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真廉無廉名,立名者正所以為貪;大巧無巧術,用術者乃所以為拙。
【譯文】
真正廉潔的人並不一定樹立廉潔的名聲,那些為自己樹立名聲的人正是因為貪圖名聲;一個真正有大智慧的人不會去賣弄那些技巧,玩弄技巧的人正是為了掩飾自己的抽劣。
【精讀解析】
從前,一個書生因為像晉人車脆那樣借螢火夜讀,鄉里人都十分仰他的所作所為。一天早晨,有個人慕名而來想要親自拜訪他並向他求教一些問題。可是這位書生的家人告訴拜訪者,說書生不在家,已經出門了。
來拜訪的人十分不解地問:哪裡有人為學一個通宵在夜裡借火蟲的光讀書而清晨大好的時光不讀書卻去幹別的雜事?這不是為學的道理。”
家人如實地回答說:“沒有其他的原因,主要是因為要捕螢,所以一大早出去了,到黃昏的時候就會回來的。
這個故事讀來令人啼笑皆非。車胤夜讀是真用功、真求知,而這個虛偽書生的刻苦不過是一種的行為。“名”是有了,但很快會被遺忘。每個人都應該客觀地看待自己,做事情量力而行。
有一位武術大師隱居於山林中卻名揚在外。有個人千里迢迢來找他,想跟他學些武術方面的竅門。當他到達深山的時候,發現大師正從山谷裡挑水回來。他挑得不多,兩隻木桶裡水都沒有裝滿,按他的想象,大師應該能夠挑很大的桶,而且挑得滿滿的,便問
“大師,這是什麼道理?”
大師說:“挑水之道並不在於挑多,而在於挑得夠用。一味貪多,適得其反。水灑了,豈不是還得回頭重打一桶嗎?膝蓋破了,走路艱難,豈不是比剛才挑得還少嗎?”大師說著,就讓他看了看自己的木桶。原來,桶裡畫了一條線。
大師說:“這條線是底線,水絕對不能高於這條線,高於這條線就超過了自己的能力和需要。起初還需要畫一條線,挑的次數多了以後就不用看那條線了,可以提醒我們,凡事要盡力面為,也要量力而行。”憑感覺就知道是多是少。有這條線可以提醒我們、凡事盡力而為,也要量力而行。
世間常有不按自己的底線做事的人,他們表面風光,一旦做起事情來,就露出馬腳,讓別人笑話不說,還失去了別人的信任。所以才有“真廉無廉名,大巧無巧術”之言。當一個人不為完成件事面去做事時,往往能認識到自己的能力和處境,能更好地改變現狀,否則自己只能獨嘗惡果。
這個世界上有好名聲的人,在做事之前通常不知道自己的所作所為會贏得別人的讚譽,他們不過是依照自己的價值觀念、道德標準在做自己認為應該做的事罷了。其實,我們以赤子之身來此世界,當以赤子之心度此一生,此乃要留清白在人間之意。無聲名,亦無功利,便是莫大的聲名,莫大的的功利先哲說“至人至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