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每年的11月,醫保談判引各方關注。面對同一件事,各方角度不同,可謂“橫看成嶺側成峰”,預估銷售額?投資熱點?股價變化?市場策略?今天,新醫保目錄公佈,塵埃落定。醫保,“醫”,醫生們又是如何看待醫保變化?這裡有一篇日記,記錄了方醫生工作中的點滴!
相關連結:2021國家醫保談判結果出爐!恆瑞、楊森、輝瑞成最大贏家
上午7點30分
腫瘤內科醫生辦公室
推開門,規培醫生嵩哥有氣無力的:“方老師,早!”嵩哥今年剛畢業,昨天值夜班,凌亂的頭髮,紅血絲的眼睛,看來晚上不太平。護士茜茜在吃早飯,給自己“盤點”工作:抽血、辦出院、置管護理……嗯,一切如常。
圖片來自:紀錄片《人間世》,配圖與文章具體內容無關
上午7點50分,門診
上午是我的門診,還有幾分鐘,刷一下朋友圈。哎,新醫保結果公佈了,和患者的溝通也要與時俱進。每年的11月份,醫保談判的那幾天,會引發各界討論……我,靜待結果而已!有人問:“你們醫生不關心嗎?”關心,但角度不同!
首先,作為一個普通的臨床一線醫生,這個藥能否進醫保、價格是多少,我並不能左右。其次,和藥企相比,醫保的變化對醫生自身並沒有太大影響。所以,我並不太關心談判的過程,我關心的是結果。醫生和患者一樣,面對的是疾病,結果決定了我有什麼樣的武器去對抗疾病,醫生是醫保結果的執行者。
圖片來自:紀錄片《人間世》,配圖與文章具體內容無關
早幾年,昂貴的抗腫瘤藥被納入醫保時,醫生群體中也曾出現過不同的聲音——醫保的意義在於“保基本,廣覆蓋”,抗腫瘤藥的進入,是否會壓縮普藥的報銷空間?醫保也是個複雜的經濟學問題,這方面我不懂。但是可以看到,國家在藥品價格方面也一直在努力,比如帶量採購、按病種付費等。
注:2021年新版醫保目錄中,除了抗腫瘤藥,罕見病藥也進入視野,尤其是之前廣受關注的脊髓性肌萎縮症(SMA)“天價藥”諾西那生鈉。
“醫保控費”是醫生們的必修課,醫院的處方系統會自動計算,如果處方量超過預設的數字,電腦會出現提示。國內不同地區的醫保政策有所差別,部分地區會提供額外的財政支援,抗腫瘤藥醫保支出可能會單算,至少我沒有收到過抗腫瘤藥處方量的“提示”。
上午9點30分,門診
亮叔如約而至。亮叔是本地農民,60多歲,守著家裡一畝三分地,過著平淡的日子。作為一個幾十年的老菸民,他有過無數次戒菸的心,卻均以失敗告終。去年12月,亮叔因咳痰帶血來看病,明確為肺癌晚期,建議他使用PD-1抑制劑。
去年PD-1抑制劑的肺癌適應症尚未納入醫保,即使進入藥企的贈藥專案,進口產品的年治療費用約20~30萬,國產10萬左右。亮叔想放棄免疫治療,說總要為活著的人多想想。家裡人不同意,正準備賣老房子的時候,2020年新的醫保目錄公佈,納入了國產PD-1抑制劑的肺癌一線適應症,醫保後的年自費支出下降至不到2萬,亮叔只需堅持3個月的自費即可享受醫保價格。
注:2020年醫保目錄中,4個國產PD-1抑制劑裡僅有卡瑞利珠單抗有肺癌適應症。最新公佈的2021年新版目錄中,信迪利單抗和替雷利珠單抗的肺癌適應症均被納入。
圖片來自:紀錄片《人間世》,配圖與文章具體內容無關
不幸中的萬幸,經過治療後他的肺部病灶明顯縮小,藥物副作用也不太嚴重。亮叔是個樂天派,說自己生病也生的正是時候,趕上藥品進醫保,治療沒受太大罪,得老天爺的眷顧,定要好好多活幾年,終於也成功戒菸。
第一次出院時,亮叔送了科裡醫生、護士每人一條五花肉和一盒土雞蛋(不好意思,收禮了),烹飪成了科裡接下來一週的談資。一來二去的,亮叔成了大家的朋友,除了定期複查和治療,還積極參加患者活動,和病友交流治療經驗。
圖片來自:紀錄片《人間世》,配圖與文章具體內容無關
中午12點30分,食堂
總算結束了門診,現在喝咖啡就和吃藥一樣,一天都不能停。吃飯間隙回一下微信,收到藥代小玉的留言,她所在的產品組進入了帶量採購,故這個組即將解散。小玉說已經找到了下家,但換了疾病領域,算是和我告個別。小玉負責A藥5年了,已經習慣了她的存在,產品特點、研究資料、用藥經驗、競品之間的對比等,小玉從基礎到臨床可以層層分析,還經常幫我查詢文獻。她也是名牌醫學院畢業,以“不能給母校丟臉”為原則,現在藥代的個人素質也層次不齊,小玉絕對是其中的佼佼者,我回復她:祝高升,有緣江湖再見。
下午1點,腫瘤內科醫生辦公室
總算回到病房,吃完飯犯困是正常的生理現象,稍微坐一會兒,還有成堆的病史要看。嵩哥還沒回家?“方老師,30床怕是要不行了。”嵩哥說。30床,就叫他阿強吧,滬漂,外表年齡比實際年齡大很多,其實只有50來歲,明確是EGFR陽性的晚期肺癌,可以用靶向藥。阿強說上海生活成本太高,醫保也在老家,就回去再治。用當今的標準,50多歲的年齡實在不大,我叮囑他回去一定要積極治療,他滿口說好。
“現在是什麼情況?怎麼就不行了呢?”我問。“30床回老家後,到底用沒用靶向藥,或者用了多久,他都含糊過去,也拿不出任何醫院報告,我都懷疑他根本沒治療,”嵩哥接著說:“這次入院大量胸水,整個人狀態很差,下床自己走幾步都困難,CT顯示有腦轉移,也不願意再做穿刺,說別浪費錢了。現在這個情況,就算讓他進臨床試驗身體也扛不住……哎,真的沒什麼辦法了。”
圖片來自:pixabay,配圖與文章具體內容無關
不對啊,一代EGFR靶向藥早就進醫保了,最便宜的每月負擔才幾百塊,沒用藥?才半年?前幾天不是做過穿刺再活檢了嗎?
“老方,醒醒了,30床的病理結果出來了,阿強要找你聊聊,”護士茜茜把我搖了起來:“咖啡看來還沒喝夠,再來一杯!”正說著,嵩哥走進辦公室,沒穿白大褂,一連打了好幾個哈欠:“回去睡了個午覺,繼續來補昨天夜班的病史。”……還好,只是做了個夢!
圖片來自:紀錄片《人間世》,配圖與文章具體內容無關
電腦裡看了阿強的病理結果,一代EGFR靶向藥用了13個月後進展,再次活檢明確耐藥突變,可以繼續用三代藥物。阿強看著瘦了些,精神都還好,他最關心的就是藥的價格。倒是他的女兒很堅定:“每個月一千多,又不是一萬多,好不容易堅持這麼久,這點錢家裡還出得起!”想起自己那個夢,我心裡還挺高興的。
注:三代EGFR靶向藥中,除了奧希替尼和阿美替尼,2021年新版醫保目錄還納入了伏美替尼!此外,二代EGFR靶向藥達可替尼也進入醫保。
下午5點30分,腫瘤內科醫生辦公室
會診、家屬談話、回看每天的檢查報告、整理病史,每天的工作都像一個重複鍵。準點下班基本是不可能的,明天還要給實習生講課,PPT還沒寫完,這些年腫瘤治療的進展太快了,覺得自己快趕不上潮流。嵩哥總算補完了病歷,他問我:“方老師,你說靶向藥、免疫藥都這麼貴,有的人可能就換來幾個月的生命,這到底值不值得?”
圖片來自:紀錄片《人間世》,配圖與文章具體內容無關
記得前年參加CSCO年會時,有一個藥物研發者向臨床專家提出同樣的問題。借用專家的觀點,再加上我自己的一些理解:“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就拿晚期胃癌來說,既往很長的一段時間,大部分患者的生存期只有10個月左右,如果有一種藥能延長4個月,那就相當於提高了40%的生存期。其實常說的一代、二代,從單抗到ADC,都是朝這個方向努力。醫保完美嗎?還不完美。但是醫保讓更多人有機會接受這些治療新藥。”
晚上7點
準備回家,“普普通通”的一天又過去了。現在的一種趨勢是醫藥融合,慢慢的可以看到在醫學會議中,除了藥企方,有越來越多藥物研發者、醫藥投資者的參與,他們透過臨床醫生了解更多實際的臨床需求,臨床醫生也可以獲取最新的在研藥物資訊、臨床專案合作等。
我這個年紀,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近十年,感覺醫藥的發展按下了加速鍵。醫生、患者、藥企代表、科研人員……來來去去,形成一幅醫藥版的“清明上河圖”。都在這個領域中,醫學最大的不同在哪裡?就拿醫保這件事來說吧,大家分別關心什麼?我覺得最大的不同在於醫生和患者一起賦予了藥物“人情味和溫度”。
圖片來自:紀錄片《人間世》,配圖與文章具體內容無關
注:本故事根據真實事件改編,文中均為化名,文中所涉及的用藥均不能代替醫生的診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