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播劇《歡樂頌》中的樊勝美是一個很仗義的“女漢子”,朋友和家人只要有需要,她就會挺身而出,拔刀相助。
她為不爭氣的哥哥買房子,養孩子,還替他們收拾賭博後丟下的爛攤子。
家人一點感激也沒有,覺得她做這些都是應該的。樊勝美為此很痛苦。
她痛苦的根源在於,自己為家人做得太多了,沒有把自己從原生家庭中抽離出來,也沒有從原生家庭責任的桎梏中逃脫出來。
說到底,是她和家人之間沒有界限感。
作家周國平說:一切交往都有不可超越的最後的界限,而一切麻煩和衝突都源於想要突破口這個界限。
景天在《生活需要界限感》這本書中這樣寫道:界限感就是管好自已的事,不干涉別人的事。
人和人相處要有界限感,無界限感,衝突和麻煩就會不斷襲擾你的生活。
人與有最好的相處就是要有界限感。
上個月,朋友小李添了兒子,天天高興得眉飛色舞。可沒過幾天,他就高興不起來了。
原來,他岳母為幫他們帶孩子,和他們小兩口住在了一起。
因為女兒生的是兒子,平時本就強勢的岳母,這下子更加揚眉吐氣了,講話和辦事兒都是頤指氣使。
今天嫌飯沒有營養,明天嫌環境太亂,還經常嫌棄小李不會帶孩子。
小李給岳母解釋不行,不解釋也不行。因為岳母要麼說是小李犟嘴,要麼說是小李嫌棄她。
小李感覺自己左也不是、右也不是。說得多了,怕媳婦會生氣,就一直強忍著。
小李為了讓岳母少點辛苦,也為了更科學地照顧媳婦,就請了月嫂。
沒想到,岳母又對月嫂橫挑鼻子豎挑眼。月嫂受不了岳母的挑剔,直接撂挑子不幹了。
小李忍無可忍向岳母提意見。岳母覺得小李不尊敬老人,是故意攆她走,一氣之下,摔門而去。
小李的妻子為此和他大吵了一架,抱著孩子也回孃家去了。
好好的一家子,就這樣被鬧得雞飛狗跳。小李的岳母沒有把握好親人之間的界限,亂插手女兒女婿一家的事情,讓高興事變成了煩心事。
有人說:如果沒有界限,關愛也會成為傷害。
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要彼此保持界限。互相關照又不互相打擾。不要奢望親密無間,那樣只會讓雙方都遍體鱗傷。
藤纏樹看上去很親密,其實藤的纏繞會讓樹枯萎以致死亡。
人和人也是如比,沒有界限感,總是攀附於對方,最後就會兩敗俱傷。
各自後退一步,有了界限,雙方都會感到舒服自在。關係自然就和諧了
雖然是家人,也應該互相尊重,互不侵犯,才能和平共處。
保持界限感,是親情和諧相處的最好的方法。
小S是臺灣著名的綜藝節目主持人。她的主持活潑靈動,很受觀眾的喜愛。
她有個特點,就是愛和嘉賓開玩笑。這個特點讓她圈粉無數,也讓她失去了不少朋友。
小S有個閨蜜叫阿雅,兩個人非常要好,無話不說。小S經常把阿雅的隱私拿到節目中當笑料來增加節目效果。
阿雅覺得小S有些過分,暗示她不要這樣做,小S卻不以為然。阿雅很生氣,覺得小S不尊重自已,從此兩個閨蜜慢慢疏遠了。
有一次,小S給吳青峰頒獎,當著觀眾們的面叫他鋒姐。這一下子惹惱了吳青峰粉絲,他們紛紛在網上對小S進行聲討。
小s在巨大的壓力下只好公開道歉。
後來,吳青峰出頭平息了這件事。但他說:“我最討厭有人在公共場合管我叫鋒姐,我是個男的,怎麼能這麼叫。”
小S之所以被朋友們疏遠,就是因為她沒有把握好朋友之間的界限感。
朋友之間所謂的親密無間,只是在互不打擾的前提下。一旦有人越界,就會傷害到對方的獨立與自尊。
查理士說:朋友間保持一定的界限,才使友誼永存。這樣才不會有親近過後陌生的不安,也不會有深交後患得患失的惶恐。
朋友再好,也是獨立的個體。國與國之間要有國界,人與人之間也要有邊界。
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私密空間,你佔據了別人的空間,就會使朋友感到窒息。
熱情過了頭,就會灼傷朋友,到最後他只能選擇離你而去,再好的朋友沒有界限感也會變成陌生人。
親密地保持距離,這是朋友間最恰當的交際方式,圈子不同,不能強融,想跟別人愉快地做朋友,就不能強人所難。
朋友之間只有互相懂得適可而止,友誼之樹才會長青。
朋友小麗畢業後到一個企業當文書。有個同事張姐對她很熱情,這讓初來乍到的小麗,感覺非常溫暖。
小麗把張姐當成了知心大姐姐,不管是工作上還是生活上,遇到了不開心的事,她都會向張姐傾訴。
她內心感激張姐,在和張姐搭夥工作的時候,總是搶著幹。
沒過多久,小麗覺得領導對她的態度不再像以前那樣熱情,許多重要的工作也不再交代給她去做。
小麗很納悶,領導的態度怎麼會來了一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呢?
後來,從一個同事口中得知,是張姐把自己生小孩的事告訴了領導,領導覺得會影響工作,就故意冷落她,逼她離職。
原來,讓張姐認為小麗是想取代她組長的位置,故意表現的熱情。這讓張姐感到了危機。
有人說:對同事要不推不迎,禮尚往來。
同事之間既是工作夥伴關係,又是工作上的競爭物件。把感情和工作分清楚,才是同事間最好的相處方式。
小麗犯的錯就是和張姐靠得太近,把工作夥伴關係當成了親密朋友關係。張姐表面親熱,心裡卻充滿了嫉妒和猜忌。
同事之間有利害衝突,相處的時候更應該有界限感。不然就會傷害彼此的關係,以至於影響到自己的工作和前程。
動物都有領地意識,它們會用尿液或體味標註自己的領地範圍,用氣味告誡那些入侵者,趕緊離開。
同事之間,也要有這種領地意識。保持適當的界限,能讓同事之間感到舒服自在。既利於搞好關係,對自己的工作也會大有幫助。
對同事既不阿諛奉承,也不冷若冰霜,若即若離,只有把握好這個度,同事之間的關係才會成為事業的助燃劑。
對同事有界限感是使事業順遂的保障。
有界限感,不是彼此漠不關心,不是彼此防著對方。相反有界限感,是彼此之間互相尊重,互相珍惜。
人和人的相處,是一門學問,要處理好,真心不容易。
界限感太強,關係就淡了;沒有界限感,恩怨就來了。
人生就像一把尺子,要有度。感情像國界,最好不要逾越。
人和人相處,一定要把握好界限感,關係再好,也不要干涉他的生活,否則到最後也只能漸行漸遠。
于丹說:人與人最好的關係,就是既刺不到對方,又能互相取暖。
界限感是對人的一種尊重,這種尊重就是在最親近的人之間也應該保持。
人與人的交往要有分寸,給雙方留有餘地,就像禪宗裡面講的“花未開月未圓”。
剛剛好,才是人與人之間最美好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