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會非物質文化遺產
廟會又稱“廟市”,是在寺廟及其附近定期舉行的一種民間信仰活動,流行於全國各地。一些大型廟會在唐代已有相當規模,至今仍傳承不絕,影響廣泛。北京這幾個廟會已經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啦,一起了解一下吧!
妙峰山廟會
妙峰山古稱“妙高峰”,地處北京西郊。妙峰山傳統廟會每年舉辦兩次,農曆四月初一至四月十五為春香,七月二十五至八月初一為秋香,其中以春香為盛。廟會活動區域分娘娘廟和香道茶棚兩部分,娘娘廟建在山頂,由靈官殿、惠濟祠、回香閣、玉皇頂等建築構成。
妙峰山廟會是華北最重要的廟會之一,它始於明代中後期,至清代香火旺盛達於巔峰,每年要迎接數十萬香客。香會共有三百餘檔,門派各不相同。會首是香會的組織者、指揮者和主要傳承者,僅北京市就有會首兩百多人,會中的各種規矩、禮儀、技藝均由會首以師帶徒的方式傳承下去。
妙峰山廟會保留了華北廟會以民間信仰為特點的傳統民間吉祥文化,是研究華北地區民眾世界觀和生活情狀的重要依據,在民俗學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廠甸廟會
廠甸廟會始於明代嘉靖,興於清代康熙,盛於乾隆。民國七年(1918),經市政當局整頓後,正式確定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以廠甸和海王村公園為中心舉辦廟會集市,成為舊時京城唯一的官辦春節廟會。
廠甸廟會歷時四百多年,歷經由祭祀而廟市,轉而書市漸成文商並舉的春節逛廠甸民俗活動的演變過程,被譽為“雅俗相濟、商娛相融”。歷史上的廠甸廟會,北起和平門,南抵梁家園,西到南北柳巷,東至延壽寺街,以新華街、海王村、火神廟、呂祖祠為核心地帶,又以“廠東門”即琉璃廠東街為主。由於廠甸廟會離市中心最近,是京城各階層男女老幼舊曆新年爭相光顧的場所。光緒年間《廠甸記》中說:“平時空曠,人跡罕至;至正月則傾城士女、如荼如雲、車載手挽,絡繹於途。”
2001年,新世紀的第一春,廠甸廟會在闊別京城37年後,又以嶄新的面貌、深厚的文化內涵、高雅的文化品位出現在京城百姓面前,一舉成為北京標誌性廟會,使這一歷史悠久的文化活動繼續得以傳承。
東嶽廟廟會
東嶽廟廟會是北京歷史上最早的廟會之一,它在元代即已出現雛形,至明代正式形成,入清後達於鼎盛。廟會以北京東嶽廟為依託而展開,逐漸形成包含信仰、商貿、娛樂等多方面內容的群體性系列活動。歷史上東嶽廟廟會的會期主要在春節、農曆三月十五至三月二十八的東嶽大帝誕辰日和每月的朔望日。
廟會期間,人們到廟中祭祀東嶽大帝和民間吉祥神,以祈福迎祥。各地民間香會在此行善助善,各行業也利用這一機會舉辦活動。除此以外,還有規模極大的廟市,出售節令用品、地方土特產、風味小吃及日常生活用品等。
如今東嶽廟廟會主要在春節期間舉辦,在繼承傳統習俗的基礎上,增加了展覽、講座等活動內容,使東嶽廟廟會成為新時期文化廟會的典型代表之一。
丫髻山廟會
丫髻山位於平谷區劉家店鎮,海拔361米,清代成為皇家祭祀的重要場所。
每年農曆四月初一,丫髻山都會舉辦盛大的廟會,有“京東第一廟會”之稱,距今已有近五百年的歷史,2021年被列入了國家非遺名錄。
丫髻山廟會隨著丫髻山主要廟宇的復建,神像的再塑,已然愈來愈紅火,影響力逐年提高,不斷展現平谷民俗風情及特色文旅資源。
來源 | 北京旅遊網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