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般是不看自己不熟悉的遊戲改編的動漫的,尤其是那種世界觀特別宏大的,因為很多這類動畫是純粹的遊戲粉絲向,講故事的時候省略了遊戲中提到過的細節,路人在觀看過程中很容易出現對大背景不熟悉導致的劇情理解無能的情況(《神奇動物在哪裡 Fantastic Beasts and Where to Find Them》的電影雖然不是熱門遊戲改編,但是這個問題也很嚴重),上網查資料呢,到處都是遊戲黨和動漫黨在吵架,這裡角色造型不還原啦,那裡的某段原創劇情是狗屎啦,真正的科普全被踩到下面去了。我是怎麼知道《英雄聯盟:雙城之戰Arcane》這部動畫並決定去觀看的呢?在某一天去上班的路上,網易雲音樂在每天給我的推薦歌單裡播放了《Enemy》這首歌,當聽到“Oh the misery!”這一句的時候,我飛快地拿出手機,仔細看了歌曲的資料,並馬上決定要去看看《雙城之戰》這部動畫,即使我從來沒玩過這個遊戲,背景知識我也可以邊看邊補。我現在正邊聽著這首歌邊寫下這些文字。
《英雄聯盟》(League of Legends,簡稱LOL)是誕生於2009年的老遊戲了,我那時就知道“祖安人”是句罵人話,但是“祖安”這個地方到底在哪兒我一無所知。金克絲(Jinx)這個姑娘更是大名鼎鼎,這位青發粉眸的暴走蘿莉多次出現在各種海報上,我猜她是個人氣角色,“她是個瘋子,提著槍到處亂殺人。”我的朋友曾經這樣給我介紹過她,我那時既然對遊戲沒興趣,就沒深究,無論這姑娘是天生反社會還是後天環境刺激導致的精神病,各種影視作品中都不乏這類“瘋狂”的角色,“可能就是個女小丑吧。”我想,“但是我們已經有很好看的小丑(The Joker)電影了,漫畫動畫裡這種角色更是一大堆。這類瘋子還有什麼可挖掘的地方嗎?”
當然有,當時的我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那就是,編劇們花了很長時間給小丑精心打造各種起源故事,並在長達幾十年的時間裡從各方面努力地豐富這個角色,終於讓他成為混亂邪惡的代名詞,而絕大部分女性反派並沒有這個待遇,甚至連女主角們的塑造都很單調,一個永遠身材火辣,溫柔堅強不犯錯的傢伙並沒有什麼人格魅力可言,更別提大部分女主角的戲份依附於男主角而存在,根本就沒有自己完整的故事線,哪裡有用搬哪裡,工具人罷了,“冰箱裡的女人”就是這一點的終極體現。他們的瘋狂是有不得已的原因的,那她們呢?小丑和小丑女就是一個很有意思的例子。哈莉·奎茵(Harley Quinn)首次出現於1992年的《蝙蝠俠》動畫系列,因人氣極高,被引入到漫畫中。本名哈琳·奎澤爾(Harleen Quinzel),原本是被指定來治療小丑(The Joker)的心理醫生,卻被小丑瘋狂的人格魅力所吸引,變成了痴迷於他的病人,她相信自己愛上了小丑,因此幫助小丑解除了監禁,最終跌入瘋狂,並自稱“哈莉·奎茵”。哈莉在很多故事中也是被小丑虐待得很慘,但是依然戀愛腦地對小丑不離不棄,為小丑獻出生命也在所不惜。我覺得這個時期的哈莉是毫無魅力可言的。後來,她拋棄了小丑,和毒藤組CP,擁有了屬於自己的故事線,這個角色才慢慢立起來。
讓我們回到《雙城之戰》這部動畫,它深入挖掘了金克絲的成長背景,和小丑起源一樣,讓我們知道了瘋子是怎麼誕生的,還在這個世界觀下塑造了一系列性格迥異,各具特色的女性角色,每個主要的女性角色都有自己的故事線,每個人都完全可以獨立成章出外傳,光是這一點,《雙城之戰》本身就非常有意義。唉,面向成年人的優秀的女性群像作品我幾乎完全沒見過,數來數去,《美少女戰士》(聽說後期還有母女搶一個男人的劇情,我沒看過,不知道真假)和《小馬寶莉My Little Pony: Friendship is Magic》勉強算是吧,還都是面向低齡少年兒童的,而優秀的男性群像作品面向各個年齡段都一抓一大把。他們的喜怒哀樂,他們的痛苦糾結都被看見了,被理解了,被看見是一件多麼重要的事情啊!只有當我們看到了一個角色誕生的來龍去脈和只屬於TA的成長弧光的時候,我們才能理解TA,而當我們理解了TA並能和TA一起體驗喜怒哀樂的時候,這個角色才算是活起來了。
爆爆Powder一直在追求著姐姐蔚Vi的無條件理解支援和源源不斷不求回報的愛,她要求即使在自己犯下不可彌補的大錯的時候,即使自己屠殺了無數百姓的時候,蔚也要愛她原諒她,這當然是不可能的,那個自稱自己能接受爆爆一切的希爾科Silco更是最終將爆爆引上了一條不歸路。人性的脆弱就在於它是不斷變化的,即使爆爆什麼錯也沒有,永遠乖巧可愛,蔚也可以突然不愛爆爆了,而人性的高貴之處也在於雖然一切都在不斷變化,但是蔚可以選擇一直愛犯錯的爆爆和小夥伴們,在不完美的境遇中去力求達到完美。但是,蔚只能自己選擇這樣去做,而不能由外人逼她去做。很多人覺得爆爆黑化得莫名其妙,明明她認識的人都對她非常縱容了,她最後怎麼還會變成這樣。我倒是覺得,爆爆的改變合情合理,和我們每一個人一樣,希望得到家人徹底的理解和關愛,即使在自己鑄成無可挽回的大錯的時候,還是希望別人可以無條件地接納自己,被接納被認可是小孩最基本的需求之一了。在小時候得到過無條件接納的人,隨著年齡慢慢增長,學會分辨是非對錯,再逐漸瞭解到成年之後沒有無條件的愛,和小夥伴們的互動之中學會妥協,建立起和諧穩定的關係,這是一個超級長期的過程,需要穩定的外部條件,對養育著自身情緒穩定的要求也很高。我還以為大部分人可以理解爆爆的無助。當她還是一個小女孩的時候犯了大錯,希望得到姐姐的接納和諒解,畢竟蔚是當時爆爆唯一可以求助的,穩定的強大的客體,但是時運不濟,兩姐妹被迫長期分開,爆爆的精神成長被迫中斷,停留在了範德爾Vander去世的那個晚上,而希爾科從各方面而言都不可能替代蔚來原諒爆爆,他說得再好聽,也依然是造成範德爾死亡的罪魁禍首。由於大量的童年創傷,我們很多人也會在親密關係中發生退行(regression),無理取鬧像個小孩子,看起來似乎是向面前這個人索取同情和照顧,其實是回到了小時候那個受傷的小孩身體裡,向著那時候的照顧者索求接納和關愛。在我們這個社會,大部分人都會在兒童時期經歷巨大創傷,精神上的成長被迫中斷,成年之後心靈上的傷口更是幾乎沒有獲得修復的可能,一個在你幼年時沒有給予足夠的愛和接納的傢伙在你成年之後肯定更不會給你了,成年人是很難改變的,所以我倒是覺得像金克絲那樣扭曲的極端反社會分子並不罕見,蔚和艾克Ekko那樣出淤泥而不染的好孩子才是非常罕見(不過也有很多人認為蔚當上執法官,和貴族小姐凱特琳搞在一起,背叛了祖安,是汪精蔚本蔚,這個見仁見智),優良的本性戰勝了極惡劣的外在環境,真的是難於上青天。大家覺得金克絲少見,不過是因為成年人其實沒什麼機會窺見另一個成年人的真實內心世界,但是無論掩飾得多麼完美,滿滿的無助感和絕望感會逐漸瀰漫在這樣的人身邊,而社會是由一個個真實的人組成的,這樣絕望的傢伙們越來越多,聚集在一起,就會形成事實上的“祖安”。即使維克托Viktor的實驗成功,讓祖安人身體上擺脫了繁重的徭役,大部分祖安人在精神上也難以安寧,在階級社會中,不僅工廠的汙水毒氣需要流到窪地裡去,精神上的那些委屈憤怒痛苦絕望總也要有個去處,當我可以向著更弱者發洩而TA絕無能力反抗的時候,我為什麼要忍著呢?扯遠了,蔚並不是一定要原諒接納犯下大錯的爆爆,畢竟爆爆犯的錯太大,而蔚當時也只是一個小孩,身心受創,安撫爆爆並指導她成長這件事需要由成年監護人和社會支援的力量共同完成,但是由於這裡是祖安,沒有合適的成年人來告訴她們該怎麼解決這件事,接著,爆爆又被一個過分縱容甚至是鼓勵她“惡”的一面的希爾科撫養長大,爆爆一直在逃避,一直保持著一個惡小孩的思維模式,沒有能力長大。後來,蔚從監獄出來,實際上是爆爆精神上重新成長的一個契機,但是發生的種種終於讓兩姐妹徹底決裂,爆爆不會再得到蔚的原諒了,而金克絲根本不需要蔚的原諒。我很喜歡這個關於瘋子的起源故事。
凱特琳Caitlyn和梅爾Mel也是我非常喜歡的角色,聰明又穩重,確實是很合適的領導者。有很多人不喜歡動畫中的凱特琳,我最喜歡她。梅爾的母親是個非常有意思的角色,讓人過目不忘。她出場很晚,戲份非常少,但就是那幾個場面,幾場對話都能讓我們對諾克薩斯那個地方產生不小的興趣,我是在那之後才意識到這個世界中不僅只有皮爾特沃夫和祖安,別的城市中也有很多人,在發生著很多有趣的事情。我很期待動畫第二季,不過聽說第一季的製作長達六年,第二季可能也是有生之年系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