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數百次的實驗,歷經多年打磨,80後遼瓷傳承人孫天舒破解了斷檔300年的遼瓷技藝“密碼”,燒製出的瓷器從色彩、密度、手感、音感上,均能媲美出土文物遼瓷鳳首瓶和皮囊壺等器物。
遼瓷是遼代陶瓷的簡稱,以遼、吉、黑東北三省及內蒙古自治區出土物為主,距今有1200年的歷史,是在傳承唐朝傳統技術、吸收五代和北宋中原地區工藝的基礎上發展創造出的陶瓷藝術,紋飾質樸,有濃郁的地方色彩和遊牧民族特點。
孫天舒對陶瓷有著天然的敏感,無論是老家素樸的陶瓷擺件,還是博物館展出的各式瓷器,她總能饒有興趣地研究半天。在大學期間,她就常去旁聽一些關於陶瓷方面的課,她常思考:“在家鄉的這片土地,曾經有過怎樣燦爛的陶瓷文明?它與南方窯繫有什麼不同?我們該怎樣傳承?”
但遼瓷製作技藝斷檔了近300年,相關研究資料寥寥,在不知配料、技法無解的情況,恢復遼瓷技藝困難重重。破譯遼瓷“密碼”成了孫天舒的夢想,為此,她考取了瀋陽理工大學陶瓷專業研究生。她知道,只有儘可能多地瞭解和掌握全國各地各類陶瓷的製作方法,才有可能是破譯遼瓷“密碼”的最佳捷徑。要將遼瓷發揚光大做成產業,也必須瞭解好全國陶瓷產業的市場狀況和技術狀況。畢業後,孫天舒用兩年時間來考察和學藝。從南方窯口學習歸來的孫天舒在著名陶藝大師關寶琮的支援下,開始了遼瓷古老工藝的探查和研究。
遼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造型多變,從泥料、配比到工藝、技法,都是難題。孫天舒平均兩天燒製一爐瓷器,每一爐都要進行復雜的70多道工序製作。
一開始,燒製出的每一爐瓷器都與出土的遼瓷相去甚遠。她只能在高強度的勞動中靠自己摸索,一度一度改善火候溫度、一點一點調製材料配比。為了將瓶體圓身變為遼瓷特有的扁身,孫天舒就嘗試了不下百次。
遼寧的冬日寒氣刺骨,車間的供暖設施尚不完善,孫天舒的雙手每日與冰涼的泥水為伴,漸漸生出了凍瘡。密密麻麻的小口子分不清是膿水還是血水,到了晚上,凍瘡經常又疼又癢。“有時覺得很艱難,也想過放棄,但第二天眼睛一睜,還是想著有一道工序可以再改進。就這樣挺了過來。”她用一次次砸碎失敗實驗品的敲擊聲,送走了一個又一個漫長的季節。
經過數百次的實驗,孫天舒終於燒製出了從色彩、密度、手感、音感均能媲美出土文物的遼瓷器物,遼瓷技藝“密碼”被孫天舒解開,2017年,她被瀋陽市文化旅遊和廣播電視局認定為遼瓷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
為了更好地傳承、推廣遼瓷文化,孫天舒創辦了龍呈文化創意產業園。目前產業園已成功申請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專案,同時被評為非遺傳習基地。產業園不斷髮展擴大,研發了遼瓷創新產品200餘款,包括日用瓷、藝術瓷、文創用瓷三種類型,擁有智慧財產權102項,專利19項。同時建立了遼瓷展館,還開發了研學產品和景區功能,等等。
在孫天舒看來,遼瓷的產品研發創新和教育普及是最重要的兩件事。為此,她與瀋陽多個學校簽約,透過開設陶瓷課讓遼瓷走進校園,讓孩子們瞭解到這片土地所孕育的文化。她還透過青創聯盟組織聯絡到有需要的創業者,先後為農村青年開辦了50餘次制瓷培訓班,為600多名農村青年提供了創業和就業崗位。對有創業願望的特困戶,產業園還免費提供場地、裝置及技術,幫助他們脫貧致富。
通訊員 張簫丹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晨 來源:中國青年報
來源: 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