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常說“養好肝就是養好命”,沒得病的老百姓想預防,得了病的患者想康復,康復的人想避免復發。
因此,市面上各類打著“保肝”、“護肝”旗號的保健品層出不窮。47歲的王阿姨就曾是堅定的“追隨者”,每日十幾顆保肝藥比吃飯還準時,直至近日被確診為“藥物性肝損傷”,住進ICU。
據統計,2020年,我國肝病患者人數達到4.5億,肝病已對全民健康造成威脅。
如何讓自己擁有健康且強壯的肝臟?39健康網邀請到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器官移植中心副主任醫師趙強,為大家答疑解惑。
一、這些症狀,是肝臟發出的警報
眾所周知,肝臟是人體的化工廠,人體眾多蛋白質都是由它來合成的,它不僅是負責代謝的重要器官之一,而且具有排洩膽汁、解毒、合成凝血物質等功能。
如果肝臟出現問題,最常出現黃疸症狀,表現為鞏膜黃染,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眼白髮黃。除此之外,還會導致一些非特異性症狀,例如乏力、厭食、有厭油感等。
趙強醫生指出:“出現上述情況不代表一定是肝臟有問題,但仍建議到醫院做檢查。一旦出現有腹水、消化道出血、肝性腦病、腹壁有靜脈曲張的症狀時,則儘早去醫院做一些肝臟的相關檢查。”
那麼拿到健康體檢報告之後,如何看懂肝功能各項指標?
趙強醫生解釋,肝功能異常的指標中最常見為肝酶持續性升高,即谷丙轉氨酶或穀草轉氨酶升高為主。
此外,總膽紅素升高、白蛋白和前白蛋白降低、凝血酶原時間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延長,都是比較重要的指標,能側面反映出肝功能問題。
“當然,肝臟的功能是否出現異常,還需要結合一些影像學的手段,才能綜合去評判。”
二、什麼情況下,需要肝移植?
有些患者確診後會非常緊張,以為自己要做肝移植了,實際上並非如此。
“失代償期的肝硬化、肝癌和肝衰竭,是臨床做肝移植手術的三種常見適應症。”趙強醫生解答道,“特別是相對早期的肝癌。”
一般認為,符合米蘭標準或UCSF標準的肝癌病人適合進行肝移植手術。他解釋,UCSF的標準是指單個腫瘤直徑小於6.5cm;或是不超過3個腫瘤,每個腫瘤直徑小於4.5cm,沒有大血管侵犯、淋巴結轉移及肝外轉移。
這類患者術後可以取得非常好的預後效果,5年生存率能超過70%。但是,一旦肝癌發生遠處轉移,則無法進行肝移植手術。
調查資料顯示,60%的肝硬化患者和80%的肝癌患者都是由乙肝感染引起的。乙肝導致肝硬化,在肝硬化的基礎上形成肝癌,僅僅切除肝臟腫瘤部位,不能有效解決問題,後面還可能復發。
趙強醫生提到:“如果行肝移植手術,就能把整個患病的肝臟換成一個新的肝臟,其對腫瘤的復發,對乙肝、肝硬化引起的疾病,都能起到一個根治的作用。”
三、器官移植的新技術——無缺血肝移植
肝臟移植手術過程中,肝臟離體後遭受的缺血損傷,是影響肝臟移植預後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器官移植科學科帶頭人何曉順教授的帶領下,其團隊創立了一種最新的技術——無缺血肝臟移植,透過先進的手術技術以及器官儲存技術,使得肝臟在獲取、儲存以及植入的過程中供肝血流不中斷,從根本上避免了缺血性損傷。
趙強醫師介紹道:“這種技術相當於為肝移植患者移植了一個鮮活的器官,與以往冰凍的器官不同,這種技術能夠使術後的肝臟損傷更少,而且患者也能恢復得更快。”
四、保健品、中藥能養肝?2個方法才健康
“我曾經遇到過兩姐妹,姐姐因為吃護肝類的保健藥導致肝衰竭,做了肝移植手術,後來妹妹也是如此。”
趙強醫生分享了自己接診過的病例,對此表示惋惜。他告訴大家:“肝臟有很好的再生功能,即便被切除了1/3甚至1/2,它都可以很快長出來,稍微有一點點損害,它都可以自行修復,所以正常人不需要透過服用保健品來調理。”
趙強醫生認為,有些保健品或中藥的成分比較複雜,無法斷定哪一種成分會對肝臟產生不良影響,希望大家能夠慎重選擇。如果想要擁有健康的肝臟,他提供了幾個“妙招”。
1、飲食方面
控制好糖類、脂類的熱量,多吃蔬果,最好滴酒不沾。
“已經有大量的臨床資料證實,即使是少量的飲酒對人體都是有害的。”他強調,發黴變質、隔夜食物也會對肝臟有損害,儘可能不要食用。
2、運動方面
長期堅持每週2-3次的規律運動,對“養肝”有一定的幫助,但切忌突然長時間且高強度鍛鍊,這樣不僅無益,反而會對身體有害。
他還提醒:“腰圍大小和我們的脂肪肝是成正比的,所以平時發現腰圍較大時,要提高警惕。”
透過上述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有效“護肝養肝”,甚至可以逆轉輕度脂肪肝。趙強醫生在最後提醒,無論是否有肝臟基礎病,老百姓一定要定期體檢,一旦發現問題要立即處理。
本文指導專家:
趙強,醫學博士,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器官移植中心副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