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數量不少,但所有的美機都奈何不了日軍的戰列艦和重巡洋艦,因為它們原來的預定任務是攻擊海岸目標,所以機上沒有配備攻擊水面艦只所必須的穿甲彈或魚雷,而攜帶了殺傷炸彈和深水炸彈。要對付士兵和潛艇,這兩種炸彈的確是致命武器,可若用來對付戰艦,充其量也就只能在鋼板和大炮擋板上蹭一個印子。
儘管如此,飛行員們仍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在扔完炸彈後,他們還不斷架機越過粟田部隊的上空,以便透過這種虛張聲勢的方式來分散日艦的精力。
艦載機的攻擊力有多少成色,彼時彼刻,哪裡看得出來,慄田所能觀察到的,只是天空中那密密麻麻的機群,這讓他逾加深信自己是在同強大的第三十八特混艦隊交手。
慄田不敢全力前推,他採取了一種消磨時間的戰法,從三面對航母進行包圍,不過由於必須不斷轉舵,以躲避艦載機的襲擊,所以日艦艦炮的命中率暫時還不高。
可是這並不能降低斯普雷格的危機感。隨著包圍圈的不斷縮小,兩支艦隊的距離減至十二海里,美艦已處於日艦大炮的射程內,而美艦的大炮卻絲毫不能威脅日艦,一旦粟田完全閉合包圍圈,裡面的“吉普航母”很容易被消滅得一乾二淨。
一定要想辦法將日艦逼遠一點。“塔菲-三”共有三艘驅逐艦,戰鬥開始十五分鐘後,美軍以攻為守,在“約翰斯頓”號驅逐艦的率領下,這三艘驅逐艦如離弦之箭一般衝了出去。
如果說美軍在海戰中也有過類似於自殺式衝鋒的話,這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一位驅逐艦艦長在發起攻擊前對官兵們說:“我們是同絕對優勢之敵進行殊死博鬥,不能抱有活下來的希望。”
當驅逐艦隊衝鋒時,日軍的重磅炮彈不斷在艦船周圍掀起山一般高的水牆,驅逐艦就在槍林彈雨和層層浪花中疾馳,它們的速度快到連艦體都抖動起來。一時間,艦上的官兵就像墜入神話中的夢幻世界,簡直分不清這是傳說中的演義還是現實中的故事。
“約翰斯頓”號驅逐艦的艦長埃文斯中校出身於印第安土著,這在當時的美國海軍軍官中實屬罕見。埃文斯具有非常堅強的意志和膽略,當聽到日軍炮彈如隆隆駛過的貨物列車一樣的聲音時,艦橋上的一名水兵忍不住做出了彎腰躲避的動作,埃文斯非常鎮定地安慰他:“不用躲,能聽到這聲音就是說明沒有命中。”
埃文斯是典型的美國軍人的思維:不怕死,但一定要死的有價值。他命令軍艦照準著彈點逶迤航行,因為他知道日軍炮手在不斷調整射擊的目標區域,往彈點前進反而不易中招,這樣“約翰斯頓”就可以在沉沒之前射出魚雷了。
很快,埃文斯發現“熊野”號重巡洋艦正處於有效射程之內。“約翰斯頓”邊衝邊射,一口氣射出了十條魚雷,其中的一條魚雷炸飛了“熊野”號的艦首,“熊野”立即喪失機動能力,被迫退出了戰鬥。同樣靠邊的還有“鈴谷”號重巡洋艦,該艦被炮彈炸壞,也陷入了無法航行的慘狀。
萊特灣大海戰(11)連載,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