡口徑不到30米,科學家們若要開展研究只能租借國外的裝置。為了改變這種被動和落後的局面,我國的天文學家南仁東先生在1994年就提出了建設FAST的構想,他說:“別人都有自己的大裝置,我們沒有,我挺想試一試。”從1994年到2016年,FAST正式落成啟用,耗時22年的時間。落成之際,習總書記還專門發來賀信,勉勵科學家們要“早出成果、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出大成果”。
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擁有30個足球場大的接收面積,綜合性能和靈敏度世界領先。截至目前,FAST已經發現了脈衝星數百顆,並且在快速射電暴等研究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未來,FAST將繼續為我國天文領域的發展作出重要的支撐和保障。
除此之外,中國科學院在海洋綜合科學考察和深海裝備自主創新方面,實現了一系列重大突破,研製出譜系化深海裝備,入南海、出兩洋、下深淵、拓兩極,形成了國際一流的深遠海綜合觀測、探測能力,帶動了我國海洋科學和技術的全面提升,為我國經略海洋和建設海洋強國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撐。(記者 謝春陽 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