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條條與心臟猝死有關的新聞為大眾敲響警鐘。年初,僅25歲的《巴啦啦小魔仙》主演孫僑潞因心肌梗死不幸離世;近日,人民網報道稱河南輝縣一名高三學生也因心臟猝死離世。
猝死
所謂心臟性猝死(Sudden CardiacDeath,SCD),即因心率突然變化造成的一種突發性、無預期的自然死亡。心臟性猝死是世界重大公共衛生問題之一。據《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2019》(中國心血管病中心釋出)統計資料顯示,在我國,每年心臟性猝死者高達55萬人,相當於每天約有1500人因心臟性猝死離世。
日前,發表於《美國心臟協會雜誌》(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JAHA)的一項新研究表明,高糖、高油的不健康飲食習慣,可能會增加心臟性猝死風險。
在這項名為《Mediterranean Diet Score, Dietary Patterns, and Risk of Sudden Cardiac Death in the REGARDS Study》的研究中,研究者對美國“地中海式飲食”(Mediterranean Dietary Pattern)進行跟蹤評估,選取2.1萬名45歲及以上人群資料,評估他們每年消費110種不同食物的頻率、數量並每6個月隨訪1次心血管疾病事件。
在跟蹤近10年後,2.1萬名研究參與者中發生逾400例心臟性猝死,經常食用含糖飲料和富含脂肪、油炸加工食品的“南方風格飲食”(The Southern Dietary Pattern)與SCD風險呈正相關。在對照組中,“南方風格飲食”參與者的SCD風險比不太堅持此類飲食模式的參與者高46%;而偏愛蔬菜、水果、穀物等“beneficial”有益類食物的“地中海式飲食”參與者心臟猝死風險則比不堅持此類飲食模式的參與者低26%。
這項調查飲食模式與心臟猝死風險關係的研究一經公佈就引發各界關注。研究主要作者、美國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翰分校預防醫學部教授James M. Shikany表示,研究的結果表明“飲食是心臟猝死的可調節風險因素。”
飲料
而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心內科副主任郭繼鴻也在《中國迴圈雜誌》發文強調,就預防而言,猝死的危險因素如高血壓、肥胖、高血糖、高脂血症遠未控制。這些危險因素都與高糖飲食相關,因此,日常控糖、飲食減糖的重要性愈發凸顯。
《2021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統計顯示,含糖飲料和乳飲料是城市人群攝入“遊離糖”的主要來源,佔比達42%。因此,減少含糖飲料的消費、飲用,不失為飲食減糖的一大路徑。
目前,元氣森林等無糖飲料品牌用代糖赤蘚糖醇來生產無糖飲料,而赤蘚糖醇的品質也於近期得到國際期刊Wiley一項學術研究的肯定:赤蘚糖醇攝入對血糖、胰島素、胰高血糖素、胃動素或GIP釋放、血脂或尿酸濃度沒有影響。
當下,無糖飲料受消費者喜愛,“0糖、0脂、0卡”的無糖氣泡水等產品,將對大眾控制日常糖攝入量、確立健康飲食的消費新風尚有所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