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大革命失敗後,中國共產黨建立的第一塊紅色根據地,就是毛主席所創立的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也正是因為毛主席率秋收起義的隊伍上了井岡山,才有了中國共產黨“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正確道路。
然而奇怪的是,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雖然是第1塊紅色根據地,但是,它卻並不是紅軍最大的一塊根據地。
事實上,包括後來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的成立以及中央蘇區的建立,都不是在井岡山根據地的基礎上,而是毛主席率領紅四軍下井岡山之後,在閩西和贛南地區所創立的。
已經有了井岡山這塊最早創立的紅色根據地,為什麼不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發展壯大,反而率主力離開井岡山,轉戰贛南閩西呢?
作為第1塊紅色根據地,無論從現實價值還是政治意義上,井岡山紅色根據地都是極其重要的,如果有可能,紅軍當然願意堅守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並不斷髮展壯大。
然而事實是殘酷的,早在1929年1月,在兩次圍剿井岡山根據地失敗後,湘贛兩省的國民黨軍隊再次集中了6個旅的兵力,兵分五路向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發動了第3次會剿。此時,發動會剿的敵人兵力超過三萬,近10倍於紅軍,擁有絕對優勢。
與此同時,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不但在接連的作戰之中變得十分疲憊,而且,在接連的轉戰之中,由於沒有足夠的後勤補給,紅軍的狀況也變得十分糟糕。
當時,率紅五軍上了井岡山的彭德懷就曾回憶到:
“當時紅四軍還是草鞋單衣,冬服未解決,無鹽吃,每天三分錢的伙食也難解決”。
面對這樣的境況,紅軍最需要的是休整和補充物資,然而殘酷的現實根本不給紅軍足夠的時間。也因此,如果繼續在以井岡山為中心的湘贛邊區根據地,面對絕對優勢兵力的敵人,紅軍即便獲勝也勢必損失慘重。
因此,紅四軍前委、湘贛邊界特委、紅四軍軍委、紅五軍軍委舉行了聯席會議,討論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情況,會議最終決定:對敵人的第3次會剿採取攻勢防禦戰略。
隨即,毛主席、朱德等人率領紅四軍主力3600餘人向贛南出擊,準備以“圍魏救趙”的方式打破敵人的第3次圍剿。
而且,毛主席和朱德率大軍主力離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後,不但會大大減輕井岡山根據地的人民的負擔,同時,也能夠在白區打土豪,以解決自身存在的嚴重經濟壓力。
當然,井岡山革命軍根據地也不能放棄,會議同時決定,彭德懷率領的紅五軍主力和紅四軍第32團留守井岡山。
會議結束後,1929年1月14日,毛主席、朱德率領紅四軍主力3600餘人離開井岡山,開始轉戰贛南、閩西等地。
從毛主席率領紅四軍主力離開井岡山,一直到贛南閩西根據地創立,朱毛紅軍轉戰時間為106天,在這106天裡,朱毛紅軍轉戰24個縣,行程超過1000公里。
剛下井岡山時,朱毛紅軍是信心十足的,然而,真正離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到達贛南閩西之後,紅四軍才驚訝的發現,這裡不但群山環繞,環境相對惡劣,同時,黨組織在當地的群眾基礎也比想象的薄弱很多。
許多時候,紅軍部隊連個嚮導都找不到。再加上國民黨的圍追堵截下,下井岡山後的朱毛紅軍接連遭遇了兩次危機。
尤其是在尋烏圳下村,紅軍遭到國民黨優勢兵力的包圍,軍部都被打散,幸虧紅四軍將士善於山地作戰,利用村旁邊的險要地勢擺脫了國民黨軍隊的突襲。
險而又險的突出重圍、擺脫敵人的包圍之後,一小部分人對於紅軍的前途變得迷茫起來,甚至有人此時提出了分兵散夥的想法。
對於這樣的思想,毛主席在召開的前委擴大會議上明確指出:假如散夥,部隊再也收不攏了。因此他提議,再次按照預定方案找東固紅軍,先落下腳。
會議也確定了前往東固的路線,這個路線也是毛主席的建議:走贛閩邊境區,經會昌、瑞金、寧都、興國,再轉到吉安東固。
隨即,在毛主席的指揮之下,紅四軍到達瑞金縣南部的武陽鎮。也正在此地,紅四軍終於否極泰來,他們在此地成功找到了一個當地人嚮導。
而且,這個嚮導還是一名瑞金地下黨員的弟弟,所以,心向共產黨的嚮導憑藉對於當地的瞭解,帶領紅四軍翻山繞開瑞金縣城,抄近道到達瑞金縣城北部的大柏地。
這不但大大節省了紅四軍的行走里程,而且還將國民黨追兵甩開了半天的距離,為紅四軍獲得了難得的休息之機。
朱毛紅軍到達瑞金大柏地的時間是1929年2月9日,這一天,正是農曆除夕,第2天就是舉家團圓的春節。
由於這是中國人民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再加上得益於嚮導的指路,我軍成功地與敵人的追兵拉開了距離,所以毛主席決定,在大柏地休整一天。
也正是在難得的修整期間,毛主席和朱德再次召開了前委緊急擴大會議,對於當地周邊情況進行了解後發現,大柏地地處山坳,山坳呈狹長型,最長5公里,兩邊是層巒疊嶂、山林茂密的林區,山坳溝底只有一條小路,可謂得天獨厚的伏擊戰寶地。
再加上敵人的接連追擊和多次失敗,令紅四軍將士都窩了一肚子火,官兵求戰意志強烈。在這種情況之下,毛主席和朱德決定,趁大柏地的有利地形,打一場伏擊戰,從而徹底消滅敵人的追兵,改變不利局面。
而且,當時打伏擊戰還有一個優勢:一直追擊紅四軍的國民黨軍隊為劉士毅的第15旅,這支部隊也是紅軍的老對手,雖然他擁有優勢兵力,但是這支部隊將驕兵惰,還是不被重視的雜牌軍,並不是一支戰鬥力多麼強勁的部隊。再加上伏擊戰的時間選的是新年,大大出乎敵人的意料之外,因此,此戰擁有巨大的勝算。
下定就地打伏擊戰的決心後,毛主席和朱德開始部署:紅四軍第28團、31團和軍部特務營、獨立營在山坳兩側的樹林中伏擊,28團第2營上前警戒,並負責誘導敵人進入伏擊圈。
但是,雖然已經下定決心打一場伏擊戰,部隊還是面臨許多迫在眉睫的困難:下井岡山前,紅四軍就面臨缺糧少鹽的情況,甚至冬季只能穿單衣,而在千里轉戰之後面對敵人的圍追堵截,沒能鬆一口氣的紅四軍變得更加疲憊。
再加上一直處於行軍之中,紅軍將士又嚴守紀律,因此,紅軍多次遭遇斷糧危機。這次進入大柏地,就有許多紅軍戰士還餓著肚子。
因此,確定伏擊之後,有同志提出,打好伏擊戰,必須要讓戰士們吃好,住好。而且今年是大年三十,讓大家好好過一個除夕,也十分有必要。
這個提議當然受到了大家的認可,但是,當軍需處長宋裕和在周邊想找老百姓借糧食時卻發現,大柏地村中一個老百姓都沒有。而且神奇的是,雖然家家戶戶沒有人,但是每家每戶不但都有糧食,甚至還有菜有肉,十分豐盛。
這是怎麼回事呢?這其實與除夕之夜有關。因為,在除夕和春節這個中國最傳統和重要的節日裡,即便是貧苦農民,也會想盡辦法給家人置辦年貨,犒勞一下自己。
所以,家家戶戶都準備好了過年的年貨,家庭條件稍好一點的,還有雞鴨魚肉和米酒。這也正是宋裕和想向村裡老百姓借糧,卻發現家家戶戶都有糧食,甚至有肉的原因。但為什麼老百姓又沒在家裡呢?
這就與國民黨的反動宣傳有關了,早在紅軍未到來之前,國民黨就開始在贛南、閩西等地大肆汙衊紅軍和共產黨,他們宣稱紅軍會到處殺人放火,共產黨會“共產共妻”。
面對國民黨的這種宣傳,不瞭解情況的老百姓本著寧信其有不信其無的想法,提前躲到了山裡去。
當地老百姓經歷過太多土匪和官兵的騷擾,在沒有真正瞭解紅軍隊伍之前,他們按照以往的經驗,想當然地認為紅軍和其他國民黨軍隊乃至於土匪隊伍並沒有什麼區別。
所以,由於紅軍隊伍即來的很快,老百姓沒有提前得到訊息,不得不捨棄家裡的一切,倉皇逃往山上。因此,家家戶戶的糧食甚至雞鴨魚肉,都來不及收拾。
瞭解到家家戶戶沒人的原因之後,宋裕和犯了難。按照紅軍“不拿老百姓一針一線”的紀律要求,這些糧食雖然唾手可得,但是紅軍當然不應該拿。
但是,他也必須考慮到紅軍目前的現實情況,大年三十,許多紅軍戰士還餓著肚子,更為重要的是,第2天還有一場極為關鍵的伏擊戰。
當宋裕和將這一情況報告給軍長朱德和黨代表毛澤東後,兩人最終決定,部隊可以拿老百姓的東西吃,但必須寫下借條日後再還。
就這樣,紅四軍的將士終於吃了一頓豐盛的年夜飯。不但難得的吃了個飽,而且吃得相當好,吃完飯後,紅軍將士又在村中舒服地睡了一晚,過了一個好年。
第2天一大早,也就是大年初一,紅四軍各支部隊按照計劃進入伏擊陣地,到了中午2點,國民黨追擊部隊的先頭部隊到達伏擊圈,開始與紅軍警戒部隊接觸併發生戰鬥。
第2天,擔任誘敵任務的紅四軍28團二營邊打邊退,仰裝敗退,將敵人引入了山坳,敵軍主力終於進入了早已為他們設好的口袋陣中。
當敵人主力全部進入口袋後,紅四軍伏擊部隊發起了全線進攻,猝不及防之下,敵軍一片大亂,中午時分,戰鬥勝利結束。
進入口袋陣的國民黨兩個團追兵被全部殲滅,此戰,國民黨軍隊被擊斃擊傷300餘人,被俘虜800餘人,同時,紅四軍還繳獲了800多支槍支。當時,率領兩個團追兵的國民黨團長也被俘虜,只不過他們混在俘虜中沒有表露身份,也沒有被紅軍認出來,最終僥倖獲釋逃脫。
大柏地伏擊戰的勝利,不僅僅為紅軍帶來了800名俘虜和800多杆槍,更為關鍵的是,敵人的追兵再也不敢隨意追擊,劉士毅的第十五旅殘部狼狽逃回了贛州,另一個追擊的第21旅也因為害怕遭遇同等命運,不敢像以前一樣緊追不捨。紅軍自下井岡山之後的被動局面,終於有了巨大的好轉。
戰鬥勝利之後,按照紅軍的傳統,紅四軍將戰鬥中損壞的老百姓房屋修好,借用的門板等物品全部歸還,並將借條放在各家之後離開了大柏地。
離開大柏地之後,紅四軍順利到達東固,與戰鬥在那裡的紅二團、紅四團勝利會師。也正是在大柏地戰鬥勝利之後,1929年3月20日,紅四軍前委擴大會議上正式作出了“在贛南閩西建立公開蘇維埃政權”的作戰計劃。
紅四軍取得大柏地戰鬥的勝利並離開後的第2天,2月12號,也就是大年初三,大柏地的百姓終於從山裡回到了家中,然而到家之後他們才發現,家家戶戶存的過年年貨全都被吃光了。
這自然老百姓火冒三丈,紛紛怒罵這種土匪行徑,當然,老百姓也發出發現了與一些不同的地方,例如,村裡上上下下都被打掃的十分乾淨,除糧食外啥東西都沒丟,家家戶戶的鍋蓋米缸裡還都有紅軍留下的借條。
借條寫得十分詳細,寫了紅軍吃了什麼,價值多少,並在借條中保證以後一定如數歸還。而且最後,還特意囑咐房主妥善保管好借條,作為以後收錢的憑證。
借條上說的很好,但是,被國民黨和土匪多次蹂躪的老百姓卻將信將疑,他們覺得,這不過是這一支部隊的裝模作樣罷了。自家年貨被吃個精光,也只能認倒黴。
就這樣,日子一天天過去,果然如許多人想象的那樣,一直沒有人來,所謂的借條歸還根本是沒有影的事兒。然而,令老百姓萬萬沒想到的是,三個月後,那支寫下借條的紅軍還真的來了。
當時,毛主席和宋裕和親自帶人擔著幾擔銀元,來到了大柏地街頭的一個廟前戲臺子上,在毛主席的指揮下,紅軍戰士們將一摞摞的銀元擺在戲臺上,並向參加集會的老百姓喊道:紅軍上次來吃了大家的飯,這次來還錢了,大家趕緊把家裡的借條拿過來換銀元。
然而,面對這些有槍的大兵的喊話,老百姓卻面面相覷,沒有一個人回家拿借條。因為,他們對於這樣的事情看不懂,也害怕這是“官兵老爺們”拿自己耍開心。
就在這時,一個在當地好吃懶做的二流子笑嘻嘻地對紅軍戰士說:紅軍吃了我家的東西,能不能還我錢?紅軍戰士當時表示:當然能,要拿借條來。然而,這個二流子卻表示:我沒有借條。
其實當地百姓都知道,這個到處廝混、吊兒郎當又好吃懶做的二流子,家裡根本沒有餘糧,他連自己吃的東西都沒有,紅軍來的時候怎麼可能吃他家的東西?
然而,面對二流子的無賴行徑,毛主席卻表示:沒有借條沒關係,只要你報數來,紅軍欠你多少我們立刻還。
二流子對於這樣的回答顯然十分意外,他試探性地報出個數:5塊銀元,毛主席當即表示:好,給他5塊大洋。隨即吩咐紅軍戰士真拿了5塊大洋,雙手交給了這個二流子。
圍觀的百姓看到紅軍這樣的行為,這才真正的相信了他們確實是來還錢的。隨即,大柏地的老百姓紛紛拿著紅軍的欠條兌換,本以為丟的糧食居然能回來,家家戶戶喜氣洋洋。
而且在兌換銀元過程中,有許多老百姓由於當初不相信借條的真實性,沒有保留好借條,只要他們能夠報出紅軍借條上寫了多少,毛主席也會如數將大洋給他們。
即便有個別貪小便宜的人多報了數,紅軍依然按照他所報的數付了銀元。就在當天,毛主席一共發出了整整3500塊大洋,與此同時,毛主席還將當地打土豪獲得的東西也分給了老百姓。
也正是經過此事之後,包括大柏地在內的當地老百姓才驚訝的發現,原來,世界上真的有願意為老百姓著想的部隊,紅軍真的與他們之前見到的國民黨及其軍閥部隊截然不同。
從此之後,老百姓對於紅軍的隊伍變得真正信任起來,他們知道紅軍是說話算數的,紅軍是心向老百姓的。
也正是因為認識到了紅軍和共產黨的本質,當地老百姓一轉態度,開始支援和擁護紅軍和共產黨,而且,許多人還主動報名參加了隊伍,紅軍隊伍也因此在多次轉戰之後恢復了兵力。
也是正是靠著這樣的言而有信和真心實意,真正的讓包括瑞金在內的老百姓感受到了紅軍和共產黨的好,使得最初對於紅軍退避三舍的老百姓開始支援紅軍隊伍。
正是有了百姓的支援,才有了紅軍3600餘名兵力下井岡山,卻迅速建立了贛南閩西根據地的奇蹟。也正是憑藉當地百姓的擁護,中央紅軍接連取得了3次反圍剿戰爭的勝利,建立了以瑞金為中心的中央革命根據地。
1933年6月的一天,毛主席途經大柏地,感慨萬千地寫下了著名的《菩薩蠻·大柏地》,
赤橙黃綠青藍紫,
誰持彩練當空舞,
雨後復斜陽,
關山陣陣蒼
當年鏖戰急,
彈洞前村壁,
裝點此關山,
今朝更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