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本里大家應該都見過按圖索驥這個成語,但你知道它出處和典故嗎?在春秋時期秦國有位著名的相馬大師名叫孫陽,但國人都喜歡把他稱為伯樂,因為他一眼就能看出一匹馬的好壞。
常言道虎父無犬子,但伯樂兒子智質很差。他對父親親自書寫的《相馬經》記憶深刻,以為自己也有了認馬的能力。一天出門見到一奇物,它有鼓鼓的前額、明亮的眼睛和四隻蹄子。他心想:“這傢伙不正是他父親書中描述的那匹千里馬嗎”,他忙抓住它,告訴他的父親:“我找到了一匹好馬,和父親你在《相馬經》中所描述的一樣,只是蹄子有點小,不夠大!”。伯樂看著兒子手裡的大蟾蜍,忍不住覺得好笑和生氣,幽默地說:“這‘馬’喜歡跳,不能騎!”。伯樂兒子根據書上畫像和描述還以為找到了一匹真正的好馬,但實際上找到的就是一隻大蟾蜍。
我們平時在看古裝劇的時候,不知道大家留沒留意,通常官府對犯人的通緝令要貼畫像。畫像上雖然顯示了罪犯的姓名和性別,但畫師畢竟是沒有見過罪犯,他們只能根據描述繪製,而且精準較低。
在南宋末年發生過一件事,元兵拿著畫像四處緝拿文天祥,盤查到一位名叫林附祖的福建秀才時發現他和畫像一模一樣,硬說他就是文天祥押送到京口後,還好有見過文天祥的人這才讓林附祖免遭於難。
那為什麼官府還是能夠很快抓到罪犯呢?其實核心關鍵並不在畫像上,而在這三點:
第一,身份證早在戰國時期出現了,當時被稱為照身帖,這是商鞅在秦國變法時發明,上面刻有持有人的頭像和籍貫資訊,這是由官府開具的國人身份象徵。商鞅變法失敗亡命出逃,因為這個憑證,無法在客棧住宿,也不能透過邊境跑出秦國,最終被抓車裂而亡。在實行宵禁的古代社會,大晚上就你一個人在外面溜達,很容易被抓。
第二,同樣是商鞅變法時所建的保甲制度,如果一戶家庭有罪,其他九戶家庭必須報案,誰不報案誰就和犯罪者同罪。由於古代的社會流動性低,老百姓的生活圈子就那麼一小塊,只是偶爾去一趟集市,村裡大家都是相互認識。如果有陌生人到了這個地界,一下子就會分辨出來,很難藏在他們裡面。
第三,懸賞,常言說得好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在新朝時,王莽為殺劉演,就曾懸賞十萬兩黃金和5萬封戶。宋朝時也還明確規定,殺人犯懸賞五萬。明朝的規定更是獨樹一幟,抓到重罪的直接授官,並且罪犯的財產全部獎勵給舉報人。
在如此嚴酷的社會制度下,保護罪犯的人寥寥無幾,另外如此豐厚的懸賞難免沒有誘惑力。所以,在古代雖然沒有現代高科技的輔助,但是全民配合下抓個人大概沒那麼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