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中、後期來到潮汕半山區的客家人,經過四五百年的繁衍演變,現在約有140萬人仍然說的是客家話,行的是客家俗;而在與潮語區接壤的客家人,有約12萬人已改講“福佬話”,行“福佬俗”;在清朝初期,—些半山客人遠離家鄉到廣西、四川等地,墾荒種植,他們也保留著祖地的語言和習俗;約在二百年前開始漂洋過海到東南亞謀生的中山客人,現在也繁殖到約130萬人;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外出到本省各地和其他省、市、自治區工作的半山客人及其後代,也約有120萬人。
一、半山客人在潮汕地區的分佈
根據2003年的《揭陽年鑑》、1996年出版的《汕頭市地名志》、2002年的《揭陽市地名志》、2000年的《潮州市地名志》、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出版的《客家人在饒平》、1994年的《豐順縣志》,以及一些熟悉其當地情況人士的介紹,現在住潮汕各潮語城市的半山客人約十萬人,全潮汕總計約有1400000人。
半山客氏居民的年齡構成,在改革開放以來,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大量的青壯年人到經濟較發達的地區打工、經商、辦實業、辦公務,而且日見增多。他們開始時單身外出,逢新年、過大節、掃祖墓左修築家室時才回家團聚。有了比較穩定的收入後,便夫妻一起外出,留下孩子在家鄉讀書,由老人照顧孩子們的生活。在外有點經濟基礎後,便舉家外出。因此,農村的青年人大大減少,而老年人的比例大大增加。這種變化的趨勢,看來還會繼續下去,它體現著農村城鎮化,也是農村富餘勞動力向工業轉移的過程。
二、部分半山客人潮語化
經過四、五百年的潮客交往,相當部分與“福佬人”接壤而居的客家人,語言與習俗已逐漸福佬化。我們查閱了汕、潮、揭三市的地名志及一些鄉鎮志等資料,有文字記載的約有109234人,其他沒有取得文字記載資料的,可能也為數不少。
在潮汕改講潮語、行潮俗的客家人為什麼這麼多呢?首先是發展生產的需要。處於平原地區的“福佬人”,地理條件比較優越生產經驗比較豐富,鄰近的客家人在不斷學習的過程,必須逐步學講潮語,直至改講潮語。第二,地處平原的城鎮,工農業產品比半山區豐富。所需的許多生產、生活資料必須到潮語區購買,所出產的“山貨”必需銷向平原區。交換過程,促使潮語化的形成。第三,婚姻嫁娶是促使潮語化的重要因素。舊社會同姓不婚,一些與潮語區接近的客家人,與潮浯人的婚姻日漸增加,,加速了半山客人的潮化。第四,文化教育向半山區傳播,加速客家人潮語化。明清時期,半山區教育相對落後,許多近潮語學校聘請潮語教師,用潮語教學,這也是潮化的重要原因。誠然,這種過程是比較緩慢的,是逐步向較深入山區推進的。揭東縣埔田鎮幾乎全都是從客轉潮的,多數人已不知自己祖先是客家人。該鎮最深山的車田村人,從元、明時從平遠蕉嶺遷來,經歷了四、五百年,到清末才基本改講潮語,到民國時期,有些老人還講客家話。
三、許多半山客人於清康熙年間遷播於廣西、四川
明清之際,長達半個世紀戰亂,社會經濟遭到嚴重破壞,江南“人民多遭慘殺,田土盡成丘墟”,號稱膏腴的四川,“民無遺類,地盡拋荒。”康熙二十年(1681)大陸基本統一後,清廷訂出具體措施,對墾荒地地不加徵賦,由政府出資招徠貧民開墾,成績顯著的官員給於晉升。同樣遭受苦難的半山客人,在這期間到廣西、四川墾殖的也很多,揭西灰寨李氏族譜記載,從梅縣遷來的開頭六代人,因戰亂而被迫五次遷移,清廷頒佈鼓勵開荒令後,武秀才李象六的九個兒子中,有六個前往廣西柳州,以後又有人陸續到賀縣等地,至今約有二萬多人。改革開放後,有四川民工到灰寨打工,他們講的是灰寨客家話,所使用的輩字也相同。類似的情況,在半山客區還很多。據估算、現在大約共有120萬人。
四、海外華僑人數眾多
清末以來,特別是汕頭成為對外通商口岸後的—百多年來,半山客人向海外移民日益增多。特別是抗日戰爭勝利後,出國人數更多。據各方面資料估算,半山區客家人中華僑、華人約130萬,主要居住在東南亞,尤以泰國、馬米西亞為最多。
五、大量半山客人走向全國各地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特別是解放戰爭時期,潮汕半山區幾全是革命根據地,半山客人參加革命隊伍的特別多。全國解放後,他們隨部隊或由組織分配到外地工作的也就特別多。加上原揭陽縣是土改、“四清運動”的重點,運動過後都有一大批幹部、積極分子被調到外地參加政治運動,運動過後就地安排工作,並在那裡建立新家庭,,揭西縣坪上鎮湖光村上世紀八十年代調查結果、外出的有二千多人,相當於當時在鄉人數,他們分佈在全國除內蒙、新疆之外的各省、市、自治區。這種情況具有一定代表性。據估算,在外地的潮汕半山客人約有120萬人。
sponsored links
潮汕半山區客家人的分佈和遷播
分類: 財經
時間: 2021-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