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跑龍套”這個詞,很多人都會想起那些為了夢想而努力奮鬥的演員們,他們沒有名氣,不被觀眾記得,在很多影視作品中都是以群演的身份出現。
他們沒有知名演員的光環,有時候會被人嘲笑地位低下,就像周星馳在電影《喜劇之王》中的經歷,常常會被人無視,被人看不起。
跑龍套真的不是一份光彩的職業嗎?真的像周星馳電影裡所形容的那樣,被稱為“死跑龍套的”嗎?當然不是,這個問題的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近日,演員侯勇接受了電影頻道某欄目的採訪,他也提到了“跑龍套”這個話題,雖然現在的侯勇是大家熟悉的“老戲骨”,但曾經的他卻也有過長達十年的“龍套生涯”。
侯勇認為跑龍套不是一個貶義詞,每個演員剛入行時都需要從零做起,需要不斷地去積累表演經驗、去“熬”,這是一種約定俗成的藝術規律。
其實,很多演員在成名之前都跑過龍套,尤其是以前的一些演員,周星馳剛出道的時候就是跑龍套的,有時候連鏡頭都沒有,有時候也僅僅是露面幾秒鐘就去領盒飯了。
演員劉佩琦的演藝生涯更坎坷,雖然他是表演專業出身,但他年輕的時候也天天在北影廠門口跑龍套,僅僅是為了一個角色,劉佩琦卻堅持了十幾年。
劉佩琦在他42歲的時候,因為一部《大宅門》事業才稍有起色,也是經歷了這麼多年的磨礪,才有了劉佩琦今天的成績,他曾經的努力沒有白白付出。
事實證明,只有基礎打紮實了,演藝生涯才會走得更加坦蕩和結實,所以說跑龍套不僅不是一個貶義詞,還是一種演員引以為豪的必經之路。
其實,“跑龍套”是每個演員都必須需要經歷的,因為它是一個積累的過程,沒有人天生就會演戲,天生就能當主角,只不過現在一夜成名的演員太多了,大家才對“跑龍套”一詞有所誤解。
“資本造星”的亂象已經讓大家忘記了演員的初心,這樣培養出來的演員是不可能走遠的,真正的好演員都是“熬”出來的,大家說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