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是生活最真實的味道,無論你想不想品嚐。欲速則不達的苦,愛而不得的苦,事與願違的苦……
而我們畢生所追求的,就是在百味人生中,去尋找更多的“甜”。
01
放慢腳步
生活中難免會有焦慮的時候,我們總希望迅速解決,往往欲速不達,會陷入痛苦中,殊不知慢慢來才是那顆消除痛苦的糖。
《奇葩說》冠軍選手黃執中曾經在一檔綜藝節目中提到和妻子的一段對話。
他說自己有一天白天什麼事也沒做,晚上回到家感覺很沮喪。
妻子問他為什麼看起來不開心,他說因為感覺這一天一事無成。
妻子安慰他說:“怎麼會呢,你正在戴牙套,你的牙每天都在變整齊,怎麼能說什麼都沒做。”
不得不說,這樣的安慰實在是機智又美妙。
其實想想,在我們自己的日常生活中,類似的例子比比皆是。
有一段時間我剛剛換了新工作,周圍的同事都很忙,我能插得上手的事情非常有限。
看著同事一路小跑、來去匆匆的工作節奏,我的心有點慌。
為了緩解內心的慌張、焦慮,我開始了晨跑。
這樣做的目的是:即使新工作帶來的挫敗感再重,至少每一天的自己都在變瘦、變美,就算有好事情在發生。
在那個最容易長膘的冬季,我瘦了十幾斤,掌控體重的成就感給了我很多勇氣和信心。
感到焦慮、無力的時候,不妨去做一些更容易掌控的小事。
多讀幾本書、減掉幾斤肉,這些慢慢變好的小確幸,是我們送給自己最好的禮物。
02
自在隨心
有人說愛而不得是人生常態,未免有失偏頗,但愛情的苦大多數人確實都曾嘗過,走出情感旋渦回頭看,會發現懂得愛自己才能愛他人,放手是那顆解救自己的糖。
文友w在一段感情中,始終沒能徹徹底底地走出來。
決定分手後,兩人又拉拉扯扯了將近三年,一直處於拿不起放不下的狀態,既痛苦又無奈。
她甚至懷疑自己有心理疾病,約了心理醫生,買了很多心理學方面的書籍,都沒能奏效。
已經狠心刪除了對方聯絡方式很多次,每次都發誓是最後一次。
但前任一出現在她面前,她馬上繳械投降,又一次陷入患得患失的惡性迴圈。
後來她想既然放不下,與其每天在理性與感性之間自我對抗,不如把這一切都用文字記錄下來,勇敢地去直面內心的傷痛。
她寫了五個篇章,全文一共八千多字,取名為《兵荒馬亂的紀念》,而後再也沒更新。
她說:“我心裡過不去的坎兒,原來連1萬字都不值,卻消耗了我這麼多年寶貴的時間。”
她一邊寫一邊想,心心念唸的回憶,原來只是一些稀鬆平常的小事。念念不忘的那個人,並沒有如想象般閃閃發光。
她就這麼被寫作療愈了,說放下,就放下了。
木心先生說:“一個人到世界上來,來做什麼?愛最可愛的,最好聽的,最好看的,最好吃的。”
世間明朗,萬物可愛。放下執念,萬般自在。
03
學會熱愛
喜歡,是一切心甘情願付出的前提,是我們在生活中找到的最大糖果。
作家吳曉波曾經問自己的女兒:“你長大後喜歡幹什麼?”
小學一年級的女兒回答:“遊戲機房的收銀員。”
後來她又根據生活情境的變化更換過自己的理想:海豚訓練師、寵物醫生等等。
17歲那年,她在溫哥華讀高中的第二年,吳曉波又問她:“你以後喜歡幹什麼?”
她說:“我想當歌手。”回答得非常乾脆,好像一直在等父親問了好多年的這個問題。
吳曉波提醒她,如果按她現在的成績,考進排名全球前一百位的大學,有超過七成的把握。
但流行歌手是一個與天賦和運氣關係太大的不確定行業,她日後成為一名二流歌手的機率大概也只有10%。
女兒說:“我不想成名,我就是喜歡。”
後來她找到一間只有11個學生的音樂學校,學習聲樂、舞蹈、譜曲和樂器,每天回到宿舍,身子跟散架一樣,很是辛苦。
吳曉波說:“我到現在還不知道女兒到底學得怎麼樣,是否有當明星的潛質,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她是快樂的,她選了自己喜歡走的路。”
一個滿腹牢騷、患得患失的人,一定是在之前的選擇中,有很多自己並不喜歡的“盲從”。
熱愛可抵歲月漫長。只有真心地喜歡了,才會去投入,才不會抱怨這些投入,無論是時間、精力還是感情。
04
2021年的第一場大雪已經飄落,屋裡的暖氣也漸漸升溫,烤紅薯的攤位蒸蒸日上,火鍋店裡熱氣騰騰,轉眼又到了煙火氣最濃的季節。
忙碌之餘,聽一段音樂,喝一杯咖啡,讀一本好書,做一頓大餐。
把生命投入在美好的事物上,放下執念,認真生活,就能找到被人生偷藏起來的糖果。
作者簡介:周核桃,書報文摘簽約作者,一枚“抗摔打、耐咀嚼、有營養”的核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