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藍色字關注“中央廣電總檯中國之聲”
“我的父親任泰祥是一位生於延安、長於延安的基層共產黨員。父親也是一名護林員,和林子打了40多年的交道,給我們三兄弟取名建林、育林、成林,希望我們護好這片林子。我護林大半輩子了,要問我什麼是延安精神,那就是不怕吃苦、艱苦奮鬥的精神。這種精神我父親做到了,我覺得我也學著他做到了,希望我的下一代都能做到。”任育林如是說。
黃土地“長出”的延安精神
一大早,在陝西延安橋北國有林管理局藥埠頭林場神靈寺管護站,55歲的任育林揹著水壺和乾糧,帶上一把鐵鍬,開始了巡山工作。他時不時剷草開路,又時不時觀察油松樹皮的紋理和樹葉的顏色,判斷樹的健康狀況。任育林說,巡山的時候遇蛇是常見的事,還有野豬、豹子等等野生動物,所以要格外小心。
任育林仔細檢視樹皮的外觀,據此判斷樹木健康狀況(受訪者供圖)
任育林祖祖輩輩生活在延安,已經過世的父親任泰祥,生前是一名與林子打交道40多年的林業工人。
1936年,任泰祥出生在延安這片黃土地的時候,三大主力紅軍勝利會師。第二年,中共中央機關遷駐延安。那時的陝甘寧邊區,面對日軍和國民黨反動派的經濟封鎖,物資嚴重匱乏。“我父親說起小時候,肚子吃不飽,糧食不夠,日子過得苦。”任育林回憶道。
為發展經濟、克服困難,黨中央發動了轟轟烈烈的大生產運動。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硬是做到了自給自足,也由此催生了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延安精神。
旁觀著揮舞鋤頭向土地要糧食的父親,這種黃土地裡“長出”的精神,也潤物細無聲般滋養著年幼的任泰祥,流淌進他的血液。
任育林常聽父親任泰祥回憶起過去:“那時候發動一切力量,大家齊上陣,種田、紡線、養豬等,大家那股勁兒了不起。沒有條件創造條件,這就是咱們延安精神。”
父親在筆記本上畫滿了植樹圖
當時延安的森林覆蓋率僅有10%左右。17歲那年,任泰祥成為一名林業工人,面對的是匱乏的植樹造林專業知識和缺少樹苗的不利條件。
任育林的父親任泰祥(一排右一)年輕時和同事們合影(總檯央廣記者李昊攝)
哪個山頭的土質適合種哪種樹、栽種樹木的地形如何,帶著這些問題,任泰祥騎著一輛腳踏車,帶著一盞煤油燈走遍了一座又一座山,寫滿了一本又一本植樹工作筆記。他和同事們反覆探索提高成活率的辦法,終於,2000多畝的荒山上長滿了小樹苗。
“我覺得我父親就是有一股勁兒。”任育林稱,“以前大家憑著這股勁兒墾荒打糧食,吃飽了飯,我父親也憑著這種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一定要把樹栽活。”
“建林、育林、成林”來接班
父輩們這股勁兒和對林子的熱愛,潛移默化感染著下一代。任育林三兄弟,在任泰祥退休後接過了父親的班。建林、育林、成林,是任泰祥為他們取的名字,寄託著任泰祥樸實的心願。三兄弟長大後都成了護林人,每天要走十多公里山路,到汽車不能到達的深山裡巡查,最長在山裡待過三天,餓了就啃口乾糧,夜裡就倚樹而眠。
任育林一家合影,三排右一:任成林;三排右四、五:任建林、任育林(總檯央廣記者李昊攝)
任育林說,當年的10月到第二年的5月是防火期。防火期是他最忙的時候,特別是臘月,巡山一圈最長時間要三天。自己經常巡山,破壞林木的人和行為就少。
第三代守林人:換一種方式護林
任育林的侄子任強也加入到守林的隊伍。今年27歲的任強以森林消防員的身份,守著爺爺那輩栽下的樹,護著父輩們巡查的那片林。
沒經歷過爺爺那個年代風沙漫天的艱難歲月,任強只知道,眼前的光景是從爺爺那代人艱苦奮鬥得來的,自己也必須得守護好,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擔當。
如今的延安:生態有“被子”,農民有“票子”
2013年,延安率先在全國實施了新一輪退耕還林,結合當地主導產業發展,大力栽植山地蘋果、櫻桃、山杏等經濟林,既滿足了生態有“被子”,也實現了農民有“票子”。
放眼整個陝西大地,截至去年,陝西省植被覆蓋度超過73%,其中陝北退耕還林區和風沙區的增量最為顯著。大家齊心協力讓綠色版圖向北推移了400公里,曾經黃沙漫天,如今已是天朗氣清。
“熟悉林子就像熟悉家人”
任育林說自己有個習慣,早上從來不睡懶覺,起來到山上轉轉,山上空氣好。他知道哪片林子的哪些樹是當年父親栽的,熟悉它們就像熟悉家人。
在任育林眼裡,這些在艱辛條件下紮根生存的樹和艱苦奮鬥的延安人民一樣了不起。
“沒有艱苦奮鬥、自力更生的延安精神,就不會有現在這漫山遍野的翠綠。這裡90%的樹是我父親那輩人栽的,現在都長成林了。我栽的樹現在也有個三四米高了。前輩栽樹後輩乘涼,我現在親身體會了。”任育林表示。
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以“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大無畏氣概,書寫了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上最恢宏的史詩。
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在長期奮鬥中構建起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錘鍊出鮮明的政治品格。
牢記初心使命,回望精神譜系,賡續精神血脈,開創美好未來;總檯央廣中國之聲推出系列報道《追尋》,追尋一代代“趕考者”的精神密碼,聆聽新時代“趕考者”接續奮鬥的心聲。
▌本文來源:中央廣電總檯中國之聲(ID:zgzs001)
監製/高巖
策劃/劉欽 審稿/欒紅 肖源
記者/李昊 劉濤
製作/李昊 播音/林溪
新媒體/王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