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然被北魏一頓胖揍以後,還沒緩過神兒來,就被自己手下的兩個小弟高車和突厥輪番揍了一頓。以至於柔然一蹶不振,逐漸消失。
柔然被幹趴下了,北方草原民族總該有個新的繼承人吧?這個時候高車內亂不止,自顧不暇。因此繼承柔然,成為北方第一大民族的,便是突厥了。
時間已經來到了南北朝後期,北魏分裂成了東魏和西魏,隨後又變成了北齊和北周。而柔然的阿那瓌可汗被突厥擊敗自盡,柔然也一分為二:
- 東部柔然投奔北齊,結果又打算反叛復國,最終被突厥殲滅。
- 西部柔然投奔西魏,結果西魏迫於突厥強大的軍事壓力,果斷選擇出賣對方,將西部柔然的貴族盡數誅殺。
自此柔然在東方的政權體系基本瓦解,為數不多的族人選擇西遷,到歐洲去搞事情了。突厥完美地繼承了柔然的所有遺產,成為了北方最牛的民族,以至於嚴重影響到了隋唐的發展。
一、突厥從哪兒來的?
沒有毫無道理的橫空出世,突厥來源於鐵勒部,這也是一個異常古老的民族。鐵勒又被稱之為敕勒、丁零等,高車、突厥其實都源於鐵勒部。
但是由於統治集團的不同,因此後期就發生了分裂。突厥的統治集團為阿史那氏,這個家族早年只有幾百戶人口罷了,後來逐漸做大,大量部族願意加入這個家族,逐漸形成了數萬人的規模。
突厥早年是跟著柔然混的。柔然在南北朝時期,混得風生水起,雖然總是被北魏揍,可他們十分扛揍,還越揍越強大,你說到哪兒說理去?
反倒是北魏有點兒熬不住了,一邊是柔然的偷襲,一邊是六鎮起義的爆發,直接導致北魏分崩離析。柔然甚至在北魏分裂以後,在阿那瓌可汗的帶領下,迴光返照了一次。
可正當柔然迴光返照之際,突然的崛起,已經勢不可擋了。過去的小弟,已經長大成人了。曾經被小弟高車揍了30多年的柔然,也意識到了小弟突厥的厲害,可阿那瓌完全沒辦法阻止突厥的崛起。
二、消滅柔然,突厥異軍突起。
公元550年,突厥首領阿史那土門,帶著自己的部隊,向西追擊高車,終於將其吞併。自此突厥的實力大增,甚至連老大哥柔然也控制不住他們了。
西魏此時也意識到了突厥的強盛,在與柔然聯姻的基礎上,西魏又將長樂公主嫁到了突厥,以此防止意外發生。反觀東魏,由於地理位置的原因,對突厥就沒那麼敏感了,他們依舊和柔然保持著良好的聯姻關係,至於對待突厥時,他們的態度是這樣的:什麼玩意兒啊?
結果意外終究還是發生了,公元552年,突厥終於擊敗了柔然,柔然的阿那瓌可汗兵敗自盡,突厥首領阿史那土門,建立了突厥汗國,自稱伊利可汗。
公元554年,突厥在一番遠交近攻的操作之下,聯合西魏,消滅了柔然的殘餘勢力,徹底將柔然從東方給抹去了。
此時的突厥並沒有抄柔然的作業,他們不願意直接南下和東魏、西魏為敵,他們選擇將手伸向了西方,吞併了高昌,將勢力範圍拓展到了西域。
三、西魏、東魏爭相追捧,北周、北齊先後朝貢。
突厥萬萬沒想到,自己還有如此輝煌的一天。由於突厥完全取代了柔然在北方的地位,因此東魏和西魏必須要想辦法和突厥搞好關係才行。
道理很簡單,突厥倒向任何一方,那另一方都要倒大黴。當時東魏已經被北齊取代,他們最初是支援柔然對付突厥的,因此突厥對他們很不客氣。
反觀西魏以及後來取代西魏的北周,倒是贏得了突厥的好感,畢竟人家在突厥弱小的時候,就選擇主動聯姻,這份情誼還是值得肯定的。
因此從整個局勢來看,突厥更加傾向於北周,常常聯合北周對付北齊。這麼一來北齊是不是就吃不消了?
所以說北齊為了討好突厥,那可真是煞費苦心啊,甚至也採取了向突厥納貢、和親的策略,以此贏得突厥的認可。
好傢伙,中原兩大王朝,先後選擇向突厥稱臣納貢,甚至都願意主動聯姻,這待遇北方草原民族幾時享受過?
既然北周和北齊都這麼乖巧,那突厥自然是沒理由對他們動手了,那突厥該去哪兒發展呢?總不能去北極找北極熊打發時間吧?
四、突厥光顧著向西擴大地盤,卻忘了隋朝逐漸強盛起來。
既然不能南下,而北方又太冷,東邊則是大海,因此突厥只好把目光再次看向了西方。過去突厥將勢力範圍延展到了西域,他們覺得這還不夠。
突厥似乎意識到了,柔然向西遷徙,自然有他們的道理。因此突厥也開始繼續向西走,一路上打怪升級,先後與吐谷渾、白匈奴等勢力交戰,將地盤一路拓寬到了鹹海邊境。甚至和東羅馬帝國聯合在一起,對抗波斯薩珊王朝。
我估計當時柔然人是比較崩潰的,在突厥的強大攻勢下,他們已經一路西逃了。如今好不容易在中亞安了個家,結果突厥人又來了,真是沒完沒了了,迫使柔然只能繼續往西逃竄。
突厥人在西邊玩得不亦樂乎,可他們卻忘了東方的局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 公元577年,北周武帝宇文邕滅亡北齊,完成了北方的統一。這時候的突厥正在聯合東羅馬帝國一起收拾波斯帝國,似乎忘了看新聞。
- 公元581年,楊堅逼著自己的外孫北周靜帝宇文闡禪讓大位,建立了隋朝。同時停止了向突厥稱臣納貢的習慣。
這回突厥人不爽了,和錢有關的事情,咋能不上心呢?於是突厥二話不說,回過頭來就要跟隋朝打群架。隋文帝楊堅剛剛登基不久,時局未穩,因此只好選擇修築長城抵抗突厥的入侵。而此時,突厥內部出現了很大的危機。
五、盤子太大,隋文帝的離間計成功分化了突厥。
公元580年,也就是隋朝建立的前一年,突厥在西域設立了小可汗。畢竟他們的地盤太大了,統一管理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因此這個西域小可汗,主要負責管理阿爾泰山以西的地方。這麼一來突厥便順理成章地被分裂成了兩個部分,俗稱東突厥和西突厥。
西突厥的達頭可汗,原本也是臣服於東突厥的。可是在公元583年,東突厥沙缽略可汗攻打隋朝的時候,達頭可汗帶著西突厥的兵馬中途跑路了!這一突如其來的兵變,使得東突厥的沙缽略可汗直接被隋文帝摁在地上揍了一頓。
達頭可汗自此正式宣佈,西突厥與東突厥分裂了!這麼一來他們也顧不上南方的隋朝了,先把自己的內部矛盾將誒絕一下好了!因此突厥內亂逐漸掀起了浪潮。
隋文帝也機智得很,他感覺突厥還不夠亂,因此又給他們添了把火。當時東突厥的可汗是沙缽略可汗的兒子都藍可汗,這傢伙跟隋朝不對付。因此隋文帝開始扶持染干可汗,讓他帶著自己的隊伍反對東突厥都藍可汗的統治。
這下好了本來西突厥和東突厥就已經勢同水火,如今東突厥內部又出現了新的么蛾子。都藍可汗把染干可汗揍了一頓後,染干可汗立馬找來了背後的大佬隋文帝,反過來把都藍可汗揍了一頓,甚至導致都藍可汗被部下給宰了。
自此隋文帝便將染干可汗立為東突厥的可汗,成為了整個突厥的老大。東突厥自此老實多了,載歌載舞地歡迎隋朝領導前來視察工作,順便獲得了大量的資助。
西突厥一看,不對啊,說好的一起對付隋朝的呢?結果你偷偷揹著我拿了好處?因此西突厥也開始積極地向隋朝示好。隋文帝用了一招離間計,順利解決了突厥對隋朝的威脅。
結局:唐朝直接把突厥幹退市了。
老大哥隋朝,撐了37年,終究還是沒熬住,轟然倒塌。東突厥和隋朝的關係,此時已經相當融洽了,因此他們對新上臺的唐朝非常不爽。
劼利可汗幾乎每年都要南下掠奪大量人口資源,甚至在唐太宗李世民剛繼位的時候,親自帶著20萬大軍直逼長安而來,差點兒滅了剛剛建立的唐朝。
唐太宗剛登基,唐政權尚不穩固,因此唐太宗選擇向東突厥低頭,給了突厥人一筆錢,與之結盟,這便是渭水之盟。究竟給了多少錢呢?這麼說吧,幾乎把長安給掏空了。
自此唐太宗發誓,一定要報仇雪恥。3年以後,唐太宗準備充足,派遣李靖帶領10萬大軍北伐東突厥,徹底消滅了東突厥。連這麼牛的東突厥都能消滅,唐太宗實在是太牛了,所以他得了一個天可汗的稱號。
至於西突厥,也被唐太宗揍了一頓,不過勉強還能活著。唐太宗去世以後,唐高宗在位期間,派遣蘇定方、程知節等人出擊西突厥,順利將其消滅。自此東西突厥都被唐朝給滅了。
突厥崛起於南北朝後期,滅亡於唐朝前期。雖說有點兒短暫,卻也是那個時代,攪動風雲的一股強大的力量。
參考資料:《周書》、《北齊書》、《隋書》、《舊唐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