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仰望星空是人們夜晚最主要的娛樂形式之一,在條件良好的情況下,僅憑肉眼,我們就可以看到大約6000多顆星星。
它們之中的大部分都是能夠發光發亮的恆星,這些恆星與我們的距離十分遙遠,距離最近者也要以光年來進行計算,而除去遙遠的恆星之外,還有少量位於太陽系中的行星也能夠透過反射太陽的光線被我們所觀測到。如果你想要看到更多的星星,那麼僅憑肉眼就不行了,你需要使用天文望遠鏡,這樣你能夠看到的星體就會一下增長到5000萬顆。那麼在天文望遠鏡的加持下,都能夠看到哪些宇宙天體呢?它們又會是什麼樣子呢 ?透過天文望遠鏡所能夠看到的景象,與天文望遠鏡本身的品質有著密切的關係。
對於一般的天文愛好者而言,使用一臺口徑在150mm以下的折射望遠鏡就完全可以了,如果只是想隨便看一看,那麼80mm口徑的也完全夠用,畢竟折射望遠鏡的用途並不廣泛,只能用來看天。
為什麼折射望遠鏡只能用來看天呢?因為透過折射望遠鏡所看到的影像是倒著的,用來看星星,是正是反並無關係,但如果你想用它來蹭別人家的電視看,那就太難受了。從視覺效果上來說,天空中最大的天體莫過於太陽了,而太陽無法直視,在望遠鏡下就更不行了,所以要使用望遠鏡來觀測太陽,首先必須要給望遠鏡加裝個太陽膜。
戴個墨鏡看太陽,你能夠看到的只是一個光球,但在望遠鏡之下,你卻可以看到太陽的細節,比如太陽表面的太陽黑子。
當強磁場浮現於太陽表面,這些區域的溫度就會從6000攝氏度下降到4000攝氏度左右,於是就形成了一個較暗的區域,這就是太陽黑子,如果你的望遠鏡品質足夠高,你甚至能夠看到這些太陽黑子的細節。看過了太陽,就可以等到夜晚看月亮了,月亮無疑是天文望遠鏡下最震撼的天體,因為它與地球的距離足夠近,所以在望遠鏡下,月球表面的細節一覽無餘,你能夠看到大量形狀各異的月球坑,當然,不管你的望遠鏡倍數有多高,想要看到上面插著的小旗子也是辦不到的。
在太陽系中有8顆行星,而除去地球以外的7顆行星,在天王望遠鏡下都可以看得到,但由於行星本身不會發光,只是反射太陽的光芒,所以大多數的行星即便是用天文望遠鏡來看,也只是個有些光亮的小球,而能夠看到細節的只有3顆,火星、木星和土星。
火星是地球的鄰居,但它個頭較小,是太陽系中第二小的行星,體積大約只有地球的15%左右,所以即使透過天文望遠鏡來看,也難以看到太多的細節,但有一種情況例外,那就是火星大沖。如果太陽、火星和地球恰好位於同一條直線之上,這種情況就被稱之為“火星衝日”,而此時如果火星剛好位於近日點,那麼則被稱之為“火星大沖”。
火星大沖時,在天文望遠鏡下,我們可以看到更多火星表面的細節。
木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恆星,它的質量比其餘7顆行星質量總和的2倍還要多,如此巨大的一顆氣態行星,在天文望遠鏡下自然是非常美麗的,比如木星表面美麗的雲帶以及標誌性的大紅斑。土星無疑是太陽系中最漂亮的行星,因為它擁有一個極具特色的行星環,而很多因一時衝動而購買了天文望遠鏡的人,十有八九都是為了看土星,還好,土星並不會讓你失望,因為即使是入門級的天文望遠鏡,也能夠清晰地看到那美麗的土星環。
在太陽系之外,透過天文望遠鏡能夠看到大量的恆星、星雲以及星系團,不過由於它們距離太過遙遠,所以是看不到任何細節的,能看到的只是亮點或光暈,而具體能夠看到多少,看得多清晰,還取決於客觀條件。
所謂客觀條件主要就是指大氣環境以及光汙染的情況。如果是在城市之中,所能夠看到的深空天體是非常有限的,效果也是較差的,如果要是來到郊區,情況就要好上許多。如果你想要追求極致的觀測效果,那就必須找到一片完全沒有光汙染的“黑區”,在這樣的環境之下,你甚至可以用肉眼看到銀河,此時再拿出天文望遠鏡,所看到的景象將是非常震撼人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