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標 收聽朗讀音訊
文/梔子花開
哪些行為是高情商的表現?網上有一個高贊回答是:出言有尺,評價有度。
說話有分寸,評價有尺度,不知不評,知不亂評,這是做人的智慧與剋制,也是一個人處事最基本的修養與原則。
子曰:“所信者目也,而目猶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猶不足恃。”人都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自己所經歷的眼前的事情,但有時看到的不一定是全面的。
一名年輕的旅者在河邊看到一位老婆婆正在為渡河而犯愁。
已是精疲力盡的旅者用盡渾身力氣,揹著婆婆渡過了河。而過河之後,婆婆一句客氣話都沒有說,就匆匆走開了。
旅者納悶,好心幫忙,卻連一聲謝謝都沒有得到,沒辦法,只好繼續往前趕路。
過了一會兒,一個年輕人騎馬追上了他。將自己所乘之馬和一大包袱乾糧送給旅者,旅者不解其意,忙問年輕人緣由。
原來,年輕人是那位婆婆的孫子,而婆婆有語言障礙,不能很好地表達,之所以匆匆走開,就是為了早點回家讓家人前來答謝旅者。
很多時候,我們不必急著要生活給予出所有的答案,有時只需要我們拿出耐心稍微等一等。即便我們向空谷喊話,也要等一會兒,才會聽見那綿長的回應。
現實的真相始終都在,有時只是我們暫時沒看見。這些時候,我們只需要以一個豁達的心態來對待,做到無愧於心,踏踏實實做好應該做的事情就足夠了。
若心量太小,一件雞毛蒜皮的小事都會激起心中浪花,讓自己煩躁。而若心量大了,面對再大的挫折也能心平氣和地面對,坦然對待。豁達之人,不問未來。
即便面對的是真相,不同的人,給出的評價也會不同。因為站在自己的立場去觀察,所看見的可能只是表象而已。
《莊子》裡有個故事。
鵬要飛往萬里之外的南海,蟬和學鳩嘲笑它:“我們盡力而飛,有時碰到樹枝,有時飛不上去,那就回到地面。你卻要飛到南海,究竟為何?”
燕雀焉知鴻鵠之志,這是認知不足造成的。
正是因為認知受限,所以才有晉惠帝“何不食肉糜?”的疑問,以及乞丐“皇帝都吃饅頭蘸糖”的猜想。
每個人的評價都是一面鏡子,映出的是自己的認知水平和真實想法,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萊特。這就是心理學上所說的“投射效應”。
生活中沒有那麼多理所當然,不要總站在自己的角度,以自己的眼光和認知去評價別人。
作家李尚龍說:“我們是人類,卻不一定都是一類人。”你有你灑滿陽光的康莊道,我有我一線月光的獨木橋。你在遊輪上欣賞大海,“波濤洶湧,煞是壯觀”;我在大海里抱著浮木漂游,為了生存提心吊膽,拼盡全力。而你,卻驚訝我為什麼無心看風景?
做一個寬厚成熟的人,在守好自己底線的基礎上,學會換位思考,包容不同,不隨意評人,這是為人處世的智慧,也是做人最基本的修養。
情商越高的人,越愛惜自己的羽毛,懂得尊重和理解別人,懂得把握分寸,有自己的做人原則。
他們走過更長的路,爬過更高的山,蹚過更寬的河,見過更大的世面,有著更深刻的思考和反省。所以,他們從來不會輕易評人,更多的是溫柔寬和。即便必須作出評價,也會相當謹慎,注意措辭。
亦舒說,一個成熟的人往往會發覺到,自己可以責怪的人越來越少,人人都有他的難處。
智慧的人不會隨意評人,而是接納不同,尊重差異。
閒談莫論人非,靜坐常思己過。不要隨意評價他人,這是一個人最好的善良,更是情商高的體現。
主播:李一凡
《民生週刊》實習生
文章來源:書報文摘(ID:shubaowenzhai)
作者:梔子花開,偶爾浪漫,大多現實,對文字極度熱愛的務實者。
出品:民生週刊(ID:msweekly)新媒體編輯部
“人民名品”
瞭解不一樣的“人民”國貨,打造非凡的民生“名品”。
“民生週刊”
人民日報社主管主辦 ,中國唯一專注民生的新聞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