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到了夏天,總喜歡待在博物館裡面逛一天,雖然杭州的浙江省博物館在國內眾多的省會博物館中並不算突出,外形不夠突出、館藏數量不夠豐富、一級文物也不散太多,然而地處鬧市區旅遊交通便利、極具江南的文物、佛教文物等也算是浙江省博物館的特色,同樣是我個人比較喜歡的一座博物館。
相信很多旅行者都是從國家寶藏節目瞭解到浙江省博物館,古老的良渚玉琮王、精美絕倫的寧波萬工轎、中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唐·落霞式“綵鳳鳴岐”七絃琴。其實除了選送的三件文物外,浙江省博最讓我喜歡的就是館藏在1樓的3尊北宋彩塑造像。
這3尊彩塑造像出土於溫州的白象塔,其中有一尊菩薩造像更是同選送國家寶藏節目的3件國寶文物一樣成為鎮館之寶之一,那麼為何這3尊彩塑會一躍成為重量級文物呢?在我看來因其精緻的工藝和北宋彩塑代表為其價值奠定了基礎。
按照民國釋顯培《重修白象寶塔記》記錄,可以瞭解到這一座始建於唐代貞觀年間,大修於北宋鹹平年間的古塔。遺憾的是經歷了850多年之後,在1965年2月以為塔身傾斜不得已進行拆除,同時也出土了1000餘件北宋時期的經卷、繪畫、雕塑品以及石刻等。
在眾多的文物中又以42尊北宋彩塑最為珍貴,不但題材豐富而且形態逼真,反映出了宋代造像中寫實的手法,堪稱是北宋彩塑的藝術精華,更是南方地區不可多得的宋塑。
浙江省博物館中的這3尊彩塑就是從溫州白象塔出土來到這裡,以此來展示浙江境內的佛教文化和彩塑藝術。3尊彩塑分別是彩塑泥太陰天子立像、彩塑泥菩薩立像以及彩塑泥菩薩坐像。
首先看看浙江省博物館鎮館之寶的彩塑泥菩薩立像,通高64釐米,造像頭微頷,臉長面圓,眉長眼細,畫著朱唇的櫻桃小嘴,頸部配有瓔珞,身穿紅色格菱紋長裙,外披帔巾,雙手胸前合十,腳踏蓮花座,整體呈s形儼然一副曼妙的北宋少女風貌。
這尊彩塑和溫州博物館內的另一尊北宋彩塑菩薩立像極為相似,一同被稱為“東方維納斯”,填補了中國北宋彩塑。
在北宋菩薩立像的對面為觀音菩薩坐像,同樣是溫州白象塔中比較突出的北宋彩塑。菩薩整體呈跏趺坐於仰蓮臺上,細細看的話可以看出蓮臺下用堆塑做出了五色雲水。
觀音菩薩頭戴花冠,寶冠中間置有化佛,兩邊的寶繒下垂到肩部。頭額中間點有白毫,用寶石鑲嵌。菩薩彎眉細目,雙唇微微張開,成為微笑狀。
內穿菱格紋的綠色衣衫,外披粉紅色廣袖天衣,下穿鑽石紋紅羅裙,身姿優美,婉約動人,和對面的菩薩立像相輔相成,好似在對話。
第三尊為高39米的彩塑泥太陰天子立像,該造型更為世俗化,頭上佩戴花冠,寶繒垂下至肩部。面龐豐滿,眉清目秀,看起來很有宋代的文藝氣息。
太陰天子立像身穿赭紅色交頸雲肩寬袖長袍,雙手置於胸前,腳上穿著如意雲頭履,站立在須彌木座之上。據說須彌木座底部還寫著文字-“至道二年三月十日會首黃昌綬三十二人建“熾盛光消災道場”,為皇帝並四縣百姓保安,捏造太陰天子供養。“
可以說中國的彩塑以敦煌唐代彩塑最為輝煌,到了唐末五代時期逐漸衰敗,不過溫州白象塔出土的這些彩塑色彩豐富又不嚴肅,既雍容華貴,又雅俗共賞,堪稱是北宋彩塑的最高水準,為中國宋代彩塑藝術增添了別樣色彩。同時它們也見證了浙江“甌塑”的歷史悠久。
因此有著極為重要的文物價值,成為旅行者來浙江省博物館必看的文物之一,這也是為什麼這些北宋彩塑會成為浙江省博物館中最珍貴的文物之一的原因。(作者:馬且停,人生在於行走,旅途需要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