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口溼地,是橫跨“東亞-澳大利西亞”和“環西太平洋”兩條候鳥遷徙線的重要“中轉站”、越冬地和繁殖地,被稱為“鳥類國際機場”。一群大天鵝伴隨皚皚白雪翔集,如天仙落凡塵。(孫勁松攝)
這裡是母親河入海的地方,這裡河海交匯、黃藍相擁、滄海桑田,這裡蒹葭蒼蒼、百舸爭流、萬鳥翔集,這裡是黃河三角洲溼地,在這塊15.3萬公頃的土地上,處處充滿生機活力與詩情畫意。
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黃河入海口兩側,是我國暖溫帶最廣闊、儲存最完整的溼地生態系統之一。其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為鳥類提供了理想的生長環境,是橫跨“東亞-澳大利西亞”和“環西太平洋”兩條候鳥遷徙路線的重要“中轉站”、越冬地和繁殖地,被稱為“鳥類國際機場”。
這裡鳥類資源豐富,珍稀瀕危鳥類眾多,目前有鳥類371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鳥類25種、國家二級保護鳥類65種。38種鳥類數量超過全球總量的1%,成為東方白鸛全球最大繁殖地、黑嘴鷗全球第二大繁殖地、白鶴全球第二大越冬地、我國丹頂鶴野外繁殖的最南界。
2005年,國家一級保護鳥類東方白鸛首次在自然保護區自然繁育,截至2021年繁殖雛鳥120巢324只,累計繁殖2278只。
2013年,國家一級保護鳥類黑嘴鷗開始在自然保護區內繁殖,已累計繁殖2278只雛鳥,2021年繁殖雛鳥120巢324只。
2020年3月,自然保護區內新發現了火烈鳥;2020年12月,發現了白鵜鶘;2021年8月,又發現了勺嘴鷸的身影。
黃河三角洲依河而長,向海而生,一年四季都可以觀賞、拍攝各種水鳥、林鳥。
春秋兩季是黃河三角洲最熱鬧、最美麗的時節,一南一北、往返遷徙的鳥兒都要在這裡中轉歇息,補充體能。這個時候以水鳥居多,鴨類、大雁、天鵝、各種鶴類在溼地形成遮天蔽日之勢,炫舞黃河口。
夏季,是這裡的留鳥的繁殖期,以林鳥居多,如中華攀雀、震旦鴉雀,近幾年又發現了漂亮的藍翡翠,成為觀鳥者和攝影人的熱寵。
冬季,以大天鵝、灰鶴、野鴨、大雁為主力軍的鳥類,伴隨皚皚白雪,在黃河口溼地翩翩起舞,展現無限活力。
隨著黃河三角洲生態的持續好轉,被譽為東營市市鳥的東方白鸛也由過去的遷徙鳥兒變成了留鳥。黃河口一年四季都可以看見東方白鸛,它們的活動範圍從保護區擴充套件到勝利油田生產區,成為當地人民喜愛並百般呵護的新夥伴。
(作者 孫勁松 編輯 王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