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速發展且競爭激烈的印度電商市場,一場新的戰爭正在拉開帷幕。
在與亞馬遜鬥爭多年之後,沃爾瑪旗下的 Flipkart 正在抵禦來自新競爭對手的威脅:軟銀支援的 Meesho。
Moneycontrol 獲悉,6 歲的 Meesho 的擴張速度和執行力讓這個印度最初的網際網路巨頭彷彿嗅到了“危險”的訊號。
在 Snapdeal 和 Shopclues 等公司遭受重創、亞馬遜和 Flipkart 主導市場多年之後,這種雙寡頭壟斷正在面臨新對手的衝擊。
至少有兩名知情人士告訴 Moneycontrol,Flipkart 現在有一個“作戰室”,由 20-30 名專門研究 Meesho 的高管組成。
“它非常關注 Meesho,這個名字在一天內多次被提及,”一位訊息人士說。
Moneycontrol 採訪的另外兩個訊息人士表示,Flipkart 透過非正式手段要求 Delhivery、Ecom Express、Shadowfax 和 XpressBees 等第三方物流供應商減少對 Meesho 的支援。
Delhivery、Ecom Express 和 Shadowfax 沒有回應置評。
Flipkart 的舉動被大家認為是在競爭日益激烈的情況下展示實力的嘗試,而不是真的要與這些公司“分道揚鑣。”
因為,雖然 Flipkart 和亞馬遜擁有自己的配送服務部門和倉庫(Ekart Logistics 和亞馬遜運輸服務),但 Meesho 完全依賴第三方物流供應商。
其中,Flipkart 主要使用 Ekart,只有五分之一的訂單依賴於第三方物流公司。
“第三方物流從 Meesho 獲得的訂單遠遠高於 Flipkart 給他們的訂單。Meesho 現在平均每天有 200 萬個訂單,而 Flipkart 和亞馬遜每天處理的訂單為 250 萬個,”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物流公司高管表示。
“他們不能向第三方物流公司規定條件,因為目前 Meesho 佔他們業務範圍的更大一部分,並且正在幫助他們收回在小城市的投資的固定成本,”第二位訊息人士說。
Flipkart vs 亞馬遜 vs Meesho
Flipkart 和 Meesho 之間的競爭將更加激烈,因為它們的市場重疊度更高。
印度的網購者可以大致分為兩類——價格優先的人和便利優先的人。
在過去十年中,Flipkart 已經被迫將歸屬於“便利優先”的這一市場拱手讓給了亞馬遜。後者的目標是印度排名前 1 億的線上購物者,他們重視網購的便利性而且不介意為此額外支付費用。
儘管“便利優先”的使用者仍佔 Flipkart 業務的 60-70%,但它越來越關注價格,尤其是在二三線城市,這與 Meesho 正在迎合的客戶群相同。
“Meesho 解決的更多的是價格而不是便利性問題。它並沒有像亞馬遜 Prime 那樣做出承諾,會在下單當天或第二天交付產品。
他們表示交付將在下單後幾天內交付,不過使用者可以享受到更低的價格”,一位熟悉 Meesho 戰略的高管表示。
“Meesho 幾乎與所有大型物流公司合作,也是他們最大的客戶之一,他們(物流公司)更關心貨件的體積和重量,而不是其價值。因此,就重要性來講,Meesho 在物流供應商那裡可以排第一,這對他們的業務至關重要。”他補充道。
拿印度市場和中國或東南亞相比,“Flipkart 就是京東,Meesho 更像淘寶,或者 Shopee,它希望以最低的價格向每個購物者提供商品,”一位在該領域有豐富經驗的高管表示。
“對於 Flipkart,他們 65% 的業務面對的是便利市場,這就是他們擁有自建物流和倉儲的原因,他們的固定成本很高。但 Meesho 沒有一個單一的履行中心,並且是輕資產。”上述高管說。
快速增長的Meesho
Meesho 由德里印度理工學院的 Vidit Aatrey 和 Sanjeev Barnwal 於 2015 年 12 月創立,最初是一個社交商務平臺。
這種商業模式通常有一個三邊的市場——供應商、經銷商和終端使用者,經銷商從供應商那裡購買產品,然後透過 WhatsApp 等平臺進行銷售。
雖然 Meesho 一開始專注於社交商務,但它的直銷份額一直在上升,與 Flipkart 和亞馬遜等公司競爭,它現在 75% 的業務直接來自其平臺上的客戶,而 25% 來自經銷商。
有趣的是,Flipkart 幾個月前還推出了一項名為 Shopsy 的社交商務產品,將賣家、經銷商和消費者聚合到其平臺上。
Flipkart 在 10 月份表示,在推出後的 100 天內,Shopsy 已經積累了超過 25 萬賣家、510 萬用戶以及超過 1.5 億種產品。
Flipkart 的艱難選擇
雖然 Meesho 在日訂單量方面正在趕上 Flipkart 和亞馬遜,但它的平均訂單價值要低得多——400-500 盧比,而 Flipkart 的平均售價為 2000-3000 盧比。
這和平臺主打的產品類別有關——智慧手機和電子產品在 Flipkart 的業務中佔主角,但對 Meesho 來說,主打時尚和家庭護理產品。
就 GMV(商品總值)而言,Meesho 的 GMV 在 40-50 億美元之間,而 Flipkart 為 120 億美元。
“Flipkart 可以奪走 Meesho 10%-15% 的市場份額,但需要冒著放棄高客單價的風險,因此,Flipkart 需要決定是追求便利性還是價格,”這位高管表示。
資本角逐
Meesho 今年已經籌集了兩輪資金。分別是 4 月份的 3 億美元和 9 月份的 5.7 億美元,五個月內估值翻了一番多,達到 49 億美元。
報道稱,它現在正在完成一輪 10 億美元的融資,這將使其估值飆升至 80 億美元。
與此同時,除了沃爾瑪之外,Flipkart Group(Flipkart、Myntra、PhonePe)也已從一批全球投資者、主權基金和私募股權中籌集了 36 億美元資金,估值為 376 億美元。這被視為明年在美國上市之前的 IPO。
有趣的是,這輪融資中退出 Flipkart 多年後的軟銀又重新進入 Flipkart 投資。雖然軟銀持有 Flipkart 不到 2% 的股份,但它擁有 Meesho 10% 的股份。
據 Bernstein 的分析師稱,Flipkart(不包括 Myntra)在 2020 年的 GMV 約為 125 億美元,而 Myntra 則為 20 億美元。亞馬遜印度同期的 GMV 約為 115 億美元。
Bernstein 的分析師表示,雖然印度電子商務市場在 2018 年價值 240 億美元,但預計到 2025 年將達到 1330 億美元。
一直關注該領域的投資者表示,印度市場不會成為贏家通吃的局面。
“只有亞馬遜和 Flipkart 不可能為即將全面網購的數億印度人提供服務。因此,所有這些參與者都將在未來五年內找到自己的利基市場。”一位關注該領域的投資者表示。
我是Barton,東南亞電商平臺Lazada/Shopee賣家,更多資料請檢視【跨境東南亞】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