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則有關中國文字博物館斥巨資,以“破譯單個甲骨文獎勵10萬元”的天價懸賞新聞,引發廣泛關注。據稱,這批需要釋讀的疑難甲骨文,總量近3500字。換言之,這次中國文字博物館懸賞破譯甲骨文的獎勵基金,將達到3.5億元人民幣。這也說明甲骨文的破譯工作絕非輕而易舉。那為什麼要破解它,它又是從而何來呢?
一片甲骨驚天下
公元1899年10月的一天,清末的北京人心惶惶,遠處的海邊似已隱隱傳來八國聯軍的槍炮聲。國子監內一燈如豆。在忽明忽暗的燈火下這所皇家大學的最高長官王懿榮正全神貫注端詳著一味名叫“龍骨”的中藥材。也許王懿榮並不清楚他的發現將石破天驚,但他作為京城最權威的金石學家很清楚這些模糊的刻符對岌岌可危的中華文明意味著什麼!
“為什麼三千多年前的聲聲問卜會突然湧現於19世紀最後一個深秋?”在《問卜中華》中文化學者餘秋雨這樣感嘆:“我想定是華夏先人強烈地感知到了他們的後代正面臨著可能導致萬劫不復的危難。他們甚至惱怒了,以致於擲出甲骨責斥後代:為何這麼垂頭喪氣?至少也要問卜幾次。最後探詢一下吉凶!”如今考古學家已從安陽的小屯村發現了大量的甲骨文。這說明殷商時代文字已得到充分廣泛的應用,而且發展得也已較為成熟。
王懿榮買到有古老文字的骨片並大量收購,使世人認識到這種新的古董——甲骨文,這一發現震驚世界。經過羅振玉的查訪,始知契刻文字甲骨出土於河南安陽西北五里的小屯村。羅振玉還辨認出甲骨刻辭中有商人先公先王的名號,確認這些甲骨是商王室遺物。商王占卜用的甲骨在洹水南的小屯村出土,證明了此地即《史記‧項羽本紀》所記項羽與秦章邯軍交戰時所駐之“洹水南之殷墟”,亦即《括地誌》所記“相州安陽本盤庚所都,即北蒙殷墟”。
從此,甲骨身價倍增,私人挖掘盜賣之風猖獗。自殷墟甲骨發現以來,殷墟先後出土了約15萬片刻辭甲骨,絕大多數出土時已是殘破的碎塊。其中約 5萬片為科學發掘所得,其餘則為村民和古董商私自濫掘盜賣而流散。早期蒐集殷墟甲骨的有王懿榮、劉鶚、王襄、孟定生等,尤以羅振玉用力最勤,所獲最富。自1903年起,美國人方法斂,英國人庫壽齡、金璋,日本人三井源右衛門、林泰輔,德國人維爾茨、衛禮賢等紛紛染指其事,又以加拿大人明義士所獲最多。看到這樣的混亂局面,文人學者無不為祖國的文化寶藏擔心。1928年10月,對殷墟甲骨文進行科學發掘時,主持這一發掘的就是董作賓,他與羅振玉、王國維、郭沫若合稱為“甲骨四堂”。
私掘的甲骨,無出土記錄,加以古董商為牟利而偽刻、仿刻、真假甲骨混雜在一起,給科學研究帶來了許多困難。科學發掘與著錄 殷墟甲骨的科學發掘,始自1929年,由原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主持進行。先後共發掘15次,至1937年因日本侵華戰爭而中斷。其中12次發掘獲甲骨 3萬片,現存臺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這批甲骨因是科學發掘所得,有詳細的出土記錄,且不乏完整的龜甲骨板(第13次發掘的YH127坑,就出土 300 整版刻辭龜甲),為科學研究創造了良好條件。
1929年至1930年間,河南省博物館也曾進行有組織的發掘,獲甲骨3650片。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期間,日本的慶應義塾大學、東方文化研究所和東京帝國大學考古教研室亦曾進行過 3次(1938、1940、1941)考古發掘。
1950年,中國科學院又開始了對殷墟的科學發掘,並設立了小屯工作站,負責對殷墟進行長期的有計畫的科學發掘,曾相繼在殷墟及其周圍四盤磨、小屯、大司空村、苗圃北地和後崗出土了刻字甲骨。1973年,小屯南地出土的卜骨卜甲共有7150片,其中有刻辭的5041片。
1928年開始的安陽殷墟的科學發掘,引起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
隨著以董作賓、朱芳圃、孫海波為代表的一代學人對殷墟發掘工作的展開,甲骨文的考釋、研究工作逐步納入科學有序的軌道。從此,在中華傳統國學領域,又增添了一門既古老又年輕的學問,這就是甲骨學。
殷墟遺址及甲骨文的發現,直接證明了商朝擁有繁榮發達的社會結構和上古文化傳承的歷史演變。之前停留在口頭和書本上的三皇五帝夏商周中,商朝才真正意義上被考古所證實,商朝的燦爛輝煌遠超書本之認知,為全世界所公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