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在解決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緩解新市民、青年人住房困難的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已經駛入快車道。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的資料顯示,今年全國40個城市計劃新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93.6萬套,1月份至10月份已開工77萬套,佔全年計劃的82.2%。長沙、成都、青島、濟南、南京、武漢、寧波、南寧、杭州等十餘城市已完成年度計劃。
從各地近期明確的“十四五”時期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目標看,各地將切實增加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倪虹近日表示,保障性租賃住房是新發展階段住房保障工作的重中之重,各地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形成了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
多地公佈建設規劃
保障性租賃住房讓城市新市民、青年人看到了解決住房問題的希望。哪些城市將重點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未來又將有多少供應量?
之前,國務院辦公廳釋出《關於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的意見》,加快了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的步伐。各地確定“十四五”時期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目標和政策措施,制定年度計劃,並陸續向社會公佈。
浙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廳長項永丹說,以浙江省為例,未來將在11個設區市市區和26個縣(市)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按照人均11平方米、每套面積70平方米計算,浙江省確定了“十四五”期間建設籌集120萬套(間)保障性租賃住房的建設目標。
近期,各地相繼公佈了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規劃。據統計,“十四五”期間籌集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30萬套(間)以上的有廣州、上海、北京、深圳、重慶、杭州、西安、成都8個城市。
15萬套至30萬套(間)的有武漢、寧波、廈門、青島、鄭州、蘇州、天津、濟南、南京、合肥、福州、長沙、金華13個城市。10萬套(間)左右的有南寧、貴陽、溫州、嘉興、東莞、台州、洛陽、南昌、無錫、石家莊10個城市。
多渠道確保總量供給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住房保障司司長曹金彪介紹,保障性租賃住房透過完善土地支援政策,引導多主體投資、多渠道供給,有利於緩解大城市土地供給壓力。
集體土地成為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的來源之一。比如,北京市的兩個保障性租賃住房專案——成壽寺專案和有巢總部基地專案,都是利用集體土地建設。
不少企事業單位有相當數量的自有閒置土地,同時,企事業單位新就業職工的住房又比較困難。利用企事業單位自有閒置土地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主要面向單位新就業青年職工,能夠幫助他們解決階段性住房困難。比如,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利用自有土地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403套,解決教職工租房難及引進人才短期過渡問題。
產業園區是新市民、青年人集中工作的地方,對保障性租賃住房的需求量大。目前,很多城市將產業園區中工業專案配套用地面積佔比上限提高,提高部分主要用於建設宿舍型保障性租賃住房。比如,為滿足比亞迪在產業園內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的需求,西安市向比亞迪汽車有限公司發放《保障性租賃住房專案認定書》,允許拆除部分閒置低效廠房,騰出土地建設宿舍型保障性租賃住房12棟、4416套(間),解決上萬名職工的居住問題。
非居住存量房屋可用於改建保障性租賃住房。非居住存量房屋用作保障性租賃住房期間,不補繳土地價款,有利於降低保障性租賃住房的建設成本。比如,廈門市自7月至今已籌集23個存量非居住房屋改建專案,房源9400套(間)。
“充分利用土地支援政策,能夠引導村集體經濟組織、企事業單位、園區企業、住房租賃企業、房地產開發企業等積極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曹金彪說,“這些支援政策目的在於降低土地成本,使租金不高於市場租金,讓新市民、青年人能夠租得起。”
主要面向無房新市民
從各地出臺的保障性租賃住房實施辦法來看,保障性租賃住房堅持小戶型、低租金,以建築面積不超過70平方米的小戶型為主,且各地均明確主要面向無房新市民、青年人,不設收入線門檻。
一些城市對保障性租賃住房面積有更為具體的指導意見。如廈門市提出以30平方米至40平方米的小戶型為主;杭州市推出的藍領公寓主要解決物業、餐飲、保潔、保安等外來務工人員“租房難”問題,戶型設計以30平方米左右的小戶型為主;福州市規定主城區新建保障性租賃住房專案60平方米以下的佔90%。
一些城市對於保障性租賃住房的租金範圍以及每年的漲幅上限給出了具體要求。如上海市明確租金價格應在市場租金的90%以下,租金年漲幅最高不超5%;成都提出租金按照市場租金的75%至90%執行,年漲幅不超過5%;杭州要求藍領公寓租金價格不高於市場租金的70%;武漢市要求租金按不高於市場租賃住房租金的85%確定。
目前,各地申請保障性租賃住房的條件都是要求在當地無房。比如,杭州市藍領公寓主要面向基本公共服務行業外來務工人員,要求市區無房、有合法穩定就業;長沙市明確,承租人原則上應在轄區內無自有住房,不設收入線,由個人誠信申報。
不過,條件寬鬆不代表沒有門檻。倪虹表示,“要對保障性租賃住房加強監督管理,這類房子一定是符合條件的住房困難群體才能住,並且只租不賣。要守住這兩條底線,讓真正有需求的人得到保障,不能變味”。
來源:經濟日報
記者:亢 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