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作為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從古至今在農業種植領域都有著極為出色的表現。
在古代社會中,賈思勰、徐光啟等農學家就在這一領域取得過巨大的成就,當今時代更有袁隆平創造了世界性的種植技術突破。
除了這些農學家之外,其實我國還曾有一位商人解決過巨大的糧食危機,這個人便是“番薯之父”——陳振龍。
米和麵作為中國人餐桌上最常出現的主食,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形成的飲食習慣,其深刻影響著我國人口規模的變化。
但是水稻和小麥,生長十分依賴土壤、水分等條件。
在山地較多或土壤貧瘠的區域,這些作物很難種植成功。如果當年出現乾旱、暴雨等自然災害,就會導致作物產量大幅度減少。
因此,在自然規律的影響下,我國人口規模始終保持在相對穩定的範圍之內,千年來無法取得質的變化。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清朝康熙、乾隆年間,才發生了歷史性的突破,我國人口從幾千萬迅速激增到了4億多,增加了近3億人口。
專家對於造成我國人口激增的原因眾說紛紜,但番薯的引進卻是公認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
不同於對生長環境有嚴格要求的水稻和小麥,番薯的“體質”顯得格外頑強,能夠適應多種生長環境。
在很長一段歷史時期裡,番薯都是除米、面外最重要的主食之一,極大地解決了我國人民的溫飽問題。
站在今天的角度來看,番薯作為家常食品中最為普通的種類,它的存在並沒有什麼稀奇之處。
但回到明朝萬曆年間,番薯漂洋過海來到中國,卻經歷了一段極為艱難的旅程。
文學家郭沫若就曾用“挾入藤籃試密航,歸來閩海勤耕植”一句詩文,概述了這段不平凡的歷史和這個不平凡的中國商人。
明朝時期,陳振龍出生在了一個書香門第的富庶家庭,在家庭的薰陶下,自幼便熟讀儒家經典,考取功名也成了家人對他最大的期望。
在不到20歲時,陳振龍便憑藉聰慧的頭腦,一舉考中的當地的秀才,看起來日後在官場中也是前途無量。
但從小就心思活絡的陳振龍,卻已經對死板的科舉考試無比反感,內心越發牴觸這種苦讀死書的生活。
在一次機緣巧合之下,陳振龍發現了出海貿易的商機,於是便果斷帶家人移居到閩縣尋找新的機遇。
當時的閩縣其實就是如今的福州區域,這裡作為我國沿海的商貿重鎮,多年來承擔著面向東南亞的進出口貿易。
在明朝萬曆年間,西方殖民者的步伐已經逐漸展開,雖然還未影響到我國,但東南亞的島嶼上已經出現了許多殖民者的旗幟。
我國史書中將今天的菲律賓稱為呂宋,那時呂宋就不幸遭到了西班牙殖民者的攻擊,淪為了西方人的種植基地。
陳振龍在與呂宋做生意的過程中,發現當地有一種奇怪的食物。紅色的外皮下,內部鮮甜多汁,是當地人重要的主食來源之一。
回到國內後,陳振龍詢問了當地的務農人員,也查閱了相關的農學典籍,卻沒有得到任何的結果。
好奇心驅使之下,陳振龍開始對這種食物產生了極為濃厚的興趣。
在之後與呂宋的貿易過程中,陳振龍多次提出要把這種食物帶回國內,但無一例外都遭到了西班牙殖民者的拒絕。
其實,番薯並不是菲律賓的本土作物,而是原產於南美洲地帶,是西班牙人殖民過程中發現並帶到了菲律賓種植。
當時的西班牙政府十分看重這項作物,因此拒不向外買賣,將其當作戰略物資進行儲備。
在西班牙控制的東南亞島嶼上,任何人都不允許攜帶番薯離開,一旦抓住便會予以重罰,甚至處以死刑。
陳振龍看到西班牙殖民者堅決的態度,也知道強行帶走是不現實的行為,反而很可能讓自己身處險境。
無奈之下,陳振龍只好將原本的計劃擱置,等待新的時機。
在陳振龍出海貿易的幾年間,明朝境內卻發生了極為動盪的變化。
萬曆二十一年,小冰河期的到來導致全球氣溫出現大幅度下降,農作物產量急劇減少。
小農經濟下的中國農民,一直都是過著“看天吃飯”的日子,這次饑荒的爆發無異於斷絕了他們一年的口糧。
尤其在陳振龍的家鄉福建地區,在多山少地的地形下,原本的糧食產量僅供維持百姓勉強生活,經此一難,連基本的生存基礎都無法滿足。
大量災民不得不開始逃難,福建地區甚至出現了“易子而食”的人間悲劇。
福建的政府官員面對如此大規模的饑民,也沒有足夠的糧食儲備發放,饑荒問題眼看就要演化為了更為劇烈的社會動亂。
得知家鄉訊息的陳振龍,內心同樣無比焦急,自幼接受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的儒家教育,讓他意識到將番薯引進國內的重大意義。
呂宋這區區幾座海島,就是因為種植了番薯才從此次世界性的氣候變化中免於受難。
如果將番薯種植在福建地區,那麼家鄉當地的饑荒問題一定能得到很好的解決。
在和兒子陳經綸反覆商討過後,陳振龍決定冒著生命危險,將番薯帶回到國內。
當然,直接帶番薯回國顯然過於冒險,但只要將番薯的幼坯、種子、或者藤蔓帶回,就有可能在中國的土地上重新生根發芽。
在和當地農民深入交流之後,陳振龍最終決定將番薯的藤蔓想辦法帶回國內。
陳振龍讓兒子將番薯的藤條抹上泥土,接著把捆綁貨物的麻繩也沾滿汙泥。
隨後,陳振龍把藤條與麻繩擰成一股,外部的麻繩緊緊包裹著裡面的藤條,在汙泥作為保護色下,肉眼很難看出內部別有文章。
陳振龍在整點貨物準備回國之際,特地用這一根麻繩捆綁上最不起眼的貨箱,放到了甲板的角落之處,避免外人懷疑。
西班牙殖民者在例行檢查後,沒有發現任何可疑之處,也沒有注意到這根不尋常的麻繩,於是便決定放行陳振龍所在的船隻透過。
在經歷了這一系列的驚險過程後,陳振龍終於帶著這根“救命藤蔓”,揚起了回家的船帆。
那時的航海技術並不像現在這樣成熟,一切動力都得依靠大自然的風力,因此速度也時急時緩。
為了避免藤蔓在航行途中枯死,陳振龍時不時就跑到甲板給藤蔓澆水,有時甚至故意將行李放到海中浸泡,讓其吸收足夠的水分。
此時的陳振龍還並不知道,番薯擁有多麼強大的生命力,不過在不久之後,他就將見證這個作物的神奇之處。
7天7夜的航行後,陳振龍順利抵達了目的地,但擺在他眼前的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急需解決。
雖然他將藤蔓帶回了國內,可究竟這個作物要如何種植,這顆藤蔓該如何利用,他卻絲毫沒有想法。
對於這個新引進的作物,農民們也沒有可供參考的經驗,只能按照種植其他作物的方法,暫時把它安置在盆栽之中。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陳振龍讓兒子陳經綸給福建官員金學增致信,信中講明瞭番薯的重要作用,希望政府提供一片試驗田種植。
金學增收到信件後,立刻對信中提及的作物產生了興趣,眼下在毫無其他救災方法的情況下,只能“死馬當活馬醫”,用這個方法試一試。
在政府的幫助下,陳振龍找到了一處合適的地點,便開始研究如何種植番薯。
陳振龍努力回憶當初在呂宋生活的情景,模仿當地人種植番薯的方法,“照貓畫虎”將藤蔓種到了土中。
之後的日子裡,陳振龍和兒子陳經綸每天都守在試驗田旁邊,生怕有什麼意外導致作物死亡。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近四個月的日夜相守,父子二人終於等來了番薯成熟的一天。
僅僅一枝藤蔓就結出了許多果實,這些外表附著著泥土的番薯,在兩人看來卻是無比珍貴的寶物。
作物成熟的訊息,很快便傳到了金學增的耳中。
沒過多久,官員們便紛紛趕到了現場。
看著這些相互勾連,規則不勻的果實,雖然體積並不小,但究竟能不能食用,在場其他人卻誰都不敢嘗試。
陳振龍為了證明番薯可以食用,果斷拿起了一個洗淨後吃掉,緊接著又將其煮熟後給官員們品嚐。
品嚐過後,所有人都對眼前的食物讚不絕口。金學增當即下令,讓陳振龍推廣這種產量極高又便於種植的作物。
很快,福建省內的農民開始在各自的土地上種植番薯,沒過多久,豐收的喜悅就傳遍了當地的大小村莊。
此前一發不可收拾的饑荒,終於得到了治理。陳振龍冒死將番薯藤蔓帶回祖國的經歷,也隨之成為了百姓口口相傳的美談。
當地人為了紀念陳振龍的功績,自發籌款建造了“先薯亭”,以此來表達對陳振龍的感激之情。
其實,目前史學界對於究竟是誰將番薯第一個帶回國內,並沒有明確的定論,很可能在陳振龍之前,就已經有人帶回過番薯。
根據史料記載,陳益和林懷蘭都曾將番薯帶回到國內,其中陳益帶回的也是蕃薯藤,而林懷蘭則帶回了完整的番薯。
但之所以大家公認的將陳振龍稱為“番薯之父”,除了因為他將其帶回國內的功勞外,更重要的是他對番薯種植推廣作出的巨大貢獻。
在陳振龍將番薯引進到福建後,他並沒有就此停下番薯種植的腳步,相反,在他的帶領下,子孫後代都投身到了“番薯事業”之中。
陳振龍的兒子陳經綸在總結父子二人的種植經驗後,寫出了《種薯傳授法則》,之後金學增又在基礎上完善,寫出了《海外新傳》。
這兩本書籍為推廣番薯種植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不僅幫助當地人學會了如何種植技術,更讓外地人有機會接觸這一新的物種。
父子二人的貢獻不僅得到了當地人的關注,就連我國古代著名學者徐光啟也在《農政全書》中記錄了兩人的種植技法。
隨著歷史的推移,明朝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走下了歷史的舞臺。因為受到連年戰火的影響,番薯推廣始終集中在廣東、福建等地。
後來,清朝建立後,康熙和乾隆十分重視番薯的戰略意義,將其作為戰爭儲備物資廣泛推廣,命令各地官員尋找合適地點栽種。
陳振龍的四世孫陳以柱在此期間,跑到了浙江地區推廣番薯,讓番薯進一步走出了福建,自此長江流域的居民也品嚐到了番薯的美味。
到陳振龍的五世孫時,番薯已經開始由南方向北方進發,在山東等地廣泛興起了番薯的種植熱潮。
五世孫陳世元為了動員百姓種植,甚至自費在各處張貼告示,親自下地傳授種植技術。
經過多年的經驗積累後,陳世元將此前的典籍進行彙總,並在此基礎上寫出了古代農業著作《金薯傳習錄》。
這部典籍不僅是我國第一部關於番薯的農業專著,更記錄了當時各地的農業發展情況,為後世研究歷史提供了重要線索。
在陳世元之後,他的子孫後代也繼承著先祖的遺志,透過走南往北的遊商經營,把番薯帶到了河南、河北以及北京等內陸地區。
從陳振龍第一代人的冒死引進,到後世七代人的薪火相傳,陳振龍一家不僅見證了番薯來到我國的經歷,更深刻改變了中國的歷史程序。
甚至讓中國的人口增長了3億。
根據史料記載,明朝永樂年間我國人口規模最多不超過1億,但在康乾盛世之際,已經超過了4億人。
這種爆發式的人口增長背後,雖然擁有多方面複雜的原因,但番薯作為百姓的主食口糧,一定是其中的重要影響因素。
每逢災害饑荒之年,水稻和小麥總會大規模歉收,此時番薯就是救命的“稻草”。
就像一句俗語所說:“番薯不怕落土爛,只求枝葉代代傳”,這正是對番薯強大生命力的最好說明。
如今,我國已經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番薯生產國,每年產量佔到世界番薯產量的80%,這背後離不開每一代農業人的辛勤耕耘。
回顧我們五千年曆史悠久的中華文明,每到危難的時刻,總會有捨身取義者挺身而出,幫助人民走出困頓。
試想如果沒有陳振龍的拼死一試,可能當年的一場大災就會繼續蔓延,導致更多無辜饑民就此喪生。
如果陳家人沒有一代代砥礪前行,那麼番薯很可能就會是福建一地的特產,而難以幫助中國廣袤土地上的其他貧苦百姓。
陳振龍留給我們的寶藏,除了有那一顆顆鮮甜可口的番薯外,更有那一脈相承的民族精神。
面對先人作出的貢獻,感激與傳承便是今人最好的行動,珍惜現今來之不易的生活,爭取為國家和人民創造出更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