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歲的父親,心思重得一如既往的讓我們這些兒孫難以接受和理解,每天他操心的擔心的想的問題,多年下來,都已經成了全家人壓在心上越來越重的石頭。
孫輩中,在外上大學的,一週不打電話,他就坐立不安,唯恐擔心會發生什麼事。已經工作了的,一週不聯絡,他同樣睡不著覺,唯恐工作出了什麼問題。
對於兒子來說也一樣,一週不打電話彙報一下各自的工作生活情況,就會讓他焦躁不安。
而對於幾千公里外的老家,即便他最後一位親兄弟在今年走了,即便他近五十年間也沒有回過幾次,即便那些遠的近的親戚不知道還保留有多少情義,不知道有多少人還記得他認識他,照樣不妨礙他在電話裡對那邊費心費神的操自己的心。
這算好的,讓我們更不能理解的是,就算他退休二十年了,他對於那些曾經的熟人同事以及這些年小區裡認識的林林總總的人,都抱有參與的熱情,並始終會因為他們生活中的瑣瑣碎碎,影響自己的情緒,並進而影響到家人。
外面的人對此什麼態度我們是不知道的,但孫輩們的態度我們卻都能理解,雖然我們也一再的告訴他們,這只是爺爺關心你們而已,但對於他們來說,這樣的關心持續久了,就難以接受了,畢竟對於雙方的經歷和認知來說,差得不只是一個鴻溝。
對於兒子們呢?哥哥的態度比較有代表性,他曾和我說過這個問題。如今任何工作都不易,都不輕鬆,尤其是政府部門,早就已經不再是早些年的狀態了,節假日更是如此。一天工作下來,事務繁雜,筋疲力盡,到了家根本就不再想說話。而對於父親來說,他卻想事無鉅細的瞭解你工作的每一個細節。次數一多,父親和兒子們的溝通,也成了死結。
父親生氣於我們的敷衍,我們給他說明的理由他卻難以接受,不以為然。兩代人三代人,兩個時代甚至三個時代的不對等,讓一家人至今都找不到互相都可以接受的相處方式。
這一切,既源於父親的性格,也源於他自身的經歷。從一個基層領導崗位退下來的他,天然就在溝通中,先入為主的帶著他的認知和經驗,喜歡指導,喜歡安排,喜歡他自己都沒感覺的控制,對於誰,他都不會懷疑自己的角度有問題,懷疑的擔心的永遠是別人,就算對於五十多歲的兒子,在他的概念裡,還是一切都嫩,一切都需要操心。
這不是說父親喜歡是非的問題,而是他無時無刻強烈表現出的自我。在這種自我中,他希望的生活是要能在他的把控下,按照他的方式執行。
這當然不可能,甚至已經到了某種極端的程度。可因此就能說父親不善良,沒有心胸嗎?也不能。
三個孫子孫女上大學的學費,都是父母親在承擔。
子女每家遇到什麼事,父母親都是全力投入和幫助。
更別提對於老家只要讓他知道的婚喪嫁娶。
退休後,小區老年活動場所遲遲批不下來資金,是父親自己墊付幾萬塊錢,把活動室先建了起來。
母親因病需要常喝駱駝奶,父親看到那家養殖農戶捉襟見肘,直接在連名字都叫不上來的情況下,借錢給他們去發展。
裡裡外外,凡此種種,比比皆是。
很難想象一個人身上,能集中如此大不同,然後並行維持幾十年。
說實話,我如此寫父親,在現在,早已經不是埋怨和難以理解了。對我來說,我更希望八十歲的老父親,能把這些心思多多少少的放下來一些,能讓自己的生活,能讓他和母親,每天過的輕鬆一些,能做一些改變,讓這個家,在他們今後不多的時間裡,親密起來,融洽起來,愉悅起來。
但不行啊,做了很多次努力,根本不行。
母親也幾次告訴我,算了吧,都這個年紀了,想改沒什麼可能了。對你爸來說,要改就是委屈他,這樣的話,對你爸就沒意義了。我們都忍忍吧,還能有多少年啊?
不能不心酸。在生死麵前,所有的情緒都失去了意義,更何況是自己的父母。
家人之間,在很多不自知的情況下,有誰,不是被寬容,被忍耐,被支撐,被成就著,走過一生?
我們,哪個人不是呢?
我們,放下過自己嗎?
我們,又何嘗能完整的看到過自己表現在他人面前的另一面呢?
初想,人生真的毫無意義。
再想,我們背後不也是有人撐著,支著,享受著自己的幸運嗎?
這一生,一個人,哪裡走的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