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字中證道。——唐淚
周星馳耀目的作品很多。
比如2001年的《少林足球》橫掃金像獎。
並將香港電影的影史紀錄首次推高過六千萬關口,比年度第二名的《瘦身男女》足足超了兩千萬之多。
又比如2016年的作品《美人魚》創造了當年內地票房神話,超過33億元。
比第二名和第三名的電影加起來,還要多出好幾億的票房。
還有最開始在香港影壇連續稱霸年冠和打破紀錄的多部影片。
也有被封為神作的《大話西遊》系列。
但在2004年這部劃時代的鉅製《功夫》之前。
一切都是過眼雲煙。
首先來看,《功夫》是一部什麼型別的作品?
很多人的第一反應肯定是喜劇。
沒錯,自從當年周星馳以《賭聖》一飛沖天之後,他所有的電影都打上了這個標籤,儘管他曾經說過,自己拍的電影都是悲劇,卻被大家當作喜劇看待。
但可以先看看這部《功夫》的型別標籤,即喜劇、動作、犯罪和奇幻。
也就是說它其實是雜糅型別,就不能夠以某種單一型別去界定。
說它是喜劇,因為電影是荒誕和誇張的,時常能令觀眾會心一笑。
談到動作,火雲邪神、民間高手以及包租公、包租婆和瞎子殺手、“那個誰”,洪家鐵線拳、五郎八卦棍、十二路譚腿、一曲肝腸斷、獅子吼及踩腳趾等傳統功夫與異想創意層出不窮,當動作電影看也能讓人目奪神馳。
開場的“還有誰”,噤若寒蟬的警察、鱷魚幫、斧頭幫和豬籠城寨,舊年代的黑幫橫行與暴戾殘忍,這不是犯罪片又是什麼?
被欺負的小啞巴、小男孩、棒棒糖和武功秘笈,及至最後無堅不摧的如來神掌,這完全就是一部童話,它藏在幾乎每個男孩或者男人的心底,一遇到合適機會就破土而出,是謂奇幻。
而這樣的幾個元素又完全有機地融合在一起,並不能區分彼此。
這是電影《功夫》的尤為特殊之處。
甚至放到世界電影史上,也完全有能力與任何作品有一搏之力。
其次就是劇情。
在各種型別融合的外殼下,真正動人的其實並不是劇情故事的複雜,而是純粹。
簡單來講,鋤強扶弱的少年心志,在歲月中蒙塵,一心混跡江湖的他,忘記了來路,欺壓底層、討好黑幫變成了他的行事,直到遇見了小啞巴,看見那個棒棒糖,記憶如潮水般紛至沓來,無法面對自己所以奪路而逃,其後趕走肥仔的兇狠,其實全都出自對自己的憤怒。
那個少年再度歸來。
全片最令人觸動的東西就是人心的善良。
所以周星馳只是講了一個很簡單和純粹的童話故事。
而任何人都是多面的,恰如人性的複雜。
人性裡面有善良、積極和堅韌的一面,也有邪惡、自私、陰險和懦弱的另一面,而童話的意義,則是讓我們相信,這個世界始終都會是美好的。
也就恰如這部周星馳的電影《功夫》。
因為主線的簡單、乾淨和純粹,所以動人。
從1994年的《唐伯虎點秋香》時拿起導筒。
到這部《功夫》出爐。
也就大致十年。
作為觀眾,看著他一路蛻變,那些電影裡的奇巧,都來自背後的苦思冥想。
無論是《破壞之王》裡的風火輪、《國產凌凌漆》裡那把殺豬刀還是《大話西遊》裡的月光寶盒,那些道具、臺詞和創意總能引起一些影迷的回憶。
而這部《功夫》,則似乎消耗了他所有的創意和靈感,此後作品漸顯頹勢。
但以這部電影的高度而言,無論是作為一個演員,還是一個導演,都其實已經全然無憾。
周星馳無疑是一個真正熱愛電影的人。
他不斷地除錯自己,去探求更多可能,更於《長江七號》之後專注幕後。
只有低飛的鳥雀,才會關注泥潭裡的蟲蟻。
真正的高手,永遠探求上限。
正與邪、陰暗與善良,本身就存在於世界的任何角落。
而這在《功夫》中就如同掌上觀紋。
當週星馳不再需要在十秒內做出七個表情。
也不需要刻意無厘頭。
他終於抵達巔峰。
每個公眾人物都會遭遇很多譭譽。
畢竟眾口難調,而且人的素質也不盡相同。
但那些真正優秀的影人。
必然不會在時間的河裡裡蒙塵。
當歲月遠去。
光芒更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