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浩瀚的空天還有許多未知的奧秘有待探索",為此,中科院之聲與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聯合開設“Calling太空”科普專欄,為大家講述有趣的故事,介紹一些與空間科學和航天相關的知識。
1957年10月4日人類第一顆人造衛星Sputnik-1進入太空,四年後的1961年第116顆空間目標——美國Transit-4A進入軌道77分鐘後,625公斤的THOR ABLESTAR火箭末級發生爆炸,至少解體成298個可跟蹤的碎片,60年後的今天仍有193顆在軌。爆炸一聲響,揭開了空間碎片快速增長的序幕。此後,在軌解體事件成為空間碎片的最主要來源。
1977年凱瑟勒等人預計,比起天然流星體,人為產生的碎片很快會對低地球軌道衛星產生更大的威脅。深入研究後,1990年凱瑟勒發表《碰撞級聯效應:低地球軌道碎片數量極限》一文,講述空間碎片的增長,最初由航天器的碰撞,最終是碎片間的碰撞。這種碰撞的級聯效應是無法阻止的。
編目空間目標通常是指目標尺寸大於等於10釐米,處於監測裝置探測能力範圍內,可以穩定跟蹤,並週期性軌道更新的空間目標。據美國空間監視網公佈的資料,編目的空間目標在軌數量,達到第一個1萬顆用了50年,至2007年在軌空間目標數量已達10000顆。達到第二個1萬顆僅用了10年多一點,至2020年在軌空間目標數量已超過20000顆。截至2021年11月,美國空間監視網公佈的編目目標數量已經接近24000顆。碎片多了,雪崩效應還遠嗎?
前情提要,事發始末
2021年11月15日,在一次測試中一顆衛星解體,導致300~1100km地球軌道上產生大量太空垃圾。考慮到此次突發事件潛在的碰撞威脅,國際空間站上的宇航員進入返回艙避險。
這裡我們只關心此次解體事件對空間碎片環境的影響。
母體檔案
該衛星重量約2200千克,設計壽命為6個月,雷達截面積8.45平米。解體前的近地點高度465km,遠地點高度490km。上述資訊是我們模擬計算解體特徵資訊的輸入。
透過解體模型估計此次解體事件產生79134顆1cm以上解體碎片,獲取了軌道模擬資料、物理特徵資料(尺寸、質量、面積質量比、數量等)。
由於解體碎片在解體瞬間獲取的速度增量、面積質量比的差異,在半個軌道週期內,解體碎片快速分散開,如下圖所示。
統計發現尺寸在1~10釐米之間的解體碎片數量佔比98.1%,尺寸在10釐米以上的解體碎片1495顆,佔比1.9%。
一般航天器面積質量比在1/1000上下浮動,即1平米截面積,重量1噸。但解體碎片普遍具有大面積質量比的特徵,從下面的解體特徵分佈直方圖可以看出,絕大多數解體碎片面積質量比分佈在0.1之上,這為解體碎片的快速隕落奠定了物理基礎。
解體碎片軌道壽命與環評
基於模擬獲取的解體碎片軌道、面質比資訊,結合軌道大氣密度變化,我們對尺寸1cm以上的解體碎片軌道壽命進行了計算,壽命分佈如直方圖所示。
此次解體事件中98.35%的解體碎片軌道壽命小於5年,僅有少量解體碎片軌道壽命超過100年。透過對軌道壽命小於5年的解體碎片壽命進行細分統計,可以發現軌道壽命在6個月以內的解體碎片佔比93.266%,壽命6~12個月的解體碎片佔比2.870%。
綜合考量,短期來看,此次解體事件產生的解體碎片,在半年內對高度400km上下的低地球軌道航天器的安全執行具有較大風險,且解體碎片多屬於“闇弱小”目標,無法準確監測預警,建議半年內空間站宇航員減少艙外活動。長期來看,此次解體事件對人類航天活動不構成根本性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