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閃光的回憶

這些拍攝於上世紀50~80年代的老照片,生動地再現了當時新聞工作者的辦公環境和工作狀態,一張張英姿煥發的面孔,傳遞出獨屬於那個時代年輕記者的精神風貌。

在2021年記者節來臨之際,我們蒐集整理了《中國青年報》創刊初期的部分資料照片,這些照片大都出自本報當年的攝影記者之手:賈化民、鐵矛、潘英、舒野、洪克、王裕量、胡光珏……他們有意無意中記錄下同事的“工作照”和報社生活的片段,如今都成為歷史的註腳。黑白兩色的底片掩蓋不住畫中人飛揚的神采,亦使人更專注於影像本身傳遞的情緒。透過這場穿越70年的觀看,我們似乎更能理解傳承的含義。

閃光的回憶


1954年5月,青海格爾木,中國青年報記者高煒(前排左一)和鐵矛(前排右一)到青海柴達木盆地採訪時,在帳篷前與地質隊員合影。1954年4月,高煒和鐵矛在西寧得知青海省石油管理局地質隊要到柴達木盆地勘察石油,決定隨隊採訪。那時的格爾木還沒有建房子,只有兩三個帳篷,一個是郵局,一個是青藏公路管理站。因為地質局的到來,格爾木一下子增加了十幾頂帳篷,故又被稱為“帳篷城”。

閃光的回憶


1958年,中國青年報記者夏小雨(左)採訪先進人物。

閃光的回憶


1952年,中國青年報社第一任通訊員齊永德騎摩托車到人民日報社的印刷廠送取稿件。創刊初期,《中國青年報》在人民日報社印刷。

閃光的回憶


1954年5月,中國青年報社新建了電話總機室,電話員聚精會神地工作。當時報社的直通電話很少,大部分打到報社的電話都會由電話員轉接到各部門分機。

閃光的回憶


1953年4月,中國青年報社讀者來件部的石仲華(左)、孫仲達(右)在認真處理讀者來稿。

閃光的回憶


1953年4月,《中國青年報》創刊兩週年時,編輯張伯樹(左)與紀雲龍(右)討論五一勞動節的報紙版面編排,並在一塊黑板上畫版。

閃光的回憶


1955年,中國青年報社邀請全國勞動模範王崇倫等來報社座談,座談會簽到現場擠滿了年輕人。

閃光的回憶


1956年4月,中國青年報社印刷廠排字車間,記者劉紹棠(右二)、高建勳和老師傅沈乃昌、譚江正在改動版面。

閃光的回憶


1980年12月28日,中國青年報社第一次公開招考編輯、記者,400餘名報考青年參加考試,考生們正在看試卷上的注意事項。1981年到1984年,隨著新聞工作的發展和人事制度的改革,報社曾兩次在社會上公開招考編輯、記者,先後錄取了40多名青年。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陳彤 寫文

這些拍攝於近70年前的老照片,留下了報社艱苦創業的珍貴瞬間,也記錄了老報人的青蔥歲月。

“那時候報社總是熱熱鬧鬧的。”今年87歲的李金菊老人回憶道。她於1956年調到中國青年報社,曾先後在秘書科、總編室、群眾工作部、編委辦公室和人事處工作過,後調到中青報印刷廠任副廠長。在她的記憶裡,那時報社每天早上8點上班,各部門先組織看一個小時當天的報紙,看完之後,每個部門都會對報紙提出意見,哪篇好,哪篇不好,好在哪裡,不好在哪裡,都用紅筆直接寫在報紙上。每到上午10點,李金菊都要負責去各部門“回收”評完報的報紙,再貼滿報社二樓評報欄,供大家參閱。

進報社的那年李金菊22歲,和今天本科畢業生差不多同一年齡。據她回憶,那時候報社幾乎都是年輕人,“1951年創刊時報社只有不到40人,平均年齡21歲,總編輯、秘書長只有30歲左右,記者大多20歲出頭。”

那時報社的學習氣氛濃厚,很少有人下班直接回家。大家在一起討論業務,或是改稿改到深夜就直接住在辦公室。為此,行政部門還給每個辦公室配備了一張行軍床。老報人劉崑曾寫過一篇文章《小白樓的燈光》追憶那時的情景,作為中青報編輯部的小白樓“常常燈火通明,年輕的編輯在那裡鑽研業務、埋頭學習,把報社當成了家。”

看到報社印刷廠的老照片,李金菊老人回憶起白手起家辦報的那段歲月。創刊之初,報社連排字車間都沒有,後來才買下了前門外琉璃廠一傢俬人開設的鑄字廠,忙活了一年多才鑄出鉛字、立起排字架。之後,報社又買下倉夾道的一家奶牛飼養場,把幾間牛棚翻修改造成排字車間,擺上鑄字機和壓版機,自己排版,壓好紙型送到人民日報社的印刷廠印製。

1957年下半年,報社印廠的新廠房落成,為不影響出報,必須在一天之內把所有的裝置搬進去。而排字房搬家,要保證字盤不能散、不能亂,否則會影響出報。最後報社決定採取“人傳人”的方式,從倉夾道到新廠房的500多米距離,人們擺出一個“長蛇陣”,這邊拆,拆下來什麼就一樣樣按順序往新廠房傳,傳到那邊同步開始組裝,這樣就既不會散,也不會亂。

李金菊老人至今清晰記得,搬家那天,倉夾道最亮麗的風景就是由中國青年報記者職工組成的“搬家接力長龍”,連社長、總編輯也在隊伍中,像擊鼓傳花一樣,從一早開始,一直傳到下午兩點。當天很多上夜班的同事只睡了兩個小時,晚上照樣工作,第二天照常出報,沒有任何差錯。

為了增加年輕人的實踐經驗,那時候剛剛分到報社工作的大學生,每個部門都要“過”一遍。報社還會給每個人發一本編輯手冊,新人先要學會畫版——即一個版面的幾篇文章和幾張圖片如何安排。在版樣紙上畫好後,拿到車間,將記者寫的稿子裡的字一個一個地揀出來,排到版模裡。

在那個沒有傳真機和電腦的時代,駐站記者遇到急稿時一般透過電報發稿。記者不僅要寫得快,還要體力好,能趕在郵局下班之前把稿子發出去。有些記者為了搶時間,索性在郵局寫稿。李金菊老人回憶,有一次下大雪,一名記者掉到雪坑裡,急得不得了,生怕郵局關門,拍不了電報,耽誤發稿。老報人楊靈珍是當年記者部值夜班的譯電員,專門負責翻譯寄到報社的電報稿,據她回憶,4個阿拉伯數字對應一個漢字,如“人”字是0086、“民”字是3046。而電報的費用是一個字3分5釐錢,名副其實的“惜字如金”。

在這組老照片中,最“年輕”的一張拍攝於1980年12月28日。這是中國青年報第一次公開招考編輯、記者,一個城市的報考者就有400多人。時光荏苒,40多年過去,紅顏變白髮,但老照片中的人和事,卻永不老去,永遠鼓舞人心。

(圖片:中青報老照片 電子化整理:李庚偉 李建泉)

來源:中國青年報

來源:中國青年報

分類: 軍事
時間: 2021-12-05

相關文章

世界十大最經典戰役(點評)

世界十大最經典戰役(點評)
一.淮海戰役 時間:1948年秋. 地點:以徐州為中心,東起江蘇省海州(今屬連雲港).西迄河南省商丘.北至山東省臨城(今薛城).南達淮河的廣大區域內, 戰役簡述:淮海戰役,國民黨稱為"徐蚌會 ...

長津湖戰役後,被上級緊急調回的戰鬥英雄周文江,後來成就如何?

長津湖戰役後,被上級緊急調回的戰鬥英雄周文江,後來成就如何?
長津湖戰役是抗美援朝戰爭中最慘烈的一場戰役之一,此戰,中國人民志願軍的戰士們在嚴寒和後勤補給不足的條件下,以頑強的鬥志重創了美軍的王牌部隊陸戰第一師,一舉扭轉了戰爭態勢. 在這場艱苦卓絕的戰役中,湧現 ...

92歲戰鬥英雄孫漢英:在長津湖戰役中凍掉腳後跟 如今見證盛世一生無憾

92歲戰鬥英雄孫漢英:在長津湖戰役中凍掉腳後跟 如今見證盛世一生無憾
孫漢英目視前方,行了一個標準的軍禮. 年輕時候的孫漢英. 1950年 11月到1952年6月,從21歲到23歲,孫漢英經歷的這段抗美援朝戰爭,是他一輩子難以割捨的記憶,其中的長津湖戰役更是銘刻在心底的 ...

1953年,戰鬥英雄許長友為國捐軀,5年後首長卻發現他在糧庫站崗

1953年,戰鬥英雄許長友為國捐軀,5年後首長卻發現他在糧庫站崗
1958年2月,寒冷的東北地區即將結束它漫長的冬季,面對即將到來的農曆新年以及春暖花開,東北地區的廣大人民都沉浸在歡聲笑語之中,遼寧省東溝縣(今東港)的街道上此時已是張燈結綵,但這並不是為了迎接新年, ...

一級戰鬥英雄有多強?譚秉雲一人擋住美軍一個師,5位元帥敬酒

一級戰鬥英雄有多強?譚秉雲一人擋住美軍一個師,5位元帥敬酒
作者:呂遊 我們不神話個人英雄主義,但也崇仰許多傳奇英雄人物.上世紀七十年代,在四川江津人民醫院的附近,經常能夠看到一位頭髮半白.身材清瘦的"抬棺人".在那個年代,機械化並不算普及 ...

中朝狙擊手有多強悍?4個月射殺13600餘人!戰果足以媲美一場戰役

中朝狙擊手有多強悍?4個月射殺13600餘人!戰果足以媲美一場戰役
1979年3月5日,對越自衛反擊戰已經達到了中央軍委預估目的,隨即便下令撤軍回國. 3月9日,趙連玉副師長在返回祖國途中,突然一聲槍響,只見趙連玉副師長頭一歪,便重重地倒在了地上,士兵趕緊上前,可此時 ...

戰鬥英雄楊育才,回國多年擔任副連長,毛主席得知後親自給他升職

戰鬥英雄楊育才,回國多年擔任副連長,毛主席得知後親自給他升職
說起<奇襲白虎團>,那可是家喻戶曉的現代京劇,根據真實事蹟改編而成,此劇一出,就受到了周恩來.朱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高度認可.1964年8月,毛主席也觀看了這部由真人真事改編的京劇. 得知 ...

戰鬥英雄唐立忠:入伍52天參戰,炸燬越軍3個暗堡殲敵9人,一等功

戰鬥英雄唐立忠:入伍52天參戰,炸燬越軍3個暗堡殲敵9人,一等功
"戰鬥英雄"榮譽稱號是對軍人在戰場上犧牲奉獻的最好褒獎. 01 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對越南進行自衛反擊戰.在這場戰爭中,湧現出一批可歌可泣的戰鬥英雄. ...

長津湖戰役前毛主席發電報提醒三點,志司和九兵團均未重視致慘勝

長津湖戰役前毛主席發電報提醒三點,志司和九兵團均未重視致慘勝
"河面上的冰層被我們的炮火炸碎了,他們趟水過河,上岸後他們的衣服就凍住了,槍管也凍住了,他們像僵硬的原木在移動-- 我們的火力很猛,像無數火蛇一樣在原木中穿行,他們有很多人倒在雪地上,倒在小 ...

1947年白龍駒山戰役,雙方的團長一見面就愣住了:原來是同窗好友

1947年白龍駒山戰役,雙方的團長一見面就愣住了:原來是同窗好友
在波瀾壯闊的歷史長河中,縱觀中國近代史,整個史卷寫滿了屈辱.血淚.保家.衛國...... 而在我國的近代戰爭史上,有這樣一支人民軍隊,它經歷獨特,背景複雜,因為一場戰役給解放戰爭的最終勝利作出一定貢獻 ...

蘭州戰役:解放大西北最關鍵的戰略決戰
作者:趙前前 在甘肅省蘭州市七里河區華林坪以南.沈家嶺北麓的蘭州市烈士陵園內,高高矗立著蘭州市華林坪革命烈士紀念塔.紀念塔由鎏金五星.碑身和基座構成,塔身總高30.23米,塔座佔地面積25平方米,基座 ...

戰鬥英雄王佔山——百戰老兵真本色
來源:人民日報 戰鬥英雄王佔山-- 百戰老兵真本色(奮鬥百年路 啟航新徵程·"七一勳章"獲得者) 這是一位戰功赫赫的百戰老兵. 1929年,戰火紛飛的年代,王佔山出生在河北唐山一個 ...

長津湖戰役有多慘烈?宋時輪主動向上級做檢討,毛主席大氣回應

長津湖戰役有多慘烈?宋時輪主動向上級做檢討,毛主席大氣回應
大型抗美援朝史詩電影-<長津湖>正在熱播,全景式還原了60年前那場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戰役,是一部難得的戰爭好劇,值得一看. 說到長津湖戰役,這是志願軍第9兵團入朝參戰部隊的第一仗,也是長期 ...

《長津湖》看不明白?戰役全過程本文給你講清楚,內容硬核

《長津湖》看不明白?戰役全過程本文給你講清楚,內容硬核
最近史詩級電影<長津湖>正在熱映,場面宏大,戰鬥激烈,情景感人,大有超越<戰狼>冠軍票房之勢.電影只描繪了長津湖戰役中兩場重要的戰鬥,不少觀眾看著場面熱鬧,但對整個戰役的全過程 ...

長津湖戰役失去四肢左眼,他吞下自己的眼球活命,昏迷93天后醒來

長津湖戰役失去四肢左眼,他吞下自己的眼球活命,昏迷93天后醒來
講述:朱彥夫 整理:歌未央 1950年12月3日凌晨,我所在的26軍77師230團1營2連,剛趕到長津湖別面的袂物裡,突然接到了戰鬥命令,去一個叫下碣隅裡的地方,接替20軍58師阻擊將逃跑的美軍陸戰1 ...

1962年,解放軍3小時全殲印度王牌部隊,美軍將戰役直接寫進教材

1962年,解放軍3小時全殲印度王牌部隊,美軍將戰役直接寫進教材
自印度獨立以來,一直在覬覦著我國的領土,在60年代屢次出兵貿然侵犯我國的領土,並且打死打傷我國邊民多人. 面對著印度的侵略,我國對印度發動了自衛反擊戰,我國西藏軍區的戰士,在克節朗地區,三個小時內直接 ...

長津湖戰役:缺衣少食的志願軍,何以成為美軍噩夢?

長津湖戰役:缺衣少食的志願軍,何以成為美軍噩夢?
一. 71年前的國慶前夕,28歲的楊根思激動得徹夜難眠. 他和26歲的周文江.33歲的陳寶富.34歲的毛杏表作為20軍選出的"全國戰鬥英雄",赴北京參加"第一次全國戰鬥英 ...

20軍長津湖戰役簡況(二)
20軍長津湖戰役簡況(二) 20軍60師抗美援朝英雄輩出 中國人民志願軍56名特級.一級戰鬥英雄模範,其中20軍11名,佔比五分之一:60師毛張苗.沈樹根(原名沈如根).餘新發.魏德玉.張益仁共五名, ...

《海南戰役親歷紀實》
姚慕濤口述.姚蘇南整理 1950年元旦的鐘聲敲響了,這是新中國成立後第一個新年.當解放了的人們正在憧憬著美好的未來時,我四野第四十三軍奉中央軍委.四野總部的命令已經開赴廣東雷州半島,準備與四十軍一道發 ...

神劇都不敢編的軍事奇蹟,志願軍戰鬥英雄到底有多傳奇?

神劇都不敢編的軍事奇蹟,志願軍戰鬥英雄到底有多傳奇?
最近有很多人說我們志願軍是靠人海戰術戰勝了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本文將狠狠地打這些人的臉.事實上,志願軍靠的不是人海,而是人才!因為志願軍的單兵作戰能力.戰鬥素養是包括美軍在內的聯合國軍都不敢輕視的. ...