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親,自古以來便是解決民族矛盾的上佳之策,自漢武帝白登之圍,陳平獻計和親之後,中原王朝在自身實力不夠硬的情況下,往往會透過和親之策來拉攏北方強悍的遊牧民族,既穩固了邊疆,又安撫了遊牧民族貴族,還為國家換來了和平發展的機會,免受戰糜之禍,而且此舉還成本很低,獻出一位公主和部分嫁妝,便可以換取多年和平。正因為如此,和親便成為中原王朝籠絡北方遊牧民族的重要手段。
自古以來,細數歷代中原王朝,似乎除了硬氣的大明王朝沒有與蒙古或者女真和親之外,其餘列朝基本都有過和親的先例。最強盛的漢代有著十六位公主和親西域和匈奴,而國人引以為傲的唐代則更多,有著近二十位。
誠然,大部分和親公主或者代表,基本都不是皇帝的女兒,而是於宗室或者後宮中選擇一名恰當的女子經過包裝後出嫁。這些人承擔著家國使命,出嫁遊牧民族,在荒涼粗獷的沙漠和戈壁上度過餘生,其實對這些人來說,屬實是一種不幸,但是卻有著很多為和親代表創造過許許多多傳奇故事,引發後人傳誦。
接下來,我們就簡述一下,歷史上的幾次偉大和親故事。
1、昭君出塞
昭君出塞,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的和親故事,王昭君,本名王嬙,出身於秭歸一平民之家,漢元帝劉奭時期,被選入掖庭,也就是後宮相關的職能部門,負責伺候宮中后妃的起居生活,俗稱宮女。
漢元帝時期,因為祖上豪橫,其父漢宣帝劉詢時期,已經將匈奴打趴下,衰落的匈奴分裂成五部,呼韓邪所代表的南匈奴被其兄郅支骨都侯單于所擊敗,不得已率領南匈奴南下,投奔了漢朝,漢宣帝親切地接納了呼韓邪。並幫助其發起對匈奴的反攻,最終恢復了對草原各部的統治。
漢元帝時期,南匈奴首領呼韓邪來長安朝覲天子,並請為大漢王朝之婿,漢元帝同樣親切地接納了呼韓邪,但是卻沒有滿足其娶宗室女地要求,挑選一個宮女賜給呼韓邪,而王昭君就有幸被選為了和親代表。關於王昭君如何被選中,有著各種爭議,其中以漢書所說宮廷畫師毛延壽故意醜化王昭君,才讓漢元帝看畫像而選中其嫁給呼韓邪,這當中自然有美化昭君的成分在。
王昭君於公元前33年出嫁呼韓邪,被稱為寧胡閼氏,閼氏(yān zhī),在匈奴意為皇后,寧胡自不必說其中深意了。也正是在昭君出塞後不久,漢元帝病逝未央宮,這位親歷西漢王朝由盛轉衰的帝王,沒能親眼見證西漢王朝的徹底衰落。元帝終而成帝即位,西漢漸漸走向深淵。成帝即位後兩年多,也就是公元前31年,呼韓邪病逝,王昭君迫切思歸,上書朝廷,但是漢成帝一句"從胡俗",徹底斷了王昭君南歸之念。
復嫁呼韓邪單于長子復株累單于,兩人生活11年,隨後復株累病逝,王昭君嫁給了繼任者搜諧若鞮單于,其後兩年去世,當然去世的原因已經沒有辦法考證,有人說是因為權力鬥爭而淪為犧牲品,有人說是病逝,更有人說是服毒自盡。昭君死後葬在大青山,即為青冢。
昭君出塞,為匈奴帶去了漢文化,促進了兩國和平和文化交流,確保了漢朝對匈奴的控制。
2、解憂公主
解憂公主,西漢早期人物,因出嫁烏孫國王,在烏孫生活長達五十年,鞏固了西域和大漢王朝的聯絡,在漢王朝夾擊匈奴過程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解憂公主,原楚王劉戊孫女,名不詳,後來劉戊參與七國之亂,兵敗被殺,結果被周亞夫統領的大漢軍所痛擊,兵敗被殺,由此造成了整個家族淪為罪人,家族被從皇族譜系中除名。解憂公主就在此背景下,出生在原楚王府之下的一個破落小院之中,於備受排擠和奚落中長成了一個落落大方的姑娘。由於史書對這段歷史記載很不詳細,但是我們可以想象,作為罪人之後,解憂公主幼時生活的艱難,但是作為宗室,至少也不會太差,怎麼也是知書達理,精通曲藝和書畫。
直到前101年,烏孫王因為細君公主去世,再次向漢朝上書,希望求娶漢家公主,以此延續烏漢聯盟。當時,正處於漢匈戰爭拉鋸階段,為鞏固與烏孫的聯盟,兩面夾擊匈奴,所以,想都沒想就答應了。而漢武帝肯定不會選自己的女兒出嫁那麼遠,所以就會尋求宗室女,一般宗室是不願意遠嫁女兒的。於是就會指認曾是罪人的宗室之女,遠嫁烏孫,然後,解憂公主就此得到了機會。
此去九千里,解憂公主最終停留在伊犁河谷的特克斯草原,解憂公主生長在民間,更加熟悉民生疾苦,所以她經常深入民間,與當地牧民共同生活,深得民心。同時為烏孫帶去了很多漢文化,帶領烏孫興國安邦。
同時堅持與漢王朝聯合,夾擊匈奴,幫助烏孫崛起,最終聯合西域其他各國,成為抵抗匈奴的聯盟。解憂和其侍女馮嫽,被尊為西域雙星,對維護西域穩定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後世尊為功在千秋。
3、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和松贊干布的故事,乃是除了昭君出塞之外,民間流傳最廣的一段歷史故事。文成公主乃是李唐宗室之女,其父親具體沒有記載,不過從後來的種種跡象表明,文成公主大機率就是江夏王李道宗的女兒。
大唐初年,在李世民橫掃八荒的同時,吐蕃諸部也在松贊干布的帶領下實現了崛起。貞觀8年,松贊干布求娶大唐公主,但是遭受了唐太宗的直接拒絕,隨後松贊干布揚言要打出青海,逼迫大唐求和獻親。在打敗吐谷渾,瀕臨大唐邊境時,被牛進達率領唐軍先鋒部隊擊敗,在侯君集大軍尚未到來之前,便心生畏懼而退去。
松贊干布於是遣使謝罪,再次請婚,並上貢數千兩黃金及無數珍寶,唐太宗決定選一宗室女出嫁,這就是文成公主。江夏王李道宗持節護送,松贊干布率領吐蕃百官遠道數千公里至青海迎接。到拉薩後,為文成公主加冕、封作王后,文成公主在吐蕃地位極高,備受尊崇。
文成公主為吐蕃帶去了大量先進的生產工具和生產力,幫助吐蕃實現了偉大革新,雙邊貿易往來頻繁,加強了文化交流,促進了邊境和平。
4、金城公主
與文成公主齊名的,便是大唐金城公主。到了唐中宗時期,大唐自貞觀之後,經歷了無數變動之後,終於又重新步上正軌。而吐蕃也經歷了幾代君王更替,松贊干布的孫子芒松芒贊去世後,曾孫子杜松芒波傑即位,在位25年後,其子赤德祖贊即位,吐蕃迎來了真正意義上的崛起,自此之後,吐蕃將成為西南超級強國。赤德祖贊在漢文中一般稱為尺帶珠丹。
金城公主生於邠王李守禮府邸,後被唐中宗李顯收養,自幼與其他公主一起長大,深受宮學教養。公元700年,唐璿擊敗了來犯的吐蕃大軍,吐蕃高層自知不是大唐對手,於是便主動求和,向唐中宗請求聯姻。
唐中宗同意之後,於710年,正式出嫁吐蕃。金城公主最大的功績在於,進一步為吐蕃帶去了更多的中原文化。金城公主帶去了很多絲綢,促進了吐蕃的絲綢工藝發展,許多書籍和樂工雜伎,促進了吐蕃文化的發展。
5、烏孫公主劉細君
劉細君,作為解憂公主的前任,其人生經歷和解憂公主有著極大的相似性。劉細君同樣出生於罪人之後。劉細君乃是江都王劉建之後,劉建起兵謀反未遂,被漢武帝所誅殺,其家族淪為罪人。
在大漢展開反擊匈奴之戰時,決定找一個西方的盟友,夾擊匈奴,而正陷入內亂的烏孫就成為了大漢朝最好的選擇,然後漢武帝決定與烏孫結盟。匈奴得知烏孫與漢朝聯絡之後,指揮大軍兵臨烏孫。而剛經歷了內亂的烏孫自知不是敵手,於是立刻上書表示願意與大漢王朝結盟,以一千匹駿馬為貢品,並求娶大漢公主。
漢武帝隨即封劉細君為公主,嫁給獵驕靡,被封為右夫人。在大漢嫁女之後,匈奴不敢異動,於是也嫁女給烏孫國王,被獵驕靡封為左夫人。獵驕靡年老,想使孫子軍須靡娶劉細君,在漢武帝的勸說下,在獵驕靡去世,軍須靡代立為王后,劉細君嫁給了軍須靡,數年後去世。
劉細君很有才華,作有《悲愁歌》流傳後世。
6、鹹安公主
鹹安公主,是唐代為數不多的皇家公主和親遊牧民族的範例。鹹安公主為唐德宗李適之女,當時經歷過安史之亂不久後大唐和回紇關係很微妙,回紇幫大唐平定了回紇,唐朝需要回紇的兵,而回紇需要大唐的工商農業產品,雙方始終保持著若即若離的關係,有時還有一場戰爭。
公元787年,回紇武義成功可汗請求和親,唐德宗摒棄前嫌,在宰相李泌的勸說下,最終決定下嫁鹹安公主,並於次年,完成和親。鹹安公主於公元789年到達回紇牙帳。而鹹安公主之所以出名,是因為鹹安公主曾經先後嫁給了天親可汗、忠貞可汗、奉誠可汗、懷信可汗、滕裡可汗,總共五位回紇可汗,創造了漢人和親之歷史。鹹安公主於公元808年去世,在回紇生活長達20年,在此期間,有效地維繫了大唐和回紇之間的關係。
7、義成公主
隋朝宗室奇女子,在隋朝覆滅之後,一直堅持要求突厥進攻大唐,算是一位隋朝的死忠。隋朝在擊敗突厥之後,選擇與突厥和親。將宗室女兒嫁給突厥可汗,最先嫁給啟民可汗的是安義公主。
在安義公主去世之後,隋朝隨即將宗室女義成公主嫁給了啟民可汗。之後義成公主先後嫁給了始畢可汗、處羅可汗、頡利可汗。曾幫助隋煬帝脫險,再後來,推動頡利可汗與唐為敵。
貞觀初年,大唐滅了東突厥,唐朝大將李靖統兵北上,殺了負隅頑抗的義成公主,頡利可汗西逃途中,也被張寶相率軍俘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