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11月30日宣佈,成功從臨床標本中分離和培養“奧密克戎”變異株。港大透露,培養出的病毒將在動物模型上評估其傳播性、免疫逃逸性和致病性,分離出的病毒株可用於開發和生產滅活全病毒疫苗。這是亞洲首個研究團隊成功分離和培養“奧密克戎”變異株。(來源:中新網)
“祝融號”和“火星快車”中繼通訊示意圖。圖源:中國探月工程
●據國家航天局12月1日訊息,近期,我國天問一號與歐空局火星快車任務團隊合作,開展了祝融號火星車與火星快車軌道器在軌中繼通訊試驗,取得圓滿成功。後續,雙方將在本階段試驗的基礎上,進一步開展科學資料中繼通訊合作。(來源:科技日報)
左為崑崙站氣象站資料圖,右為泰山站氣象站資料圖。圖源:中國氣象局
●11月30日20時,國家氣象資訊中心成功接收到中國南極考察站崑崙站和泰山站的氣象觀測資料,這意味著分別經過5年和近9年的穩定執行,位於南極的我國崑崙站和泰山站氣象站具備了業務執行能力,自12月1日起正式業務執行,兩站將獲取長期、連續的常規氣象觀測資料。(來源:科技日報)
三次連續基因編輯幹細胞克隆小豬。圖源:中國農業大學
●近日,中國農業大學韓建永教授團隊聯合國內多家單位獲得重大突破,成功建立了目前世界家畜幹細胞傳代次數最多(傳代260次以上)、可進行多次基因編輯操作的豬胚胎幹細胞系,攻克了豬胚胎上胚層多能幹細胞建系的國際難題。(來源:科技日報)
●近日,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原子物理學家將兩個離子限制在一個電磁陷阱中,讓它們連續轉動數週,並以極高的精度比較它們的質量。隨後,他們得出了迄今為止最精確的質子質量估計:1.007276466574±10-12 amu(原子質量單位)。相關研究結果發表於《物理評論快報》。(來源:科學網)
圖為東南大學生物電子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劉宏教授(左)與學生觀察DNA儲存電極。圖源:東南大學
●12月1日,東南大學劉宏教授團隊利用新技術,將“止於至善”的校訓以DNA分子形式儲存在電極表面,最終讀取出來,這為未來的高通量自動化DNA儲存帶來無限想象。相關成果近日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科學·進展》。(來源:科技日報)
●美國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型的冷卻塊,其含有90%以上的水和其他成分,但不含塑膠,不會融化,可重複使用。這種冷卻塊可作為傳統冰塊的替代品,可能會減少用水量和對環境的負面影響。研究結果發表在近日的美國化學學會期刊《可持續化學與工程》上。(來源:科技日報)
來源:科技日報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