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錢成熙 綜合報道
在倫勃朗的作品中,我們最為熟悉的可能要數收藏在荷蘭國立美術館的鎮館之寶《夜巡》了。其實,它的正式名稱是“二區民兵連受命於班寧‧柯克隊長之下”。
它被公眾稱為《夜巡》,則來自於一個長期的誤會:到了18世紀末,由於灰塵和清漆的堆積,這幅畫的顏色變暗了很多,導致人們相信畫中的場景發生在黃昏之後,才有瞭如今的名字。而更驚人的事實是,由於一次切割,300年來,公眾其實從未見過完整的《夜巡》是什麼樣子。如今,在人工智慧的幫助下,這幅倫勃朗的傳世之作才得以完整再現。
修復前的《夜巡》,倫勃朗的光線技法和時間沉積,讓這幅畫比繪畫時暗淡了許多 本文圖均由 荷蘭國立美術館 提供
1642年,倫勃朗完成了這幅名作,當時,他收到了班寧‧柯克隊長和民兵連中17位成員的委託,為他們阿姆斯特丹新建的會議廳的宴會廳而作。這幅作品是名副其實的“大傢伙”,高379釐米,高453釐米。
但在75年後,當人們決定將它移到阿姆斯特丹市政廳時,市政廳官員希望將這幅畫掛在兩扇門之間,但畫太大了,掛不下。於是這幅畫被切成了小塊——從畫作的左側剪去60釐米,從頂部剪去22釐米,從底部剪去12釐米,從右側剪去7釐米。切下的畫布至今不知所蹤 。
2019年,荷蘭國立美術館開展了名為“守夜行動”的修復專案,以修復畫作缺失的部分。該專案的基礎是,一位倫勃朗同時代的荷蘭畫家格里特·隆登斯(Gerrit Lundens)畫過一幅原作的副本(藝術史學家認為也是受到了柯克隊長的委託),現在這幅畫收藏在倫敦的國家美術館。它的尺寸雖然遠小於原作,但完整記錄了夜巡的畫面內容,可以作為一個視覺參考副本。
但複製品的大小隻有原作的五分之一,與原作在色彩、技法、比例、位置上也都有諸多差異。比如,專家判斷他在複製倫勃朗的作品時坐在畫的左邊,導致透視出現了不同。
因此,修復工作無法直接放大補全遺失部分。而專家的對策是,用人工智慧演算法學習、訓練出讓能夠模擬倫勃朗繪畫技法的智慧神經網路,然後將神經網路應用在 Lundens 畫作上現存《夜巡》缺失的部分,模擬出倫勃朗最可能是如何繪畫的,最後將輸出結果鐳射打印出來,重新安裝在夜巡四周。這也是整個修復得以完成的關鍵。
在專案網站上,公眾可以看到一系列影片,影片很好地解釋了這個專案如何最終完成。首先,修復團隊細緻地拍攝了兩幅原作的高畫質照片,詳細到圖片文件的大小超過了51兆位元組。接著,他們利用名為一項卷積神經網路(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的影象處理人工智慧新技術,針對三個神經網路——面部和身體、顏色、繪畫風格——開展了訓練。訓練時,隆登斯的作品是輸入問題,而倫勃朗的現存原作則是輸出答案,最終得到了專家們認可的結果。
荷蘭國立美術館館長塔克·迪比茨對《衛報》進一步解釋了這個過程:“我們做了三種類型的演算法:一種是將透視變形單列出來,並對其修正;第二種是識別原作的色彩方案,並將其投射到缺少的部分中;第三種是學習倫勃朗的筆觸。最後將得到的作品按比例打印出來。”
復原的作品並不僅僅增加了《夜巡》的尺寸,也改正了多年來裁剪造成的錯誤比例帶來對畫的錯誤觀感。
迪比茨說,“修復前,柯克隊長位於畫面中央,但修復完成後,由於畫面左邊和底部的完善,在畫面中新增了一部分空間,你可看到民兵連隊員們其實正朝左邊前進,這是倫勃朗的天才之處,他創造了一種畫面的動態感。”
此外,橋上還新增了三個人物:兩個民兵和一個小男孩,使倫勃朗的構圖更為完整。“現在我們能夠親眼看到倫勃朗希望看到的《夜巡》,這真是太好了”,迪比茨表示。
目前,修復後的《夜巡》正在荷蘭國立美術館展出,展期為三個月,到9月為止。展覽結束後,修復後的新增部分將不會展出。
迪比茨說,他並不想讓公眾誤解修復後的畫作是真正原作的全貌。他說,如果說隆登斯的複製品是藝術家對倫勃朗原作的解釋的話,那這次修復後的作品則是“科學”的解釋。而這兩者都不能取代倫勃朗的現存《夜巡》原作,即便如此,他說,“這也是我們能擁有的最好的瞭解這幅畫的方式。”
責任編輯:徐穎
校對:張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