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的時間久了你會發現:
微信好友加到上限的跑者,未必是真的喜歡社交,可能只是在某一特定場景下的一時興起;
歌單裡點了紅心999+的跑者,未必是真的喜歡音樂,可能只是為了跟著節奏跑步時更有動力;
微博抖音上收藏點贊N多跑步乾貨,也未必是真的想要跟著訓練,可能就只是Mark一下而已。
當代跑者很擅長偽裝自己,表面上是“社交達人”,內心卻是“生人勿進”。
不知道有多少人每天假裝熟悉,做一些”不得不“的互動,但過濾掉這些所謂的社交關係,真正的朋友又有幾個?
很多跑者在剛剛開始跑步時會加入跑團,會經常參加跑團活動,一來二去,大家熟絡之後就會友好的互加微信好友。
本以為從此多了一個朋友,可以經常一起訓練,聊聊天交流感情。但慢慢卻發現,除了跑步,你們之間根本不知道該怎麼開始聊。跑友之間的溝通橋樑就只有跑步而已,想要展開別的話題就會略顯冒昧。
大家上班都很忙,下班都很累,然後學會不去打擾,保持禮貌的距離。時隔多年,再次開啟聊天對話方塊,還只是停留在“我已透過你的朋友驗證請求,現在我們可以開始聊天了”這個尷尬的場景。——這些好友就像看不見摸不著的空氣,他明明在,但又等同於不在。
或許是受到線上電商的影響,現在人們似乎都有種“自來熟”的感覺。從前“親愛的”是愛人之間的稱呼,現在卻變成了打招呼的方式。稱謂上的變化似乎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很容易讓人產生一種”親密關係“的錯覺。
“假熟社會”下,每天喊著你“寶寶”的未必是你最親近的人,喊你“家人”的也未必是你真的家人...即便是天天都見面,一起訓練,一起跑比賽的兩個跑友,也未必是真的朋友。
有的跑友透過跑友群直接加你,你們從未謀面,只是同在一個微信群裡。加了好友之後,他就不斷地要求你幫他拼夕夕砍一刀,朋友圈點贊,轟炸式地每天找你投票...很明顯,這種一廂情願的“熟”,會引起另一方的心理不適。
每天看著跑團群裡熱火朝天的談天論地,一會兒沒看手機就顯示99+,從頭到尾津津有味的翻看著聊天記錄,看著那些不斷蹦出的群訊息,你的話永遠不會被冷落在空中。
看似有人陪你聊,有人陪你鬧,彷彿也緩解了自己的社交焦慮。可一旦群裡安靜了下來,就會突然覺得很空虛。
看著手機裡寥寥無幾的幾條資訊,要麼是廣告,要麼是工作訊息。你心裡很清楚地知道:雖然大家看起來關係很近,但實際上心卻離得很遠,如果沒有跑步這個橋樑,根本不會產生任何交集。
還有人新增好友,就只是為了擴充自己的所謂“人脈”,好讓他在別人面前有些可以引以為傲的說辭。
“XXX啊,我認識!跟我特熟!”
“組委會,我認識人啊!”
這種人平時不會和你多聊天,你也完全不知道這個人是誰,長什麼樣,但一到有需求的時候就會冒出來跟你攀親帶故。
“有沒有贊助商的免費名額啊?”
“有沒有新跑鞋啊,送我一雙我試試?”
“有沒有贊助名額包機票酒店的,給我來一個?”
被問者往往一臉懵逼...滿腦子都是“Who are you”的疑問。當你言辭委婉或直接的拒絕之後,卻會收到對方:“這點小事都不幫忙,虧我把你當朋友”的責問。
圈子雖小,乾淨就好。在外吹噓自己有多少個好友,亦或是認識誰誰誰,這其實都是毫無意義的。想讓別人為了你的歡笑而奔波,可曾想過為別人付出過什麼?
社交圈再小也不需要虛偽的圈子去證明自己的能力,恐怕最終只有一個結果:你微信裡有很多朋友,好像是一件值得的炫耀的事情,但當你想說心裡話、真的需要幫助的時候,卻找不到一個人。
社會心理學家曾經做過研究,人一生中,同時交往的朋友數量極限是10 、30 和60 。
“10 個”是真朋友,當你陷入困境或急需用錢,把父母、兄弟姐妹、親戚朋友都算上,願意幫忙的不會超過10 個。“30 個”會聯絡的朋友,沒事能打個電話問候一下。
“60 個”關係最淡的朋友。比如你因為某件事認識了某個人,你們互相換了名片,聊過兩次,提起有印象,無事不聯絡。
通常,前10 個人是最穩定的,算是安全底線,而後60 個人是流動的,甚至可有可無。所以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有些人,明明人脈廣,資源多,很有影響力,卻仍然只留不超過一百個微信好友。
對於成年人來說,“交朋友”這樣一件小時候信手拈來的事情變得越來越困難。網際網路科技發達的當下,Conversation被Connection替代,人與人之間有了聯絡,但缺少走心的交流。出現了一種“alone together"現象,空間上離得很近,心卻離得很遠。
知音可遇不可求,如果你有三五知己,一定要珍惜這難得的友誼。在時間和精力都有限的條件下,朋友也應該交那些值得的人。這不是“勢力”,而是對自己的生活負責。
在你體驗過真正的友誼之後,就會發現:“做減法就變得不再是一個努力的結果,而是一個自然的結果。”這樣簡約但又精緻的人生,值得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