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猛熱襲來
你是否也為古人擔心過
炎炎夏日沒冰箱沒空調咋熬啊
其實,在有限的條件下
古人也能打造出綠色的清涼生活
相信看完本文
你會驚歎老祖宗們擊退暑熱的智慧
有的人可能會問
古代沒有汽車尾氣,沒有溫室效應
那時候的夏季熱嗎?
中國近代氣象學家、地理學家竺可楨先生
曾考證過中國近五千年的氣候變遷
認為中國曾經歷了“四寒四暖”的變化
大約仰韶文化晚期、先秦至西漢時期、
隋唐、宋末元初
均是歷史上的溫暖期
那個時候的夏天比現代還要熱
所謂“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腸”
但古人也不會束手以待
無論是吃的、用的還是住的
古代消暑的花樣真不少
深井冰
對抗熱的是寒
古代常見最寒涼之物大概就是冰了
所以古人想盡辦法
也要在夏天喝上冰鎮冷飲
早在先秦時期
人們便會在冬天挖冰塊儲存在地窖中
以備熱夏使用
周代執掌冰權的叫“凌人”
專門掌管採冰、儲冰和用冰
當時藏冰的冰室被稱為“凌陰”
可以一直把冬冰儲存到夏天
盛冰的銅器儲物箱則稱“冰鑑”
算是古代的冰箱
唐以前的冰堪比奢侈品
達官貴人才用得起
唐之後才大為改觀
出現了“冰商”、“藏冰戶”
宋代的冰政甚至和馬政、鹽政、茶政一起
並列為國家大事
◎ 中國曆代都有官方建造冰窖避暑的傳統,在北京北海陟山門附近,就保留著中國最古老的雪池冰窖。該冰窖建於明萬曆年間,明清兩朝專供宮廷御用,為諸冰窖之冠,冰窖為半地下建築,內部為特製窖磚壘砌而成,為隔熱保溫,牆體和拱頂與屋瓦間填有很厚的夯土。據估計,當年冰窖的儲冰容量超過2000立方米。如今站在窖口,仍能感覺到森森的寒意。(攝影/尹亞飛,圖自《中華遺產》2013年7月)
冰有各種用途,其中之一是做冰飲、冰食
宋代是個冷食大爆發的年代
人們把果汁、藥茶、牛奶、冰塊
混合在一起調製
誕生了各種口味的冰品
北宋汴京的“冰糖冰雪冷元子”
南宋臨安的“雪泡豆兒水”、“雪泡梅花酒”……
這簡直是有史以來
中國人過得最美味的冰涼之夏
如果家裡用不起冰的怎麼辦?
百姓家裡都有井
冷的來源可以是水井,越深的井越好
製冷和保鮮都可以使用“井藏法”
一隻沙甜的大西瓜,放進網兜
用一根長繩繫上
拋入冰涼的井水中鎮上半日,打撈上來
和從冰箱裡拿出來的一樣爽
◎ “銅碗聲聲街裡喚,一甌冰水和梅湯”小商小販們拿著一對小銅碗,敲得錚錚有聲,走街串巷的同時,還不忘吆喝。冰桶裡鎮著的,是前一晚熬得的酸梅湯。古詩《都門竹枝詞》再現了清代老北京酸梅湯暢銷的情景。(攝影 / 時陽,圖自《博物》2011年8月)
涼友招清風
樹陰下手拿圓圓蒲扇乘涼的老人
是現在南方各地街頭巷尾的一景
這種揮就間帶來絲絲涼風的扇子
已經有數幾千年的歷史了
蒲扇是團扇的一種
團扇是中國扇子較早的本土樣式之一
起源於先秦兩漢,流行於唐宋時期
因為大部分是圓的,所以被稱為團扇
但也有六角形、八角形、
腰鼓狀、芭蕉葉等款式
一般百姓用的是蒲草或細竹絲、龍鬚草編成
價廉而實用
清人王廷鼎在《杖扇新錄》中說:“(團扇)近世通用素絹,兩面繃之,或泥金、瓷青、湖色,有月圓、腰圓、六角諸式,皆倩名人書畫,柄用梅烙、湘妃、棕竹,亦有洋漆、象牙之類。”圖中這一組造型別致的團扇,皆為清乾隆年間的宮廷用物,體現了當時製作團扇的最高水準。典雅雋秀的圖案和用色,在緙絲、貼花、描金等工藝的襯托下,於盈尺之間,盡顯溫柔。(攝影/動脈影,圖自《中華遺產》2016年8月)
相對於團扇柔美婉轉的氣質
北宋末年才傳入中國的摺扇
則更多一種瀟灑
雖是舶來品,摺扇卻後來居上
成為明清以後最主要的扇子樣式
摺扇潮流是明成祖引領的
永樂年間,高麗摺扇大量進貢
明成祖在摺扇扇面上書寫各種格言
賞賜給群臣
上有所好,下必效焉
方便攜帶、可書可畫的摺扇自此在民間流行
而且久盛不衰,成為高雅的象徵
從古到今,無數名家在摺扇上留下的墨香
已成為中華藝術的絕品
此扇為清乾嘉時畫家鐵舟所作水墨沒骨梅花扇面,正面為鐵舟行草書法。(攝影/馬宏傑,圖自《中華遺產》2008年6月)
更輕!更薄!更透!
對古人來說
夏之絢爛,不止在繁花翠葉
更在人們周身籠罩著
古人的夏衣主要有葛、麻、紗、羅
如煙似霧,透氣輕薄
有些甚至可以看到紗下的衣物
“冬日麑裘,夏日葛衣”
葛,是中國人最早使用的天然纖維織物
其纖維可用以織紗,是最清透涼爽的材料
自先秦起,中國人就開始依靠葛布度夏
“葛”幾乎成為夏服的代名詞
三國時代,東吳的細葛很有名
曹丕很喜歡,稱其為江東葛
這種細葛在他的描述中“白如玉華,輕譬蟬翼”
他甚至遣使向孫權要細葛
被東吳的大臣認為是無禮的行為
差點釀成外交事故
瀏陽夏布的原料為苧麻,是提取苧麻的植物纖維而生產的織物。瀏陽夏布柔軟輕薄,透氣性良好,因而適合製作夏日衣物。因其成品精細,工序繁瑣而十分珍惜,譚嗣同在《瀏陽麻利志》中稱“這種夏布雖本縣人亦不易求得”。(攝影/曹有濤,圖自《中華遺產》2016年8月)
“夏服亦無多,蕉紗三五事”
除了葛以外,許多植物纖維織成的面料
也都適合在極暑時使用
包括像苧麻織成的夏布,芭蕉皮織成的蕉紗
竹皮、木芙蓉皮纖維織成的竹布、芙蓉紗等等
也都能達到極薄透涼爽的效果
若將植物纖維與蠶絲混紡,則更加輕透柔軟
《清異錄》中提到
五代北宋江西臨川、上饒
“用純絲、蕉骨相兼捻織”
把芭蕉莖絲與蠶絲相捻織成輕紗
“夏月衣之,輕涼適體”,稱之為“醒骨紗”
做成外套是“太清氅”,貼身短衣則叫“小太清”
舊時文士官員的夏季愛物——竹衫,以細小竹管制成,呈方網狀,因而透氣性好。竹衫是貼身穿著,再穿外衣,這樣,汗漬就不會弄髒衣服,也不會有粘在身上的尷尬。圖中的竹衫現收藏於大都會博物館藏。(供圖/揚眉,圖自《中華遺產》2016年8月)
睡覺抱個“竹夫人”
炎炎夏夜,無心睡眠
沒空調的話怎樣才能睡個好覺呢
“鞏人作枕堅且青,故人贈我消炎蒸”
枕一方瓷枕,睡一床竹蓆
置一張涼榻,抱一個竹夫人
足以消暑去燥,得一夜安眠
古時候中醫認為:“聖人寒頭暖足”
也就是說夏季可以給頭部做適當的降溫
所以古人不遺餘力地製作各種涼枕
那麼,夏天睡哪種枕最舒適
北宋宰相王安石
有一套自己的“選枕度夏經驗談”
他最中意的度夏瓷枕
是瓷枕中造型最為樸素的
四面束腰大方枕
“夏日晝睡,方枕為佳”
他經常向別人推薦這種方枕
因為這種枕頭枕熱一面後
可以翻過來枕其他涼的面
別的枕頭卻只有一面可以用
這個秘方後來被南宋詩人楊萬里學到手
他在詩中寫:
“竹床移遍兩頭冷,瓦枕翻來四面涼”
(瓦枕就是瓷枕的代稱)
(圖自《中華遺產》2016年8月)
有了涼快的枕頭
還得有涼快的藤床竹簟(竹蓆)
才能睡得更清涼
竹簟最重要的產地在湖北蘄[qí]州
此地盛產的蘄竹
色澤瑩潤,竹篾輕軟,最適合為簟
唐宋許多詩人提到蘄州
都會盛讚此地產的竹簟
韓愈就曾收到好友鄭群送的一席竹簟
黃金般的光澤令他欣喜不已
還和全家人一同欣賞
“攜來當晝不得臥,一府傳看黃琉璃”
此後,黃琉璃就成了竹簟的代稱
還有一種用竹製成的避暑神器
——竹夫人
其做法或用竹條編成長籠
或用中空的整段毛竹,周圍開孔通風
放置於床笫之間,擁於懷中,無比清涼
古人之所以給它取了竹夫人這樣的雅號
大概覺得它陪床伴枕如夫人一般
也是和冬季使用的湯婆子相映成趣
(圖自《中華遺產》2016年8月)
古代機械“空調房”
古人各種避暑方式中
建築的科技含量當居最高
中國宮室講究屋簷的設計
冬夏兩季,太陽照射下來的角度不同
於是古人就巧妙地利用出簷的長度
來控制太陽光的入屋量
從而達到冬暖夏涼的效果
這是中國建築最樸素的避暑道理
但古人的建築智慧遠不止於此
唐朝正值歷史上的溫暖期,氣候炎熱
帝王大臣們各出奇招避暑
唐玄宗就興蓋了一座避暑涼殿
“四隅積水成簾飛灑,座內含凍”
御座後有“水激扇車,風獵衣襟”
涼殿之中,不僅有飛灑而下的水簾
還有扇車帶來的習習涼風
著實是避暑的佳境
不過涼殿未必靠山有泉
這水又是如何出現在屋頂的呢
關鍵在於依靠水力推動的水車
將水引提到宮殿屋簷的高處
再分流使之飛灑而下,形成人造雨簾
同時,機械引導著一部分水流激盪扇輪
運轉生風,帶動水氣與涼氣遍周殿內
於是寒涼頓生,且日夜不息
正如唐人鄭谷所說:“水車新入夜添寒”
◎ 水車宮殿沒有保留到今天,我們只能按照歷史記載畫出它大概的示意圖:一座唐代宮殿跨河流而建,在宮殿的後坡,一座巨大的水車,源源不斷地把河水車上殿頂,從而達到降溫的目的。(圖自《博物》2008年7月,繪圖/王鵬)
空調尚且需要電力,並排散熱氣
涼殿只憑水力的機械作用就可以生寒散涼
其中的智慧怎不讓人擊案稱絕
不過,唐玄宗的涼殿曾被諫奢侈
想必會大量消耗金錢
或者是因為這個緣故
涼殿這種高科技建築最終成了謎一樣的曇花
後世史志中,再難覓得蹤影
◎ 圖中是傳為宋人李嵩所作的《水殿招涼圖》。為了避暑,歷代帝王多在臨水之地建造通透的宮殿,藉助水氣獲取清涼。(圖自《中華遺產》2013年7月)
消暑在別處
古代帝王財力雄厚,威權四方
所以他們常會在首都附近修建離宮別苑
以供享樂遊玩
其中一些更是專為避暑度假而建的行宮
如漢武帝在甘泉山建造的“夏宮”甘泉宮
唐太宗將隋朝仁壽宮
修復擴建為避暑之用的九成宮
清朝皇帝夏天避暑及處理政務的夏宮
——承德避暑山莊
……
而官宦、富商與文士墨客
雖然沒有離宮可供避暑
但他們中的富有者在酷暑時節會選擇
林木蔭鬱、風景優美的山間建造別墅暫居
湖區佈局借鑑了西湖的格局
攝影/龍萍
(圖自《中國國家地理》2012年1月)
沒錢修別墅的普通老百姓咋辦呢
生活在宋元之交的陸泳曾經廣泛蒐集
江南地區關於天氣和物候的田家諺語
並編匯成書,題名《吳下田家志》
在這部書中的“夏日九九歌”
記錄了古人如何度夏的生活百態
其中有一句
“六九五十四,乘涼大佛寺”
可見那時候老百姓們乘涼多會去寺廟
“天下名山僧佔多”
寺廟古剎多坐落在山林之間
綠樹成蔭,空氣清新
因而成為了人們在三伏天裡避暑的好去處
老人和孩子在乘涼
攝影/馮木波
(圖自《中國國家地理》2016年11月)
著輕紗,品香茗
搖摺扇,臥涼枕
……
夏時起居,別樣風景
竹間簷下,聽風展卷
有此閒心雅趣,方得涼意滿懷
享造物之妙,懷恬淡之心
清涼一夏,更是詩意一夏
想了解更多古人的夏日生活嗎
讓中國國家地理為你深度解讀吧
點選封面圖檢視、購買雜誌電子版
以下8期 每滿88減8
限時活動截止至
8月2日24:00
《中國國家地理》2005年01期
- 舌尖上的苦旅
《中華遺產》2018年01期
- 夏至面 | 面面俱到,才算夏天
- 大暑 | 消暑必備燒仙草
《中華遺產》2017年11期
- 百變衣“衫”
- 唐人愛半臂
《中華遺產》2016年08期
- 葛藤與珍珠
- 花香暑氣清
- 苦夏與美膳
- 枕蓆:半夜涼初透
《中華遺產》2013年07期
- 清涼的智慧
《中華遺產》2011年06期
- 摺扇的華夏風雅
《博物》2013年06期
- 涼粉多種原料,同種變形
《博物》2008年07期
- 摩登古人 優雅夏日
- 回望花香和冰影
- 扇之物語 伴著涼風的故事
還想看更多雜誌電子版?
點選下圖
進入「中國國家地理暢讀」小程式
你錯過的經典這裡能看
別錯過哦
- < End > -
編輯 | 小葇
地理君在這裡等你
看雜誌
逛世界
至少我要擁有一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