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小夥伴,大家週末好啊!
這個週末上海晴空萬里,在冬天感受到了春天的溫暖。但是對於重倉中概互聯的投資人來說,卻是一個難熬的週末。
過去三週,中概網際網路經歷了一輪26%的大跌,其中阿里巴巴三週跌幅約35%。
相比於前兩週的陰跌,這周的大跌才是驚心動魄。
本週五夜晚,中概股又經歷了一輪血洗,一天內指數跌幅達8.45%,盤中一度逼近-10%,導致指數在一週內大跌14.51%,這是該指數18年建立以來的最大周跌幅。
大家可以看看我目前持有的中概互聯指數基金前十大持倉的漲跌盛況,值得歷史銘記的大跌。
本輪大跌的原因是什麼?
以下幾大利空,加大了投資者的恐慌心理。
1、阿里巴巴Q2財報的不及預期
前不久,阿里巴巴公告Q3財報,淨利潤同比暴跌39%,這是最近幾年以來阿里巴巴淨利潤暴跌最嚴重的一個季度財報,同時阿里巴巴的優勢板塊,零售板塊Q2的營收增長只有區區4%,超低速的增幅加大了投資者對於阿里巴巴的未來潛力看法,所以許多大型機構連續下調阿里巴巴的預期價格。
這週五,阿里巴巴再一次暴跌,而且暴跌幅度達到了8.23%,收盤後阿里巴巴的股價只有111.96美元,這個股價已經直接跌到了2015年時候了,也就是說再跌下去,阿里巴巴很可能會跌破發行價,屆時阿里巴巴就很尷尬了,畢竟2021年的阿里巴巴體量跟2014年的體量那可不是一個級別上的差距了。
作為中國過去二十年網際網路紅利的最大得利者之一的龍頭公司阿里,下跌的惡性迴圈以及業績的難以短期改善,都給投資者增加了諸多的不確定性。
2、滴滴啟動美股退市
週五一早,滴滴退出紐交所的重磅訊息就刷榜了。
而這也是週五晚上中概股暴跌的根本原因,看看這下跌的趨勢。
可以說整個板塊在暴跌,無一倖免。滴滴自身也暴跌了22%,滴滴距離上市以來的跌幅已經超過50%,也就是滴滴公司上市以來持續的暴跌,給投資者帶來了鉅額虧損,一旦退市,必須以發行價回購,這對滴滴將是一個巨大的壓力,畢竟滴滴也是虧損之王。
3,反壟斷仍在繼續
從去年限制資本的無序擴張開始,一系列針對網際網路平臺汽車的反壟斷調查都在進行中,尤其是針對阿里巴巴和騰訊,而社會輿論導向也在朝著相對負面的方向發展。
馬爸爸已經不再是大家親愛的馬爸爸,已經變成了無良的資本家。
而反壟斷不是一時的,將會長期存在。
政策的監管也嚇到了美國的投資者,前有教培行業的暴跌,後有滴滴的調查組進駐。
4,美國資本市場監管政策趨嚴
北京時間12月3日凌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宣佈透過法規修正案,最終確定了《外國公司問責法案》(HFCAA)的實施規則,相關政策即將進入實質性執行階段。
該法案要求,在美上市的外國公司必須向SEC提交檔案證明該公司不受外國政府擁有或掌控,並遵守美國上市公司會計師監督委員會(PCAOB)的審計標準。如在美上市的外國公司不按照美國監管機構的要求提供資訊,可能會被摘牌。
說白了,在美國上市的公司要變成一家透明公司,最重要的資料,人家想看隨時都能看,這對於一些涉及到國家安全方面的公司就特別的敏感,比如說:滴滴。
面對本輪大跌,我甚至有些興奮,沒有恐慌,沒有不安,只有喜悅和興奮。
這不是故作鎮定,也不是什麼“別人恐懼的時候要貪婪”的盲目自信,而是理性分析之後作出的選擇。
短期內波動甚至繼續下跌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對於不能長期持有的小夥伴,可以割肉暫且離場。
首先,從公司的基本面來分析。
這些公司的增長趨勢或者內部機制動力等並沒有發生根本性的改變,從做企業的長期股東和價值投資來看,這些企業仍然極具投資價值。
過去十幾年,網際網路行業的競爭是最激烈的,從普通員工的工作強度以及收入水平就可以看出來。所以,在這個競爭異常激烈的行業中,能去美股上市都是九死一生的剩者,這些也都是能活下去並且能持續奔跑的企業。
再者,我們從政策面來分析。
目前針對平臺公司的政策有一定的合理性,從對阿里巴巴的案例處理結果分析,更多的目的是劃出規則線,而不是打擊新工具的應用。
不只是在中國,歐洲和美國也都有反壟斷法懸在上市公司的頭上,但是這並不妨礙整個行業的良性發展。
另外,中美對抗會進一步加劇,國內的資本市場也在不斷改革,以適應企業的發展。中國的企業,最終歸宿還是在A股,但是港股會成為眾多中概股的跳板。
必須記住:要打敗美國巨頭網際網路公司還是要靠我們的巨頭,只有巨頭才能和巨頭PK,國家是要網際網路公司有序發展,而不是打死網際網路。
最後,我們再從價值的角度看看網際網路企業。
一個企業,或者一個行業,能否存在下去的前提,就是為社會創造價值。而網際網路企業對於社會的價值是有目共睹的。
網際網路企業本質上屬於第三產業它是建立在第一和第二產業的技術上的,是為了提高第一和第二產業的效率而誕生的一個行業,電商、打車、外賣等等,無一不是在提升整個社會的運轉效率。而我們社會上依然有許許多多的行業,需要網際網路來幫助其提高效率。
如何平衡效率與公平,是每一個政府在做重大決策時需要考慮的點。但是有一點是不可否認的,在高效工具和低效工具的長期演化中,我們再也回不到遍地馬車的時代了。
政策和競爭的大方向是不會變的,只是會稍微調整一下前進的速度。大眾的需求以及社會發展的需求才是這些企業最核心的原動力。
人類不變的需求是希望更容易的生活,更便利的交流,更有趣的娛樂,而這個“更”字是網際網路企業能夠提供給我們的。
“當汽車期待馬車的時候,勇敢者成為最早一批坐在汽車裡的人。當某一天汽車能起飛的時候,我們也不應該錯過。”
所以,對於目前持有的中概互聯基金,我仍然會堅定的長期(兩年以上)持有。好在現在的倉位比較低,還有子彈。
穩住,我們能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