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炮作為“戰爭之神”的地位已經出現了晃動,尤其對於海軍來說。昔日所謂的“船堅炮利”變成了現在的“船薄炮少”。終歸其原因,主要是火炮的準頭、威力和距離都不如導彈。那麼在導彈誕生之前,海軍是如何增加火力精度的呢?
- 跟著感覺走
西方有很多電影都展現過風帆時代的炮戰,大家完全是憑藉上下好幾層的火炮,依靠數量來解決命中率的問題。
可是後來,軍艦不再單純依靠風帆,而是用上了蒸汽機,再後來還有了柴油機。與之相匹配的就是越來越厚的裝甲和越來越粗的炮管,鐵甲戰列艦出現了。
現代戰列艦的出現意味著海軍的交戰距離開始拉長,以前幾百米內可以解決的事非要在十幾公里外較量,那麼光依靠火炮數量來完成對話,很明顯是不現實的。
最初,瞄準的器具只有六分儀。
六分儀這玩意兒是測太陽與海平線夾角的,只能保證航行的大致方向。但用六分儀在炮戰中測量敵方軍艦的位置,很明顯是不現實的。就好比拿著兩根樹杈子當筷子夾菜,除了要練功夫之外,正常人都不會這麼幹。可能有些朋友不知道,在很多介紹甲午海戰的文章中都刻意強調過“定遠”艦首先開火,看得大家一頭霧水。
開第一炮就開第一炮唄,也扭轉不了失敗的結局。
其實率先開炮的背後故事是這次在5公里左右的開火,落點距離日艦目標只有100米左右。要知道,當時軍艦普遍交戰距離大部分處在1公里內。
刪去蒙的成分,說明當時“定遠”艦水兵的素質還是比較高的。
- 進入儀器時代
1893年,英國率先為軍艦研發了瞄準裝置——測距儀。測距儀就是一個帶鏡片的橫筒,直到現在炮兵還在用。這種儀器分為英制和德制,因為原理的不同也分為合像式與體視式。撇開繁雜的學術語言不說,簡單講英制的分像式就是兩個人用兩個觀察口,但對外只有一個鏡頭。兩個觀察口透過不斷調整角度,直至兩人看到的目標刻度重合。那麼根據角度和瞄準基線可以算出距離。不過兩名測距員除了需要刻苦訓練到步調一致之外,還要有對幾何立體的感知天賦。
德國的體視式就相對比較簡單,一個人使用雙目鏡透過操作遊標進行瞄準,一旦瞄準就可以根據遊標的引數算出距離,與現代使用的狙擊槍瞄準鏡類似。
體視式測距儀最大的優點就是反應速度快。一戰之前,除了德國,幾乎所有國家都跟風使用英制合像式測距儀;一戰之後,除了英國,所有國家都換裝了德國的體視式。
看來優秀就是王道。
- 機械計算機時代
測距儀的使用,讓鐵甲戰艦的交戰距離順利擴充套件到5公里以上。但測距儀過重依靠測距員,這需要靈巧的頭腦、果斷的判斷,以及眼力和經驗。
但是在激烈的交戰中,站在前端的測距員很容易被炮火照顧到,如果軍艦的測距員都無法參加戰鬥了,那麼這艘軍艦就徹底成為了瞎子。為了減少這些意外的人為因素,英國率先安裝了火控計算機。
此“計算機”並不是我們現在認為的計算機,而是一種古典式的機械計算機。透過機械或機電傳動手段轉動機械部件。雖然這玩意兒的應用領域並不大,但計算初始距離和距離變化率還是綽綽有餘的。
不過機械計算機最大的問題就是分體式的,無法順利整合。可能正是因為這個缺點,才促成科學家發明了電腦,也就是最初為了解決測算炮彈彈道問題的電子計算機。機械計算機主要分為兩大流派,一則是德雷爾體系。該體系是將所有分體式機械計算機整合到一起,期間需要大量人工來修正機械裝置所影響的各種誤差。
二則是坡倫體系。他減少了人工,將所有分體裝置整合到一個高度自動化的箱子裡,這也是現代計算機的雛形。不過沒有人工干預的結果就是資料產生的誤差會非常大,已經到了影響作戰的地步。因此,一戰期間英國皇家海軍毫不猶豫地拋棄了坡倫體系計算機。
不過隨著後來陀螺儀的成熟、液壓系統的發展、以及飛機的校射,大幅減少了機械部件產生的誤差對測算結果的影響,坡倫體系才一統江湖。
四、短暫的飛機校射
從20世紀20年代開始,戰列艦就開始配備飛機。彈射器產生之前,飛機還從炮塔頂部起飛過。到二戰前,飛機已經成為戰列艦的標配。
戰列艦攜帶的飛機主要用於偵察和校正準精度,但當時無法有效進行實時傳輸。在火炮射擊諸元已經可以自動化計算的同時,操作人員還需要將飛行員彙報的資料再進行轉換,非常浪費時間。
同樣浪費時間的還有飛機回收的問題。一般來說,回收一架飛機需要花費十幾分鍾,甚至幾十分鐘的時間。需要軍艦上專門的吊車進行吊裝。也就是說全艦都要等飛機回收之後才能開火,這在千鈞一髮的戰場上幾乎是無法接受的。
有人會說可以等炮戰結束了再收飛機啊。但這意味著期間出現任何意外,軍艦都沒有能力協助,等於放棄了飛機,還有飛機上的飛行員。
最終在航母徹底統治現代海戰格局後,戰列艦上的飛機被紛紛取消,全部分配到航母艦隊。由於該類飛機職能單一,因此只能幹一些偵察、搜救這類的打雜活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