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騅馬” ——中國名馬河曲馬系列(河曲馬顏色以黑色、青色為主)可以日行千里, 此馬體大協調,骨骼充實,筋強腱健,肌肉豐滿,夜間很少臥倒睡覺,隨時凝神探聽四周動靜,聽到異常響動,會抖髦舉尾,昂首屈頸,前蹄扒地,噴鼻示警。
評書裡的“烏騅馬”,一般都是渾身像黑緞子樣,油光放亮,四個馬蹄子白得賽雪,因此又叫“踢雪烏騅”;演義當中有許多著名的武將曾騎烏騅馬馳騁疆場,奮勇殺敵,建功立業,下面我們看看都有哪些你熟悉的人?
一,項羽____據傳項羽起兵反秦前,四處尋找好的坐騎,一番波折得到了“烏騅馬”,可是“烏騅馬”十分的野性,之前很多人想要騎它,都因為“烏騅馬”難以馴服放棄了,好勝的霸王一來馴馬有術,二來力能拔鼎,翻身騎上“烏騅馬”,開始鞭打“烏騅馬”奔跑,跑了一山,越過一林,跑過一林,越過一山......
“烏騅馬”累得站在一棵大樹旁,霸王項羽突然把樹抱緊,想用力把“烏騅馬”壓倒,沒想到不服輸的“烏騅”拼命掙扎,最後項羽把大樹連根拔起,“烏騅馬”似乎也被項羽的神力折服,從此服服帖帖的任憑主人項羽驅使。
“烏騅馬”跟隨項羽南征北戰,建功無數,有了 “烏騅馬”,霸王項羽鉅鹿之戰,九戰九捷,力戰六十多員秦將,分封諸侯,開創霸業;彭城之戰,以3萬人馬擊潰漢軍56萬之眾,劉邦僅率數十騎兵走脫; 項羽征戰沙場,“烏騅馬”從未倒退半步,霸王槍也從未落地,霸王百戰無有敗績。
然而霸王項羽終究不是成就帝業之人,最後兵困垓下,四面楚歌,心愛的美人虞姬自刎殉情,項羽騎著 “烏騅馬”帶八百勇士衝了出去,逃到了烏江邊。身旁僅剩二十幾人。一位亭長勸項羽回江東重建霸業,項羽覺得無顏見江東父老,自刎而死,死前,把 “烏騅馬”送給了亭長。
據記載 “烏騅馬”因思念主人,自跳烏江而死,追隨主人而去。留下了一段美麗的傳說(據說“烏騅馬”的馬鞍掉落化作一座山峰名喚馬鞍山)
二,張飛——《三國演義〉中桃園三結義的劉備騎的是“的盧馬”,關羽騎的是“赤兔馬”,那麼張飛騎的是什麼馬哪?毫無疑問當然是“烏騅馬”了。
張飛在民間被尊為“屠宰業祖師”。桃園三結義後開啟了蜀漢創業模式,憑藉胯下的“烏騅馬”多次挑戰三國中的第一猛將呂布,長坂坡嚇退百萬曹軍,喝斷當陽橋,搶挑紀靈,活捉嚴顏,大破張郃,酣戰馬超.....為蜀漢政權立下赫赫戰功。
在一些古籍或小說戲曲中,“烏騅馬”又被稱做“玉追馬”, 宋代的樂史《太平寰宇記》記載有“人中有 張飛,馬中有玉兔”之說,與“人中有呂布,馬中有赤兔”相對應。只不過“人中有呂布,馬中有赤兔”是因為小說《三國演義》的渲染才廣為流傳。
真實歷史上的不但武藝高強,與關羽並稱為“萬人敵”,七十二位名將,《十七史百將傳》張飛均位列其中。而且還擅長畫美人和書法。
三,常遇春——《明英烈》系列評書中的人物,胯下“烏騅馬”,手使虎頭湛金槍(有的版本是丈八蛇矛槍),人稱“懷遠黑太歲”。評書《朱元璋演義》裡描述,朱元璋與胡大海、常遇春等兄弟七人結義,在濠州的陸家莊起義,知州楊鐵道向朝廷求援。
皇上派十蠻王撒門也汗率軍征剿陸家莊,莊中只剩下老莊主郭斗南和胡大海,郭斗南連勝幾員元將後,被十蠻王突然射出一箭身亡。胡大海也被十蠻王打跑,十蠻王放火屠莊。探母歸來常遇春正好趕回陸家莊,在無盔無甲無馬的情況下開啟了揚威之戰打死十蠻王。從此得了十蠻王的寶盔、寶甲、丈八槍、和“烏騅馬”。
憑藉胯下“烏騅馬”手中蛇矛槍,常遇春武科場顯神威,大鬧亂石山十王興隆會,一聲炸山口,槍挑鐵滑車......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出盡了風頭。不過等到常茂出世,常六爺基本上退化成醬油型角色,當然這也是幾乎所有評書的特色。
歷史上真實的常遇春,身高臂長,力大過人,武藝高強,精於騎射。似乎比評書裡更厲害,號稱常十萬。早年為盜匪投奔朱元璋,鏖戰衢州,九華山採石磯之戰大敗蠻子海牙,西征陳友諒射傷第一猛將張定邊,東征平滅張士誠,北伐大元.....為朱元璋建立的大明帝國立下卓越的功勳。可惜1369年,在北伐中原時暴卒軍中。
朱元璋認為常遇春的功勳“雖古名將,未有過之”。命令宮廷畫師為常遇春繪製身穿龍袍的全身像(似乎還沒有臣子穿龍袍的人)
結束語:冷兵器時期打仗衝鋒陷陣,騎兵往往成為王牌存在,因為騎兵的機動性,靈活性,速度都非常的強大,在古代相當於現在的機械化部隊。匈奴人和蒙古人,就因為有強大的騎兵部隊,才所向披靡。而評書中的武將更是以擁有一匹中意的良馬而自豪,
三國第一猛將呂布被李肅用赤兔馬、方天畫戟和財物收買而殺掉丁原投奔董卓.....戰馬對於戰場上的馬上武將來說,如同雙腿,十分的重要,您還知道評書有哪些武將騎過烏騅馬?歡迎您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