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60年故宮工作經驗的文物專家朱家溍,領銜專家團隊從故宮珍藏的90多萬件文物中精選出100件,編寫成《故宮國寶100件》。
全書自商周以迄明清,分為青銅器、書畫、陶瓷、工藝美術、織繡五大類,每類每件都有簡短的介紹,涉及文物的前世今生、歷史價值、發掘故事、製作流程等。
328幅罕見影象,在銀鹽膠片的時代,每一張都獨一無二。朱家溍多次帶著彩樣到故宮倉庫裡細細比對,精準還原文物的色彩和細節。
40年前,《故宮國寶100件》常被作為“國禮”贈送給外國元首。
40年後,編輯用更貼近年輕讀者的方式重新編排設計,從多角度展現細節,透過國寶看懂歷史,編成這套值得放進書房的“故宮傳家之書”。
本報精選四件國寶介紹給讀者。
冊方斝
商(公元前1600-公元前1046)
通柱高28.5釐米,口徑縱11釐米,橫13.3釐米,總寬16.2釐米,重3.12千克
器名斝(jiǎ),是一種既可盛酒又可加溫的酒器。這種銅器的銘文,一般字數很少,沒有自名。銅斝最早出現於商中期,亦源於陶斝。早期的銅斝多為圓形。商遷殷(安陽)後,銅器製造的多了,型式亦發生變化,出現了方斝。青銅酒器在商代之所以最盛行,是因為商朝人嗜酒。王公貴族的生活風尚是日夜狂飲。尤其到了商代最後一個皇帝紂王,因“好酒淫樂,嬖於婦人”而亡國。西周初期的帝王,吸取了商朝因酗酒而亡國的教訓,嚴厲禁酒。由於這個緣故,很多在商代盛行的酒器,到西周以後便逐漸消失了。
這件冊方斝,體方,有蓋,頸部略收,鼓腹,底微凸。腹一側有鋬(pàn),與鋬相鄰兩側口沿上立二方傘塔形柱,腹下四足外撇。蓋平而薄,正中有二鳥構成之拱形鈕,二鳥相背而立,鳥頭向外,冠相連。蓋上飾二獸面紋,鋬上飾一獸首。腹部每面之主紋為一組大獸面紋,回形紋為地。腹上頸部及傘塔形柱帽上均飾三角紋,角尖向上,四足飾蕉葉形夔紋。本器是一件裝飾華麗、造型優美的珍品。本器銘文只有一“冊”字,鑄在器內底上。這種單一的銘文,大都是作器主人名或氏族徽號。
像本器這樣束頸鼓腹的四足斝大都出自安陽,且絕大多數已流散至國外。這件現為國內僅存。於1975年安陽婦好墓出土的一件有蓋小方斝,與本器近似,據此,本器也應是商晚期鑄造的。
韓熙載夜宴圖
五代 顧閎中(生卒年不詳)
絹本設色,縱28.7釐米,橫335.5釐米
南唐中書舍人韓熙載是個很有才幹而不拘禮法的人,好聲色,家裡蓄養了許多歌舞伎,常邀集賓客,專為夜飲。後主李煜想了解這一情況,就派畫家顧閎中到他家中去窺探。顧氏透過目識心記,回來後畫了一張畫向後主交差,這便是傳世有名的《韓熙載夜宴圖》。《韓熙載夜宴圖》採用了顧愷之《洛神賦圖》的表現手法,主人公韓熙載在畫中反覆出現五次,也就是透過五個場面來敘述夜宴的全過程。
第一段“聽樂”,是全畫出場人物最多最全的一段。長髯戴高紗帽盤膝坐於榻上者即韓熙載。他微低著頭,手無力地置於膝。他在聽樂卻未全神貫注,顯得心事重重,這和坐在他身邊穿紅衣服的狀元郎粲呈鮮明的對照。郎粲年輕,姿態瀟灑,既在聽樂,也在欣賞演奏者。另外兩青年中有一位是熙載的門生舒雅。其他女子為歌舞伎。這段畫面的構圖安排,將演奏者置於一邊,聽眾集中另一邊,突出地描寫一個“聽”字。刻畫出在聽同一首樂曲時,不同身份地位性格的人的不同心理反應。側坐的兩個賓客,大約就是太常博士陳致雍和紫微朱銳。他們完全投入樂曲所創造的意境中。從他們那深鎖的雙眉和緊閉的嘴唇來判斷,演奏著的決不是一首輕快的消遣曲調。
第二段“觀舞”。韓熙載親自擊鼓為寵愛的舞者王屋山伴奏。郎粲仍是那種沉醉於欣賞舞姿的神態。其他的人,或拍板,或擊掌,都在歡樂中。唯獨一個和尚,雙手抱於胸前,低頭不語,若有所思。
作者採用分段敘述的佈局,段落之間,利用室內陳設之一的屏風作為間隔,又以人物顧盼作為聯絡,使之既有分段又成為不可分割的整體,自然而又巧妙。整個畫面用精細的鐵線描,筆力勁健,準確地塑造了各種物像的外形和質感。
以後各段,分別是“休息”,畫韓熙載洗手休息;“清吹”,畫韓熙載坐聽眾伎吹奏;“送別”畫勻薄和厚重錯綜變化,五光十色,恰到好處地表現出夜宴場景的豪華奢麗。《韓熙載夜宴圖》在人物塑造和心理刻畫上,線上描技巧、構圖佈局和設色上,都代表著五代時期人物創作的最高水平。
大聖遺音琴
唐·至德元年(756)
通長120.3釐米,肩寬20.2釐米,尾寬13.5釐米,
厚5.2釐米,底厚20.2釐米
“大聖遺音琴”,桐木製,慄殼色漆與黑漆相間,區域性略有朱漆修補。金徽玉軫,形制渾厚,圓形龍池,匾圓形鳳沼,琴背題名、大印及銘文都是制琴時鐫刻的。腹款朱漆書“至德丙申”四字在池的旁邊。制琴的時間,正當安祿山叛變,唐明皇入蜀,太子在靈武即位改元至德的時候。此琴造型優美,色彩璀璨古穆,是琴中之寶。
“大聖遺音琴”,原藏於養心殿南庫。養心殿是清代皇帝的寢宮。南庫是收藏貴重物品的庫,說明當時確實是把它看得很重的。南庫雖是皇帝的珍品庫,但溥儀出宮後,清室善後委員會入宮點查時,南庫已因年久失修,屋漏處泥水下滴正中琴面,不知已過多少歲月,長期泥水滯留,琴面上凝結了一層堅厚的水鏽。琴色灰白,已破敗不堪了。於是就其原狀另外入庫儲存。1947年經故宮博物院的編纂王世襄鑑定為唐琴珍品。1949年徵得故宮博物院原院長馬衡的同意,延請著名古琴家管平湖來院修理,經歷數月,一層水鏽徹底清除乾淨,原來漆面居然絲毫無損,並照原樣重新安排了紫檀嶽山(琴上的一個部件名稱)。雖然經過若干歲月的泥水浸蝕,但琴面鹿角漆胎仍堅固異常,千年古琴所以能流傳後世,確因其製造精良。
“大聖遺音琴”經此次修整,神采照人,恢復了應有的面貌。修整完好以後曾經管平湖試彈,琴音清脆松透。明、清以來的琴書中總結出古人認為最好的琴音具有:奇、古、透、潤、靜、圓、勻、清、芳九個特點,稱為“九德”,古人說具備“九德”的琴是罕見的。據現代古琴家鄭珉中鑑定,“大聖遺音琴”屬於“九德”兼全的,也就是說能給人以完美悅耳的音響感受。
青玉大禹治水圖山子
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
高224釐米,寬96釐米,座高60釐米,重約5330千克
“青玉大禹治水圖山子”用密勒塔山青白玉製成,下面承以銅嵌金絲、燒古色山形座。玉山雕刻著崇山峻嶺、古木叢立、洞壑溪澗做背景,大禹在正面山腰上親自勞作。追隨他的民眾,有人用錘打,有人用鎬刨,有人用槓桿捶擊,鑿石開山,使水就下。這幅生動活潑的勞動圖景,是按著玉材天然形勢,給予精細的藝術加工而製成的,堪稱稀世珍寶。玉山背面刻有乾隆五十三年(1788)正月《題密勒塔山玉大禹治水圖》御製詩。大意是,這樣一塊像山峰似的大玉材,如果製造尊壘一類的器物,那就大材小用了。宮中所藏《宋人畫大禹治水圖》是一幅名畫。把它體現在大玉山上,那將是永遠不會被損壞的紀念物。也只有“功德垂萬古”的聖蹟刻在這樣的大玉上才相稱。現在玉山已製成,自從採玉開始,十年之久,耗費許多人力物力。乾隆還告誡子孫,如果僅僅為了追求珍玩,今後絕不允許再做這樣的事。
據前人記述,從新疆運大玉到北京需要製作軸長三丈五尺的特大專車。車上有銅把,前用一百多匹馬拉車,後用千名伕役扶把推運。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冬季則潑水結冰路面拽運,日行五至六里。據此計算自和闐至北京一萬一千一百里,需時三年才能運到。玉料運到北京以後,乾隆皇帝選用《石渠寶笈》著錄的《宋人畫大禹治水圖》軸為稿本,將原圖發交內務府大臣舒文,命賈銓照圖式樣在玉上臨刻。乾隆四十六年(1781)二月二十七日,撥得玉山蠟樣及畫得正背左右畫樣四張。同年五月初七日,乾隆批准蠟樣和畫樣,經過運河把大玉載往揚州,交兩淮鹽政圖明阿選玉匠照樣製造。後來因恐蠟樣日久熔化,又照樣刻成木樣。自乾隆四十六年九月在揚州開工,到乾隆五十二年(1787)六月完成。同年玉山再經運河運到北京。九月間安設在寧壽宮樂壽堂。乾隆五十三年正月二十五日,命造辦處如意館的刻玉匠把御題詩刻在玉山的背面。
“青玉大禹治水圖山子”所用的工時和造價,已無精確的資料可據。但根據另一件玉山,“秋山行旅圖玉山”的製造資料可以推斷大約的數字。此物造價約是“秋山行旅圖玉山”的四倍。根據“秋山行旅圖玉山”的工時和造價,估計“青玉大禹治水圖山子”從打坯到製造完成,不包括刻字工時,不包括在山上開採玉料,不包括從新疆運到北京、從北京運到揚州、再運回北京,一系列的運費都不計算在內,只計製造,大約需白銀一萬五千餘兩。按當時物價,可摺合大米一萬六七千擔(一擔約合六十公斤)。如果開採運輸的工時和銀兩加在一起,將若干倍於此數。“青玉大禹治水圖山子”的製成,在玉器工藝美術史上是一次偉大的創舉,顯示了中國人民的才能與智慧。
■名家推薦
藏品從上古到近代,源遠流長,藝術文物種類,包羅萬狀。如何讓故宮的藏品不再高不可攀,不再遙不可及,而可以走進社會大眾的視野,這是策劃《國寶》一書的立意。讓社會大眾從故宮龐大的藏品中認識百件國寶中的國寶,並透過百件國寶瞭解中國幾千年藝術發展的脈絡,學懂如何欣賞每一門類的藝術。——陳萬雄
初見《國寶》,既為它的精美、格調所震撼,更為它的通俗、好看而喜歡。名為畫冊,文字並不少。100件國寶,每件、每圖都有詳盡的說明和故事,統共足有十多萬字,但絲毫不掩蓋圖片的斑斕和輝煌,尤其摳圖和區域性放大的技巧,讓我歎為觀止。——汪家明
■作者簡介
朱家溍(1914—2003),宋代理學家朱熹的第25代世孫。故宮博物院研究員、國家文物局文物鑑定委員會委員、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九三學社社員,著名的文物專家和歷史學家、明清史及戲曲研究專家,曾主持國家一級文物、故宮太和殿“龍椅”的修復和原狀復原工作。在故宮博物院從事鑑定研究和陳列展覽工作60餘年,為故宮文物的整理、徵集、研究和鑑定劃級工作付出了巨大心血。他編著的《兩朝御覽圖書》《故宮經典·明清帝后寶璽》《歷代著錄法書目》和《故宮藏珍本叢刊》等成為故宮的標誌性著作。而他主編的《國寶》一書,榮獲法蘭克福國際書展圖書獎,且常作為禮品書贈送給外國元首。
(責編:李崢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